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诗哉茶哉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大家都推荐票支持!)
  布政使大人被刺了?
  谢慎不禁愕然。
  他对右布政使薛举的印象还算不错,加之薛大人一直兴文教,也算是有恩于读书人了。
  对此谢慎当然是愤nù
  的。
  除了愤nù
  之外,谢慎感到更多的是疑惑。
  布政使在本省也算是顶天了人物了,除了巡抚,总督,巡按御史,镇守太监这四个人布政使完全不虚任何人。那么又是谁想要刺杀薛举呢?这个人就不怕追究下来牵连到他吗?要知dào
  薛大人若真的想要动用资源追查是一定可以追查到结果的。幕后指使之人不可能没有考lǜ
  到这一点,如此说他是有一次成功的把握了?
  再说这布政使衙门戒备森严,薛举在盐运使卢仲景案后又是深居简出,十分低调。
  〖\
  m..
  如此情况之下,薛举怎么会被刺?
  难道这刺客真像电视剧中的那样会飞檐走壁,进出布政使衙门如入无人之境?
  谢慎兀自发愣,陆渊却是咳嗽一声道:“怎么,连你也觉得此事古怪?”
  在场的除了谢慎就是王守文,都不是外人。故而陆渊才会毫不犹豫的把薛举被刺之事告sù
  二人。
  谢慎思忖了片刻,拱手答道:“陆大人,我觉得此事恐怕牵扯众多,还是暗中查访的好。”
  谢慎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布政使衙门戒备森严,寻常人等别说来去自如了就连混进衙门都很困难。
  如果这刺客不是对布政使衙门的地形和薛大人的作息很了解的话,怎么可能恰巧出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
  有内鬼是肯定的,而且这个内鬼的身份肯定还不一般。
  莫非是薛大人得罪了什么人?亦或是薛大人知dào
  的太多,让某些大人物不安?不然为何有人想将他置于死地?
  一连串的疑问让谢慎有些发蒙,但沉静片刻基本的逻辑却也不会乱。
  陆渊的面色有些古怪,却还是压着性子说道:“你是说,是各司衙门中有人要刺杀薛大人?”
  “不过是一种可能性罢了。”
  谢慎发xiàn
  陆渊面色不善,便一改腔调沉声道。
  这陆大人的反应也太大了吧?谢慎不过是抛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陆渊就面色阴沉,该不会陆大人与薛大人之间有什么过节吧。
  联想到卢仲景案中陆渊前后态度的变化,谢慎深以为然。
  “这件事老夫自会全力追查,兹事重大你二人切莫对外胡说!”
  这种官家隐晦的事情当然不能对外乱讲,便是陆渊不说谢慎也是了然于胸。
  “陆大人放心好了,我二人一定不会乱讲的。”
  发觉情形不太对,谢慎自然不想多问。
  官场上的规矩就是如此,不该你问的东西切莫多问。何况他和陆渊还没熟到推心置腹的地步。
  二人向陆渊告辞,一齐出了按察司衙门。经过这件事一闹,谢慎哪里还有什么游湖的心思,便和王守文一起回了住宿的客店。
  又过了几日,距离西湖雅集还有三日时忽然传来了刺客被擒拿的消息,如今刺客便被关押在按察司衙门,由布政使薛举薛大人和按察副使陆渊共同提审。
  行刺一省布政使这样的事情关注度太高,很快便压过了即将到来的西湖雅集和花魁会。谢慎倒是不以为意,可张不归张大公子就有些懊丧了。
  他倒不是想借着雅集扬名,只是想要出一口恶气。
  可现在看来,雅集虽然可以如期举行,但似乎影响力会被行刺右布政使一事分散不少。
  呜呼哀哉,这都是命啊。
  当然这件事情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可以避免在风口浪尖上被人讨论。
  这一日张大公子约了好友一起去喝花酒,谢慎自然也在张不归计划邀请人之中。不过少年婉言谢绝了,倒不是谢慎不食人间烟火,实在是要分清主次。他这次来杭州可是为了推广姚江茶,至于什么刷声望,与美同游不过是附带罢了。
  却说这边谢慎与王守文一道去了苏堤,在湖畔凉亭中兀自饮茶。
  茶自然是姚江茶,不过却是经过一番包装的。
  “秋风修禊醉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谢慎小酌了一口冲泡好的姚江茶,淡淡说道。
  不少行人驻足观看,有好事的还会围拢上前。
  “这位公子作的一手好诗,不知某可否坐下一叙?”
  谢慎抬眼一瞧,只见一个身着宝蓝色缎面深衣的少年站在他面前,面颊带笑。
  便是谢慎这样见过世面的人也不由得被这人的容貌震惊。
  只见这人生着一对桃花眼,面容白皙身材修长,端是潘安一样的容貌呐
  “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鄙人姓常,单字一个骆。不知足下怎么称呼?”
  “原来是常兄台,敝姓谢,这厢有礼了。”
  二人相互自行介shào
  一番,谢慎便邀请常骆常公子入席。
  “刚才谢公子所吟的那两句诗,恰是十分应景,常某想来讨教一番。”
  这常骆不过十六七的年岁,可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谢慎淡淡一笑道:“不急不急,常公子不妨先尝尝这正主如何。”
  说完谢慎便给常骆冲泡了一杯姚江茶,施施然说道。
  “多谢!”
  常骆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清香直入肺腑,情不自禁的赞叹道:“茶好,诗更好!这诗茶之间相得益彰,依某之见,便是比之那钱塘龙井也是丝毫不逊色。”
  谢慎心中大喜,他等的就是这番话。
  要知dào
  西湖算是杭州的一个符号,由于浸润了太多的历史文化,西湖也是士子们争相游览的处所。
  在这种地方出现的公子都是读书人中好学求正道的,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于西湖畔吟诵诗词吸引关注便成了谢慎计划中的一部分。
  他当然知dào
  烟花柳巷更容易扬名,但那也要看是扬什么名。
  茶叶这种高雅的东西自然需yào
  用高雅的方式扬名,跟歌姬扯在一起未免落于下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