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很憋屈

  此刻的李节。非但没有像林玄想像的那样,躲在哪个角落里流眼泪,而是开心地与陈青云畅谈去职后的感觉。
  李节老实地承认,离开了官场,足足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很不习惯。
  第一个感觉,不用开会了。当市委书记的时候,有了什么想法,就会通过会议贯彻下去;上级有什么指示,同样以会议形式向下一级传达,反正自己不用亲自动手。
  会议多的时候,往往是经常抱怨:中央年年喊消除文山会海,可整个官场也就喊一喊,自上而下,该开的会议照开、该发的文件照发。
  现在不用开会了,一个多月,一个会议也没参加。有的时候,脑海里竟然会出现幻觉:电话铃响了,是会议通知。
  除了开会,第三个感受,就是没人请示工作。
  在位的时候,办公室里的人流,基本不会中断,来办公室的人,绝大部分是来请示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大部分时间在做指示。
  现在清闲了,闲得不知dào
  该干点什么。细细思量之后,竟然发xiàn
  这才是真zhèng
  的自我。
  第三个感觉,没有应酬了。离职后的二十来天,同事、朋友轮着请自己吃饭,但谁也不谈工作,只说些开心的事。每顿饭下来,没有任何负担。
  这些感受,对于李节来说,仅仅是感受而已,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他已经有了心理准bèi。只是身边人的不理解,让李节有点吃不消。
  在政界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现在回到学校重操旧业,周边的人全都用怪异的眼神年着李节。
  李节想写,将自己的亲身经lì
  ,用文字固定下来。可接连一个月时间,连开头也没写出来。
  虽然身边的人不理解,但李节没有沉+沦,他已经找到思路,准bèi
  起草他的《青菲舰》。
  接到陈青云的信息,李节当天就来到蓉城。
  看到李节开心的神情,陈青云非常高兴,但他不想让李节放qì
  自己的理想,今天就是要落实他对李节的安排。
  当年来到红杉乡,李节与陈青云配合默契,在红杉乡做出了一番大事业。
  在所有的同事中,李节与陈青云相知最深。陈青云进+入泉湖市委班子,第一个推荐的人就是李节,李节成为红杉镇走出去的第一个县委书记。
  只是何成、何杏花等人跟随在陈青云身边,反而发展更快,在仕途上走在李节的前面。
  这次见面,陈青云没有将他的想法向李节和盘托出,只是要李节出去散散心。他告sù
  李节,东大洋有一个岛国叫陌得国,他已经安排好李节两口子到陌得国的旅游行程。
  李节不知dào
  陈青云的安排另有深意,他只是不想拂了陈青云的美意,答yīng
  几天后就启程去陌得国。
  想像着李节与陈爱民沟通的时候的情景,陈青云心头涌上淡淡的恶作剧的快+感:李节会接受陈爱民的邀请吗?
  李节前脚离开蓉城,陈儒后脚就赶了过来,只不过李节与陈儒来蓉城所见的人不同。
  陈儒在蓉城的朋友,只有周川一人。
  周川没有与陈儒多聊,将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陈儒,两人便分手了。
  陈儒在安平所做的一切,全都落入周川眼中。到基层调研、与班子成员沟通,这些事情,陈儒做得中规中矩。
  当然,周川只能看到陈儒的表象,陈儒下一步要做什么,周川并不知晓,否则的话,周川说什么也要阻拦陈儒。
  陈儒强行忍住好奇之心,没有当着周川的面打开信封。为一个信封特意将陈儒叫到蓉城,陈儒知dào
  ,这个信封肯定不哪么简单。
  就是这个信封,滋长了陈儒的自信心。回到安平后,陈儒与武装部长王少峰约见了一下,随后便下了决心,第一步棋就要收服安平公务员队伍的心。
  就在李节启程去陌得国的时候,泉湖市的常委会也如期召开了。
  按照组织程序,陈儒有人事变动的提议,必须请组织部门考察、进行民+主推荐、然后报市委书记批准才能上常委会。
  陈儒对上次常委会进行的突然袭击,一直有种愤愤不平的感觉压在心头。正好有马真的话做把柄,陈儒也想给马真来个突然袭击。
  这次的常委会,主要研究泉湖市的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按人大的方案,泉湖市的信用体系不再以官方的形式出现,而是将评估事务委托给信用城堡。
  人大的职责是资料搜集、政协的职责是资料保管,信用城堡根据人大提供的资料,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最后在信用城堡网站上进行公布。
  如果常委会能通过人大的方案,泉湖市zf将与信用城堡签订合zuò
  框架协议。
  陈儒有心反对人大提出的方案,可他看到班子成员对这个方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到了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如果陈儒知dào
  ,班子成员的热情,大多是迫于无奈,也许他会ting身而出,坚决反对这个方案,很有可能博得大多数班子成员的认同。
  到了厅级层面的官员,无一不是见过风浪的老麻雀,他们对形势的判断,有着非常精准的认识。
  泉湖市推行信用体系建设,马真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做了很多的前期工作。在这个形势下,班子成员敢站出来反对,必须考lǜ
  如何承shòu马真的怒火。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陈儒及时抛出人事变动方案。
  邓旭生气地说:“陈书记,怎么不向组织部打个招呼?”
  陈儒冷冷地回答:“上次的常委会上,邓书记应该也听到了,马书记同意我物色一个合适的市委办主任。”
  “马书记给了陈书记提名权,可组织程序不可少呀。”
  “先定人选,再走程序也不迟吧。”陈儒出身燕京的大世家,对官场的规则烂熟于胸。
  组织程序只是针对一般情形而设,遇到特殊情况,后补程序的事情司空见惯。
  邓旭对陈儒的死缠烂打更为不满:“如果陈书记提议的人选,走程序时遇到意wài
  该怎么办?”
  干部提拔的程序,除考察、推荐外,还要公示,任何一个程序都有可能出现意wài。
  陈儒不甘示弱:“如果出现意wài
  ,我将放qì
  提名权。”
  “大家发表意见吧。”马真不愿意看到班子成员产生意气,当即将话题岔开。
  已经是六点了,大家开了一整天的会,早就疲惫不堪。加上安平市委办主任一职,迟早是陈儒碗里的菜,谁也不愿意横生枝节。
  从市长唐宗仪开始,班子成员都成了摇头菩萨。就连主管干部的邓旭,也不想继xù
  在这个问题上与陈儒纠缠。
  马真宣bù
  陈儒的提议通过常委会的讨论,接下来马真提出一个相关的议题,令陈儒非常憋屈
  ,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