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石头的预言的打赏!)
  “那你依你之见,本县现在该如何自处?”
  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可是难办了。吴县令一心想要做出些政绩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偏偏正主徐贯徐老大人一头扎进了王家闭门不出。
  吴县令有劲使不出,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县尊亲自登门拜访肯定是不合适的。不过县尊可以退而求其次,命一些本地士子作为代表去求见徐老大人。”
  皱实自诩阅人无数,对付这种看重名声的重臣很有一套。吴县令是官身,只要去求见徐老大人,就会被有心人利用。但士子就不同了。虽然士子是官员的预备,但一日没有金榜题名一日就不算真zhèng
  跻身官场。
  由这些士子出面求见徐老大人,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便是有心人想要利用,也完全抓不到把柄。
  &nbs*
  mn
  e
  t*p;“恩,你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吴县令的情绪稍稍和缓,摆了摆手道:“只是本县该选何人去拜见徐老大人呢?”
  这些士子不能跟吴县令走的太近,也不能和他走的太远。
  若是这些士子和吴县令走的太近会被人认为是其授意的,和吴县令亲自去王家拜访徐贯没有什么分别。
  但若是这些士子本就和吴县令不是一条心或者很生分,吴县令也不可能放心让他们去。
  难,难啊。
  幕僚干的就是为主上分忧的事,皱实既然吃这碗饭就要有这个能力,不然岂不是和酒囊饭袋没有什么分别?
  他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浅笑,冲吴县令拱手一礼道:“回禀县尊,在下以为旁的人选些本地世家子即可,但这当首一人必须是谢慎。”
  “谢慎?”
  这个答案可是大大出乎吴县令的意料。他想过从烛湖孙氏、上塘王氏、四门谢氏中选出一人作为士子的领首人,可从来没有想过选谢慎。
  一来此人的出身实在太寒微。虽然他连夺小三关案首,又以诗词扬名余姚文坛,可寒门出身就是寒门出身,不是这些可以改变的。
  当然也不是说谢慎就完全无法摆脱寒门子弟的身份,只要他在三年后的大比中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就可以鱼跃龙门,登天子堂。
  但这毕竟需yào
  时间,即便谢慎真的是一代文魁,最终中了进士甚至是状元,那也是三年后的事情。可眼下吴县令却是需yào
  立kè
  选出一人作为余姚士子的代表拜见徐贯老大人。
  二来,吴县令之前与谢慎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虽然这件事并不是因吴县令而起,但毕竟是他暗示谢慎莫要再深究,天知dào
  谢慎会不会因此记恨在心。
  吴县令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升迁的机会,自然要保证万无一失,绝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
  作为他的幕僚,皱实不会看不到,那么他为什么会提出谢慎这个人选呢。
  仿佛看出吴县令心中所想,皱实淡淡道:“县尊可知这谢慎和王守仁兄弟过从甚密?”
  吴县令轻点了点头道:“这本县倒是有所耳闻,听说这谢慎还通过王守文的引荐加入了县学海棠诗社。姚江诗会上,甄可望老大人还几次赞赏了他。”
  对于谢慎的才学吴县令是很欣赏的。尤其是此子的诗词,虽到不了唐诗名家的境界,但在本朝却可谓大家了。
  吴县令为了谢慎的成长并没有过多赞扬。但并不代表吴县令不认可少年的才华。
  “那么县尊可知,这王家和徐老大人的关系?”
  皱实的目光中闪出一丝精光,吴县令则是摇了摇头道:“这本县便不知dào
  了,你莫要卖关子了,速速说来。”
  县尊发话,皱实自然不敢再卖关子。
  事实上,他之所以这般拿捏,就是为了让吴县令明白他的重yào
  性。吴县令越是焦急的想要知dào
  个中事宜,他的重yào
  性便体现的越是淋漓尽致。
  做幕僚存zài
  感是最重yào
  的。若是主家觉得你可有可无,那也就离滚蛋不远了。
  “县尊有所不知,这王宿和徐家可是结着姻亲关系呢。王宿王大人的发妻就是徐老大人的亲妹妹!”
  皱实把这层关系说出,吴县令自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徐贯老大人按临余姚后直接去了王家,原来是这个原因。
  王宿王大人是徐老大人的妹夫,啧啧,这层关系颇值得玩味啊。
  “既然这谢慎与王家走的如此之近,县尊何不顺手推舟命谢慎作为士子中的代表,去拜见徐老大人呢?这样一来可以缓和县尊和谢小郎君之间的关系,二来也可以显得县尊礼贤寒门子弟。传出去于士林中也是一桩美谈呢。”
  嘶!
  吴县令听了皱实的分析后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想不到皱实洞悉人心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虽然幕僚就是靠这个吃饭,但吴县令不得不承认皱实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已经远胜于他。
  “那么,他会愿意去吗?”
  虽然皱实的这个提议不错,但也要谢慎愿意作为这个代表去出头。不然要是谢慎严词拒绝,吴县令也不能命人把他绑了去吧。
  “这一点,县尊根本不用担心。”皱实胸有成竹的说道:“据在下观察,此子十分爱出风头。且不说其在县学的表现,光是他作的那些诗词,以及在姚江诗会上的表现就可见一斑。徐老大人在朝中那都是排的上名号的,声望更是远胜于那些尸位素餐之辈。他能够作为余姚士子的代表前去拜见徐老大人,那是何等的荣耀,他怎么可能拒绝。虽然此子跟县尊有些小过节,但这既不是县尊之错,也不是此子之错,在下看他也没有和县尊决裂的意思,这便是个机会。只要县尊给他些恩惠,未必不能让其回心转意。”
  吴县令背负双手踱起步来。
  皱实说的这些确实有些道理。谢慎是个聪明人,他肯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且不论此子将来如何,至少在其成名前,他是不敢彻底得罪自己这个余姚父母官的
  ps:隆重推荐骨头巨的《汉儿不为奴》,喜欢的书友可以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