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汉化

  自从去年冬天兰芳从澳大利亚手中买下澳属巴布亚岛领地以及附属的所罗门群岛之后,巴布亚岛已经全部属于兰芳。
  刚刚立国的兰芳其实并没有完全控zhì
  住所有的领土,在兰芳广袤的国土上,兰芳现在还没有能力建立覆盖全部国土的基层zf机构,因此在除了泗水所在的爪哇岛和已经被更名为“金州岛”苏门答腊岛之外,在兰芳的国土上,还生活着数量众多的土著居民,他们都处于无zf状态。
  苏门答腊的梵文意思是“金岛”,因此在兰芳立国之后,苏门答腊这个地名就正式作古,“金州岛”成为哪里的正式地名。
  兰芳虽然已经立国,并且也开始推行一系列同化政策对当地人进行同化,但根基并不牢固。
  为了抹去以前的荷兰殖民者和本地土著的痕迹,更换地名是必须的。
  而且是重中之重。
  目前,苏门答腊岛已经正式更名为“金州岛”,苏拉威西岛〖%
  M.35ww.则是更名为“苏禄岛”,菲律宾的巴拉望岛更名为“郑和岛”,加里曼丹岛原本被定为“婆罗洲”,但因为“婆罗洲”这个名字有浓重的印度色彩,因此引起了广泛反对。
  最后经过秦致远拍板,加里曼丹岛因为毗邻南海,被更名为“望海州”。
  这个名字有特殊含义,即表明兰芳的华人不忘故国,又充分表达了兰芳的进取心。
  至于泗水市所在的爪哇岛,新的名字也基本上已经定了下来。
  爪哇岛其实在唐代之前,意思是根本不存zài
  的意思,人们经常用“爪哇国”来形容没影的事,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花源非常相似。
  于是,现在一个获得广泛同意的名字就是“桃花岛”。
  这个名字的确很好听,但有点名不副实,爪哇岛上椰树不少,桃花还真是没有。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个名字的喜爱,爪哇岛上虽然没有桃树,但在华人的故乡多得是,所以这个名字里面包含着华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于是当时间来到四月份,在兰芳的实jì
  控zhì
  地区中,还没有换成汉语释义的地名就只剩下巴布亚岛。
  而巴布亚岛,也是此时整个兰芳,华人比例最少的岛屿。
  在目前兰芳治下的金州岛、望海州、以及桃花岛等地,华人实jì
  上已经占据绝对多数,兰芳境内700万人口,华人占据600万以上,剩下的则是在荷兰殖民时期和华人关系不错的本地土著居民,这些人其实现在已经闭口不提他们的来历,从内到外都是以华人自居,他们迟早也会成为真zhèng
  的华人。
  唯一例外的是巴布亚岛。
  在兰芳成立的过程中,和华人有隙的本地土著纷纷逃往英属马来亚、澳属巴布亚、以及美属菲律宾等地,澳属巴布亚岛因为和兰芳治下的巴布亚岛有陆地接壤,所以逃过去的人最多。
  在去年西班牙大流感泛滥的时候,澳大利亚把巴布亚岛卖给了兰芳,之后澳大利亚人在撤走的时候,带走了几乎所有的没有感染西班牙大流感的当地土著,因此在目前的巴布亚岛上,土著居民的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几万人。
  因为没有基层zf机构,自然也没有办法进行人口普查,但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当时间进入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和爆fā
  时的无声无息一样,再次无声无息的平息。
  于是兰芳开始向巴布亚岛进行移民。
  其实巴布亚岛上植被茂密,几乎到处都是罕有人迹的原始森林,这个岛虽然面积巨大,有大约8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实jì
  可耕地哪怕是到了21世纪也仅近开发出占全部土地的大约百分之五左右。
  当然了,既然这片土地现在生活的是华人,那么以后开发出来的可耕地面积肯定会远远高于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五是保底,二十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到三十……
  没办法,谁让华人的种地技能已经满点了呢,比勤快,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种族都要在华人面前甘拜下风。
  虽然有美好的前景,但对于刚刚移民到巴布亚岛上的华人来说,在前期,他们的生活肯定是艰辛的。
  这也是没办法,兰芳虽然推行机械化,但在立国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的近似没有,目前虽然有很多工厂正在建设,但正式投产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开荒更多的还要靠刀砍斧凿。
  兰芳zf充分考lǜ
  到开荒的困难,因此规定,新开荒土地,农民可以无偿耕种十年。
  在这十年内,农民的新开垦土地不用缴纳任何税赋,只要有收获,都归农民自己支配,任何人无权干涉。
  哪怕到了十年后,农民也只需yào
  缴纳很少一部分税赋,大概是“三十税一”的样子,和现在已经耕种成熟的土地税赋比例差不多。
  没错,在兰芳,哪怕是现在已经耕种成熟的土地,每年的税负比例也就是大概“三十税一”,也就是说,如果一亩稻田每年可以收获900公斤大米,那么农民只需yào
  缴纳大概30公斤大米,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税赋。
  900公斤,这个产量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太高?
  实jì
  上并不是。
  兰芳治下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一年三熟,有些地区甚至可以做到一年四熟,这样算下来,每一季也就是300公斤左右,这其实一点也不困难。
  就在此时的民国北方,虽然战火连天,虽然时常有洪涝灾害,但如果是正常年景,每亩地的产出也有200公斤左右。
  而稻米的产量本来就比小麦高,兰芳治下的土地又雨水充沛,所以亩产300公斤真的不夸张。
  关于兰芳的一切,现在已经几乎传遍了民国,哪怕是zf已经下发了禁令,还是有很多百姓宁愿冒险,也要“下南洋”讨生活。
  而兰芳有足够的海运能力,在民国的海面上,每天都有兰芳的轮船等待接人,只要凑足了一船就会送往兰芳,不需yào
  向任何人报备,也不需yào
  和任何国家打招呼。
  民国的海防,确实就是“有海无防”这个局面,就民国那几艘破破烂烂的军舰,说实话,连兰芳部队在欧洲时使用的猎潜艇都不如,所以民国虽然知dào
  兰芳仍然在大规模移民,却没有任何办法。
  真的没办法。
  人总是要失去一样东西,才能感觉到那样东西的可贵。
  民国和兰芳现在关系就是这样。
  曾经的外籍军团,对于民国的要求有求必应,从枪炮弹药到食品药物,只要民国有需yào
  ,秦致远治下的外籍军团总是会不遗余力的往国内送,几乎不打任何折扣,哪怕是在明知dào
  送回来的很多东西都被私下倒卖,外籍军团也照送不误。
  但当外籍军团改头换面成为兰芳军队之后,这种好事就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青霉素,想要吗?有,请拿大洋来买吧。
  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因为要加上法国zf的抽头。
  直到此时,很多人才想起外籍军团的好处,但为时已晚。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现在的兰芳,对于民国来说和其他的列强差不了太多,最多是因为同根同种,在交yì
  内容上不加限制,不管是南方军zf还是北洋zf,想要什么都给,但都要拿钱来买。
  其实秦致远到现在对于北洋zf和南方军zf已经是基本绝望了,看看他们的采购清单吧,几乎清一色的全部是枪支弹药,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东西几乎什么都不要。
  秦致远曾经让唐新志试探性的表示想要给北洋zf援建一个化肥厂,但到最后谈来谈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军工厂,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早在十年前,随着氮肥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被攻克,农业作物需yào
  的氮、磷、钾等肥料已经全部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
  这对于农业绝对是个重大利好,因为在同样条件下,使用了肥料的土地会增收百分之三十。
  这就等于是地还是那么多地,但种出来的庄稼可以多养活百分之三十的人口。
  这从客观上也造成了自从第一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没办法,在没用农业肥料之前,以前的农作物产量太少,养不活那么多人……
  目前先别说使用化肥会造成的土地污染等负面作用,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解决质量问题吧。
  对于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土地的农作物产量显然更加重yào。
  但领秦致远无奈的是,北洋zf的统治者根本不想着农作物增收,而是想着弄到更多的武器,武装更多的军队,先扫平南方军zf,然后再发展国计民生。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南方军zf也是这么想!
  不能说北洋zf和南方军zf发动战争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虽然客观看上去确实就是这样。
  其实在外籍军团回国的时候,民国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但在阴错阳差之下,现在却成了这个局面,真是令人可悲可叹。
  不知dào
  那些曾经把外籍军团骂出天津的人,眼看民国落到这等地步是否会感到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