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华绝代谢于乔

  牟斌最大的凭恃是什么?
  自然就是天子本身,在这一点上,锦衣卫指挥使与东厂提督太监没有什么本质分别。
  那么,在这种时候拘捕几个无关痛痒的王家佃农、仆从能够起到什么效果?也许可以压下一些民怨,也许会令一些胆小的言官噤声,但这些都不是牟斌这么做的目的。
  牟斌这么做是为了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王家和寿宁侯的截渠争端上引开,引到锦衣卫身上!
  文官对于锦衣卫这样的组织是恨之入骨的,但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现下好不容易抓到机会,自然会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恨不得纷纷站出来替王华老大人讨公道。
  这种时候,牟斌很可能表现的很强硬,甚至故yì
  表现的嚣张一些。
  他越是这般,王家和寿宁侯之间的事端便越会淡化,最后很可能偃旗息鼓。
  &nbsp〖@
  Mn
  e
  t;天子为了平息群臣愤慨很可能惩治牟斌一番,譬如停俸半年。
  但在天下心中,却会认为牟斌识大体,甚至对其挺身而出解决困局赞赏有加。
  锦衣卫和文官走的不是一条路子。
  声望是没有用的,天子的信任和恩宠才是最重yào
  的东西。
  以骂名换得天子信任赏识,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
  当然,这只是谢慎的一个推断,只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推断是真实的可能性很高罢了。
  “牟斌是与你王家无冤无仇,可你别忘了他是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使抓人需yào
  理由吗?”
  王守文急道:“那怎么办,连牟指挥使都惊动了,这可该如何是好。”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你先别急,依我看这牟斌是做给朝中诸公看的。”
  “此话怎讲?”
  王守文愣了一愣,旋即问道。
  “其实这很简单,无非就是让朝中诸公从骂寿宁侯转而骂锦衣卫,骂他牟斌。”
  这下王守文变得更糊涂了,这天底下还有人主动找骂?这不是贱吗?
  谢慎叩了叩手指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牟斌不会有后续的动作,除非天子下旨。”
  锦衣卫指挥使虽然可以随意拿人,但这也是在一定限度内的。
  像王华这样级别的文官,若是没有天子授意,牟斌是绝不敢擅自得罪的。
  “可那些佃农仆从呢?难道就不管了?”
  “我又没说不管了,你急什么。”
  谢慎只觉得好笑,捉过王守文手掌,在其手掌写了一个迁字。
  王守文愕然道:“谢侍讲?谢侍讲这时候会出面吗?”
  谢慎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dào
  ,不过凡事总得试试看。”
  谢慎不知dào
  牟斌从王家庄子抓走涉事佃农、仆从是为了什么。如果他只是做做样子,招揽一些骂名和稀泥那还好说。
  可要是他打算从这些佃农、仆从口中撬些什么出来可就麻烦了。
  王家如果在此时表现的不够妥当,舆论很可能会反转,对于文官尤其是王华这样的文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这样,你即刻去一趟谢家,请谢阁老仗义出手。”
  谢迁是天子还在东宫时就陪侍左右的老臣,还是能够说的上话的。
  牟斌抓了人却并没有更进一步显然是在等天子的意思。
  天子虽然是仁君但忍耐力也有限,谢慎怕王华惹恼了天子导致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这倒是不难,我现在就去谢阁老府上。”
  王守文走后谢慎也没闲着,立kè
  铺纸研墨写了一封信。
  信是给牟斌写的,但却是一封匿名信。
  谢慎并没有用自己最擅长的瘦金体,而是用科举写文章所要求的小楷。
  这样便不至于暴露身份,引致祸患。
  谢慎写好信后叫来陈虎儿叫他使些银子去寻一个乞丐把信送到锦衣卫署外,旁的什么都不要多说。
  他要试一试牟斌的反应,看看这位是不是真像他猜测的那样邀取帝心
  很难有人会想到靠近文华殿的一排不起眼廊署便是诸内阁大学士办公的地点。
  今日内阁当值的轮到了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谢迁。
  和往日不同,今日谢迁自打从东华门入宫便一直心神不宁。
  王华被天子责斥,言官门对寿宁侯口诛笔伐,完全是一副不可共立的架势。
  最可怕的是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竟然下令拘捕了王华家的涉事佃农、仆从。
  而天子一直保持沉默,似乎乐得看见这种情况。
  局势十分复杂,谢迁作为内阁成员之一直是如坐针毡。
  王华的三子王守文找到了谢迁希望他可以仗义执言,对此谢迁自然是答yīng
  了。
  同样是余姚人,若是这个时候不出面便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该怎么向天子谏言,什么时候谏言却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如果时机选择的不恰当,很可能非但帮不了忙还会添乱。
  谢迁在当今天子还备位东宫时就出任了讲官,对天子的脾气秉性十分了解。
  天子是虚心纳谏的,但唯独面对寿宁侯时心肠软,偏偏这件事把寿宁侯弄得十分狼狈,天子也很为难。
  这种时候需yào
  语气和缓一些,绝不能像都察院的言官那样恣意行谏。
  叹了一口气,谢迁还是迈步出了内阁廊署,冲侯值的小太监道:“陛下现在还在乾清宫吗?”
  “回谢阁老的话,皇爷自打宣见了王日讲便茶饭不思,把侍候的奴婢都赶了出来,您老快去劝劝吧。”
  谢迁点了点头道:“知dào
  了。”
  从内阁所在的廊署到乾清宫路途遥远,因为谢迁腿脚不便故而天子特地下旨允许谢迁大内乘软轿。这是连内阁首辅徐溥都没有的殊荣,足以见得天子对这位老师的敬意。
  谢迁照例坐上软轿由四个小太监抬着往乾清宫方向去了。
  不过一路上谢迁却在反复推敲着措词。
  天子如今正在气头上,直接劝谏肯定是不行的。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说,实在是难啊。
  自打去年入阁参与政务后,谢迁便愈发感觉到治国的不易。
  这还是有徐阁老在主持大局,若是把这千钧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谢迁真不知dào
  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