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

  (求收藏,求推荐票!)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一诗吟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毕公子身子微微前倾,浅浅笑道:“谢案首这是心思不在啊。”
  谢慎拱手道:“青山绿水如此美景,不如尽情赏景来的好。”
  他巧妙表达了不想此时跟毕名辉斗诗,毕公子也是聪明人自然了悟。
  “如此我们便共赏美景好了,休要再提作诗了。诗情有时自然会做出,没有的话也无需勉强。”
  画舫上有不少毕名辉请来的歌妓,此番三三两两聚在士子周遭,欢笑之间时间倒也是过的很快。
  &〖.
  n
  e
  tnbsp;天色渐暮,众士子皆是微醉,唯独谢慎一人独醒。他并没有喝太多的酒,而是十分怅然的拍着栏杆,望着西湖秋水沉思。
  那窈娘
  那窈娘当真是犯官之后吗?若是如此,她为何没有被一同抓为官妓?她的身手又为何如此了得?
  一连串的疑问让谢慎很是怅惘,不知不觉间画舫便停靠在了湖畔。
  一行余姚士子结伴回到客店中休息,谢慎却是辗转难眠,索性起身读书。
  他酷爱读唐传奇,这是前世就有的爱好。
  无意间翻开聂隐娘一篇,竟然为之一怔。
  这窈娘不就和这聂隐娘很相似吗?
  一样的活着就为了报仇,一样的冷酷,一样的身手了得。
  唐传奇中的这个人物竟然和窈娘如此相似
  也不知dào
  窈娘现在有没有离开杭州城,也不知dào
  他还能不能和窈娘再度相见
  李太白《侠客行》中讲“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谢慎只觉得窈娘,聂隐娘便都是这般的侠客人物。
  但很明显窈娘很难在杭州乃至本省立足了。行刺一省布政使是何等的大事。也许以她的身手官府一时无法缉拿捉捕她,可只要官府张贴出了告示,满城甚至全省通缉,窈娘也会越来越难藏身,最终必须遁走他处。
  从凭栏远望到梦入周公,谢慎脑中都是窈娘的身影。
  一夜无话。
  翌日谢慎又被陆渊请去叙话。
  起初少年还以为是陆渊知dào
  了窈娘潜入客店的事。可去了才知dào
  是陆渊叫他去给陈方垠送一封信。
  大宗师身为一省提学官,自然要去各地主持院试。
  现在各府院试皆已考完,他也终于可以回到杭州城好好休整一番。
  对此谢慎还是有些疑惑的。
  毕竟陆渊和陈方垠关系匪浅,陈方垠回到杭州陆渊理应前去小聚。可现在的情况却是陆渊让谢慎这个晚生前去拜会陈方垠,自己则避而不见。
  陆渊虽然最近在忙着处理布政使被刺一事。但其实此事归根到底不过是陆渊和薛举自导自演的一出双簧。
  实jì
  上窈娘已经远走杭州,他们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文章的。
  对此谢慎倒也不算很排斥,毕竟陈方垠主一省学政。将来谢慎若是想要在乡试上有出色的发挥,陈方垠这一助力是不可或缺的。
  乡试主考官有正副之分,正考官一般由朝廷委派翰林学历四品以上官员兼任,且一般都不是本省官员。如国子监司业,鸿胪寺少卿,大理寺少卿,这些都是有资格的。副考官则一般是由提学官兼任。
  虽说名义上副考官比主考官低了半级,但提学官毕竟是一省学官,其意见对考试成绩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提学官的宅邸在北城,距离按察司衙门并不算远。
  谢慎携着陆渊交给的信件来到陈方垠府门前不过用了半柱香的时间。
  自有门子上前询问,谢慎表明来意后,门子便去到府中禀报。
  不一会的工夫,那门子便面上带笑的迎了出来:“我家老爷叫小相公去偏厅等候,请随小的来。”
  谢慎点了点头,开腿挪步,随着门子在陈宅中穿行。
  穿过重重院落,谢慎被带到一处不起眼的跨院前。
  “小相公,便在偏厅等候老爷即可。”
  谢慎向门子拱手作谢,毫不犹豫的迈步到院中。
  这院子位置僻静,应该不是中心处所。不过可以看到主人对其布置颇为用心。
  谢慎行到偏厅推门而入,四下望了一遍只觉得布置颇为朴素。
  陈方垠此时还没到,谢慎不知dào
  该不该坐下,索性深吸了一口气站着闭目养神。
  过了没多久,他便听到一阵脚步声。
  睁眼望去,那来人不是大宗师陈方垠却是谁!
  “学生拜见恩师!”
  谢慎不敢托大,连忙迎上一步拱手见礼。
  陈方垠是院试考官,谢慎又是他亲点的案首,自然是少年的座师了。
  座师的身份远远比业师尊贵,更何况是提学官这种级别的座师。
  “嗯。”陈方垠还是那副冷冷的表情,这让谢慎颇不自在。
  不过谢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双手束立等着陈方垠先发话。
  既为学生,自然不好随意点评师长的行为,再说了陈方垠不过是性格古怪了一些,也没什么大毛病。
  “你来求见老夫所谓何事?”
  虽然陈老大人只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但在谢慎听来却是意味良多。
  这不就是说你小子不好好在余姚县学进学,跑到杭州烦老夫作甚!
  要知dào
  陈方垠主一省学政,见过的才子实在太多了。
  谢慎虽然有才华,陈方垠也点了他为案首。不过那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投资,证明陈方垠看好谢慎这个潜力股。
  要知dào
  乡试考试的难度远大于童生三试,届时谢慎是龙是虫一目了然。
  如果谢慎乡试能够取得好成绩,甚至考得前几名,基本就可以锁定进士头衔了。
  那时陈方垠肯定会把谢慎当作一个很有用处的宣传点,甚至在士林圈子里吹捧一番都有可能。
  毕竟吹捧谢慎就是在吹捧他自己,学生考的好只能证明他这个座师教的好。
  但如果退一步讲谢慎乡试成绩很差,甚至落榜,陈方垠便可以把他一脚踢开。这么讲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陈老大人名下学生太多不可能个个都成才,要不乡试就不会被称为最恐怖的科举考试了。
  师生人脉对陈方垠来说是最好的资源。借助这些资源,陈方垠不但可以给自己谋前程,还可以给后代子孙谋前程。
  若是学生中出了一两名阁老尚书,陈家便也会跟着显贵。
  以本省文脉之盛,这是非常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