第二百七十一章 非嗔不怒

  “哎呀!烦死了!”
  猪八戒率先打破了这一方静谧,收起神通,走向金角银角。
  “早知道如此麻烦,就不贪图你们那些金银珠宝了!这会子手里不知道沾上多少血腥!晦气晦气!”
  猪八戒绕过跪倒在地的兄弟俩,向着唐三藏走去。
  “说你什么好!居然还看上了人家的玉瓶!你这么贪心,干脆咱改行当强盗好了!”
  唐三藏不知何时也变了脸色,翘起嘴角邪魅一笑,道“那玉瓶一看就是个好东西!不抢不偷不觊觎,不如去做和尚呢!”
  “和尚就不偷不抢不觊觎了?”猪八戒拍拍唐三藏的肩膀,“不是还有什么花和尚嘛!不如我们嘿嘿嘿”
  “你不怕遭报应啊!”唐三藏甩开猪八戒的手,又对着空中抱拳说道“今日多有冒犯!我们也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切莫见怪!”
  “行了,老三!”猪八戒对着半空中的沙悟净招招手,大喊道“别杵着了!你要是想干架,明日里我陪你!老大刚才不是说了嘛,凡尘亦有明珠,我们凡尘里走走不好吗!”
  说罢,唐三藏和猪八戒都是紧张起来,不知道沙悟净这个硬茬子会不会配合一二
  “哈哈哈哈!”
  沙悟净忽而仰头大笑起来。
  “是啊是啊!凡尘亦有明珠,只是他们都无法将我记住,无法让我活下去”
  沙悟净说完,转身踏在半空,独自离开了。
  “诶!老三,等等啊!”猪八戒拉着唐三藏便追了上去
  “你二人胆子倒是倒是不小!”人影撤去铭文甲胄,有些气喘。
  “望菩萨恕罪!”金角磕头便拜。
  “嗯?!”人影微微一愣,俯视着兄弟二人,“菩萨?”
  银角脸色一变,先前还没反应过来,这会子赶忙赔笑道“您自然是大慈大悲,不会和我们这些小人计较,不是菩萨又是什么?”
  人影半信半疑,来回打量着兄弟二人。
  “是啊是啊!”金角也自知失言,又是磕了几个头,“大慈大悲的菩萨,还望您好生对待我娘亲,我兄弟二人必将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就不必了,做好我交代给你们的事,保你们娘亲无事。”人影索性不再多想。凡尘嘛,遇事就会烧香拜佛。
  “谨遵圣命!”兄弟二人磕头如捣蒜
  “行了,哥哥。人已经走了。”银角拍了拍金角,颓然坐倒在地,“哎”
  “这都是些什么事啊!”金角抹起了眼泪,“真是要了亲命了!”
  “只怪我们兄弟没本事,连老娘也保不住”银角号啕起来,“啊啊啊啊!”
  兄弟二人泪流满面,向着压龙洞内走去。
  因为刚才的一番争斗,压龙洞受到波及,内里一片狼藉,原先简单的摆设也都碎成了一地渣子。
  兄弟二人默不作声的收拾着洞府,待一切整顿好了之后,二人来到了九尾白狐的卧房,瘫坐在榻下,靠着床沿睡着了
  平顶山下,雪地之上。
  唐三藏等人围坐在一起,日头已开始偏西。
  “三藏法师”掌灯有些困倦了,这平顶山的故事太长了点儿,“猪婆龙是什么?”
  “猪婆龙就是龙啊。”唐三藏推了推一旁的猪八戒,“去弄点柴火来,冻脚!顺便弄点吃食。”
  “掌灯娃娃!”猪八戒看向了掌灯,道“你要是去生个火,顺便打几只稚子鸡来,我就给你说说猪婆龙!”
  唐三藏踹了猪八戒一脚,道“懒人屎尿多,没有也要屙!贫僧在这里,有你说话的份?掌灯娃娃,那个不好听,贫僧也有些乏了,给你换个故事!”
  “换什么?”猪八戒来了兴致,刚站起身来就又坐下了。
  “你听过的!”唐三藏又催促猪八戒去找柴火,“赶紧的,只是别往山头走!”
  唐三藏提醒一句,众人听了这许久的故事,都快忘了不远处的山中暗藏着杀机。
  猪八戒悻悻的走开了,兀自嘀咕道“不往山里走,哪有什么吃食!这大雪天的”
  “三藏法师,我还是想知道,猪婆龙是什么?”掌灯看着猪八戒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雪地里,有些担忧。
  “猪婆龙也是龙的一种,只是凡尘不这么叫。”唐三藏开始看向一旁静坐的苦、笑两位尊者。
  “凡尘怎么称呼?”掌灯已经看不见猪八戒的背影了。
  “凡尘称作‘鳄’,是为猪婆龙。”
  “鳄?未曾见过很厉害吗?”
  唐三藏转头看向金角、银角两兄弟,两兄弟有些困顿,闭眼欲睡。
  “你兄弟二人可知道九齿钉耙是由何种材质煅炼而成?”
  金角眨了眨眼,似乎清醒了一些,道“神镔铁,由师祖亲手炼制而成。”
  “那神镔铁是何物?”唐三藏再问。
  兄弟两个晃了晃被削去大半的树冠,道“不知,不就是一种铁吗?”
  此时,一旁的苦面尊者接过了话头,“想必是与九龙锡杖有关。”
  “哟!”唐三藏嘿嘿笑了起来,“看来还是有明白人啊!”
  “我也只是听说,似乎是为了仿造九龙锡杖。”苦面尊者说了一半便闭上了嘴。
  掌灯眼巴巴的看着苦面尊者,还等着听下文呢。
  唐三藏扫了两位尊者一眼,却把话头一转,“那小孩儿刚生下来不久,就成了孤儿”
  “三藏法师,你等会儿!”掌灯打断唐三藏,又是看向苦面尊者,问道“为什么是仿造九龙锡杖?”
  苦面尊者摇了摇头,道“我也只是听如来说了一嘴而已”
  “尊者是什么时候遇见我佛的?”掌灯追问。
  可还没等苦面尊者有所应答,唐三藏伸手将掌灯的头掰了过来,“听贫僧说新故事了!”
  唐三藏被抢了风头,有些不悦。
  “三藏法师你到底要说什么故事”掌灯心里藏不住事,不问清楚就憋得慌!
  唐三藏一笑,道“唐非嗔的故事。”
  “呀!”掌灯惊呼一声,终于又等待了十世化身中的一位。
  先前,掌灯已经听唐三藏说过其中两位——唐无厌、唐天生。
  “您说吧!”掌灯挺直了背脊。
  那边的金角银角兄弟俩沉沉的睡去了,似乎又回到了娘亲的床榻旁
  此时的地府之中,崔判官正手持轮回令,死死的盯着六道轮回盘中的人间道。
  人间道在轮回令的拨转下,画面定格在了一个孩儿的面容上。
  “此人莫非就是唐非嗔?”
  崔判官正在查看唐三藏的十世化身,只因为轮回王失了心智,想要占领唐三藏的九具无头身躯。欲以夺取唐三藏的九世造化,以便窥探成圣之机。
  此时,其余九殿阎君都已深入九幽,躲避即将来临的末世劫难。
  崔判官放心不下轮回王,故此才来查看九具身躯的秘密。
  说来也巧,崔判官第一个查看的对象,正是刚刚诞生的唐非嗔
  在一处百余亩的田地旁,有一处偌大的庄子,名为唐家庄。
  唐家庄的家主是一位辞官归田的老员外。说是老员外,也不过三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岁。
  庄子里连带着主子和仆从,一共五十余人,其中多半是为了耕种门前的百十亩田地。
  住进庄子一年多,夫人就为员外爷生下了一个儿子。员外爷自然欢喜,为儿子取名为“非嗔”。意为非嗔不怒,心自安然。
  六年以后,庄子遭了灾,后山里头的一伙贼人杀进了庄子里。
  一把大火,六进院落的庄子成了一片焦黑。
  “老二,你们几个去找出那两个娃娃,勿留后患!”贼人的大当家举着长刀,指向后山的方向。
  “哥几个,随我来!”二当家策马跑进后山,身后还坐着一个小妞儿。小妞儿一身短红裙,粉雕玉琢。
  也不知这伙子贼人怎么想的,这血腥的场面硬是让一个五六岁的小妞儿看在眼里
  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儿,穿着一身水蓝色的短衫,怀中抱着六岁的唐非嗔,匆忙跑进后山之中。
  女孩儿慌不择路,也不知该跑向哪儿。
  此时,身后传来杂乱的马蹄声。
  女孩儿并未哭喊,快步走进了一旁的灌木丛中。衣衫被划破,皮肉渗出了血。
  这痕迹应当躲不过那伙子贼人的目光,可老天开了眼,一场瓢泼大雨瞬息而至。
  雨水冲掉了血迹,冲掉了脚印,冲掉了能被察觉的一切气息。
  二当家的带着几名贼人停住了马,徘徊在灌木丛外。
  “一个小姑娘,抱着一个孩童,此处应该是极限了”二当家的并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是凭着长久以来的本能。
  二当家的不断拨转马头,来回查看四周围的隐蔽之处。
  女孩儿尽量压低身形,因为害怕唐非嗔发出声响,故此用手掌死死捂住唐非嗔的嘴巴。
  年幼的唐非嗔一脸血迹,不知是何时沾染上的,此时只是瞪大了双眼看着灌木丛外的景象。
  忽然,唐非嗔的双眼软了下来。透过灌木丛的间隙,他看见马背上的小妞儿正对着自己笑。
  在火光与雨水的朦胧之中,那笑容
  六岁的唐非嗔绞尽脑汁,只是想出了两个字——好看!
  “二爹爹,我冷。”小妞儿在马背上抱紧了二当家粗壮的腰身。
  “一笑,再忍耐一会儿,二爹爹马上将他们找出来!”二当家的掀起衣袍,将小妞儿护在身下,“你们几个,去那边的草丛里砍几刀!”
  几个贼人听令,走下马来,在草丛里不断的劈砍着。
  一时间,草屑乱飞,刀光四射
  灌木丛中的女孩儿再次压低身子,耳边响起长刀划过的声音……
  唐非嗔并没有特别害怕,似乎刚才看到的那个笑容能隔绝一切苦难。
  此时的唐非嗔并不知道,这个笑容自己将会记住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