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

  也不怪于总兵惊诧,毕竟天子出巡这种事情在大明朝实在是太罕见了。
  便拿先帝弘治皇爷来说,他老人家一辈子深居九重,垂拱而治连京师都没有出过。
  可当今天子刚刚即位不久就要北巡,着实让人惊讶。
  北地不比江南,没有莺歌漫舞,没有令人迷醉的空气,有的只是如刀子般割人的劲风和凶残的鞑靼人。
  “部堂大人”
  于总兵面色十分难看,良久才憋出一句话来。
  “不必多说了。这件事已经定了,多说无益。于总兵,你可不要随便对人说起陛下北巡之事。”
  杨廷和的声音里满是不可质疑的威严,吓得于总兵连忙道:“末将遵命。”
  “好了你下去吧,宣府一代要严*
  mn
  e
  t*加戒备,绝不能出差池。”
  “是!”
  于韫拱手一礼,恭敬退下
  天子北巡绝对是震惊朝野的大事件。
  廷臣们想出了各种办法,联名上书,哭谏都无济于事。
  就连帝师小阁老出马都无法让天子回心转意。最后百官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天子出巡,一应事宜都得提前准备。
  大到军队护卫,小到沿途圣驾驻地都得布置妥当。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小阁老还命人提前踩点,加以查漏补缺。
  十二月二十日,圣驾终于出了紫禁城。
  在锦衣卫的簇拥下,銮驾一路沿着中轴大街缓行。
  无数百姓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他们想不到自己这辈子还有机会一睹天颜,拼命向前探去。
  当然正德皇帝朱厚照坐在銮驾之中,根本不会被百姓窥见。
  不过他觉得十分好奇,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真的这么神圣吗?
  天子出人意料的掀开车帘,冲街边跪倒的百姓招手。
  这可吓坏了护佑在侧的锦衣卫。
  他们紧张的环视左右,看见那些刁民只觉得烦闷不堪。
  该不会有人隐藏其中,想要行刺吧?
  漫漫长街走起来十分缓慢,好不容易出了城锦衣卫们算是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而在銮驾之中朱厚照兴奋的冲侍候在侧的谢慎道:“先生,朕想不到百姓们如此钦慕朕。”
  谢慎那个瀑布汗啊,这可该怎么回答?
  “陛下乃是天命所归,百姓们想要一睹天颜也在情理之中。”
  “嗯。”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挥手道:“看来以后朕要多多出巡,给百姓们见朕的机会。”
  “”
  这话就不好接了啊。
  谢慎心道您当这是出去玩,满朝文武可不这么想。
  光是沿途府县的接待就得耗去不少库银,更不必说动用锦衣卫所造成的影响了。
  虽然推行新政能将朝廷财政囧状改善,但毕竟不可能立刻收到成效。以大明朝现在的财力,维持九边军费都有些捉襟见肘,要是天子时不时的再搞一次出巡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但朱厚照不会管这些,在他看来既然天子富有四海,就应该四处巡视。
  至于钱的事情自然由户部拨款。户部如果拿不出钱来,就是户部的问题,他反倒是要问责户部尚书了。
  这种“蛮不讲理”的方式也体现了朱厚照一贯的行事作风,谢慎早已习惯。
  不过习惯归习惯,谢慎还是要加以劝阻的。
  “陛下,出巡这种事情还是不宜太多。”
  “为何?”
  朱厚照微微有些不悦。
  “难道先生也认为这是劳民伤财吗?”
  “臣不敢。”谢慎心中暗暗叫苦,略定了定神道:“臣的意思是,陛下既为天子,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一睹天颜的。”
  谢慎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搞起了心理学。
  谁知这一招还十分管用,正德皇帝十分受用的点了点头道:“嗯,朕明白先生的意思。”
  朱厚照从小受到的就是帝王教育,听到最多的话便是天子受命于天。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朱厚照是信了。
  “陛下宣府距离京师不远,应该很快就可以到。”
  京师距离宣府驻地宣化有三百五十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三天就可以到。不过考虑到天子銮驾移动缓慢,估计要五天才能到宣化。
  “嗯,朕看奏疏上总说宣府宣府的,可朕却从来没有到过宣府。这次朕要好好看看宣府是多么的雄伟!”
  说完朱厚照眯上眼睛靠在软榻上,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
  马车外是冰天雪地,马车内却是暖意洋洋。
  火盆内噼啪噼啪的声响是那么悦耳,不知不觉间正德皇帝竟然睡着了。
  谢慎总算可以松一口气。
  伴架实在是太累了,不但不能休息还得陪着皇帝搭话,且每一句话都得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出格。
  谁说天子近臣好当的,眼下看来这才是最难的差事。
  谢慎现在担心的是宣大一线的安全问题。
  鞑靼人经常在宣大之间劫掠。
  宣府、大同本身固然固若金汤,可沿线却有许多坍圮的长城。
  大明朝廷国库空虚,不可能拨款把长城的全部坍圮段都修复,这就导致鞑靼人经常从这些缺口绕道而行。
  这苦了沿途百姓,往往鞑靼人一来就把村子抢的鸡犬不留。
  不过鞑靼人面对宣府高耸的城墙却是无可奈何。
  这就像堵在京西的一处闸门,彻底封死了鞑靼人东进的希望。
  但谢慎怕会有零散的鞑靼人在宣府之间劫掠从而惊扰了圣驾。
  他之前已经修书一封给杨廷和,叫杨总督早做准备。
  如果在天子北巡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别管是杨廷和还是谢慎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谢慎掀开黄色车帘,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木心中不由得一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要想让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一名锦衣卫千户前来禀报:“小阁老前面就到了驿站了,要不先歇息一晚?”
  谢慎看了一眼马车中熟睡的皇帝,点了点头道:“好吧,你且去安排。”
  叫天子连夜赶路是不现实的。反正又不是急行军,五六日赶到宣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