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三方(感谢 我是弱鸡的盟主打赏!)

  谢克搞运输的想法,并不是脑袋一热出来的。
  谢帅当兵那会儿,谢家庄后面的那条公路还没有开建,还是一条山道。平时走的除了一台小巴车和四轮车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机动车。
  第一次见到卡车,还是谢帅分配到运输连之后。看到哥哥寄来的照片里,一身熨帖军装的哥哥身后那台崭新的军绿色卡车,谢克就别提多羡慕了。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决心以后也得摸一下这样的车。
  后来到部队,其实也是冲着运输兵去的。奈何在新兵连的时候表现太好,直接被分到了作战部队,没有那个机会。
  这事儿,一直让谢克挺遗憾。
  这一次裁军回到老家,谢克想了很多关于自己以后的出路。虽然想着像乡亲们传的几个牛人一样,做点什么生意,或者是捞点儿什么偏门儿一夜暴富。可是那哥哥跟卡车的合影,一直在心里边儿萦绕且挥之不去。
  谢老大虽然因为腿脚的问题在家里种地不怎么出去,可是他的那些战友倒是经常过来探望。谢克私下里已经跟谢老大常来往的几个战友打听好了;现在驾照好考,只要拿了驾照,到市里去,就有大把大把招司机的公司。
  听说几百块钱一个月!
  几百块钱一个月,不比在家种果树一年到头赚那么三瓜俩枣的强多了?
  自己辛苦点儿,干上个几年。让银行先垫一大部分钱,买一台自己的卡车,那可得有多牛?
  听到谢克的想法,李宪心中是感慨万千
  年轻人,想东西太简单了。
  现在的卡车司机,按说还算个不错的职业。
  现阶段不论是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因为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人们大多对外界的了解有限。那些走南闯北行万里路的卡车司机,在见识上自然是高人一等的。外加上这些人经常在出车之后往家里边儿带一些平时不多见的东西,总给人一种本领通天的错觉。
  而从收入上来说,养大车的现在收入也确实不错。
  可是很明显,这不是卡车司机的全部生活。
  新北现在就有自己的物流公司,但是物流车辆,大致还是采用自营一部分,对社会车辆雇佣一部分。自己公司名下的那些大车,有集团出面搞定各个环节,收益上倒是还能过得去。但是那些外面的卡车,其实总体状况并不怎么好。
  地方上路政交警等部门层层盘剥不说,一路上跟车匪路霸斗智斗勇也都得靠司机的胆识和智慧,而且出门儿在外诱惑多多,运输行业本来就是接触三六九等最多的行当。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李宪的大舅朱峰在出狱之后就曾经干过一段时间的卡车司机。钱没少赚,可是后来认识了一个国道边儿小旅馆里的服务员,一来二去两个人搞到了一起。朱峰当时是动了真感情的,可是无奈让那女人当了凯子,睡了半年多之后,不仅带了朱峰之前攒下的一万多块钱不告而别,更是以朱峰的名义在外面借了五千多。
  就是打那个时候起,连连经受打击,又被自己认为可以共度一生的女人欺骗,朱峰开始一蹶不振。
  所以卡车司机这个行当里头,真正赚了钱的,往往是那些有自制力,能经受得住诱惑,严防自己底线的。
  就算是具备了以上所有的素质,在这个行当里,也得需要很大的运气。
  恶性竞争,超载,疲劳驾驶。
  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背后,是中国的条条公路之上,简直可以说是一条条卡车司机的生命堆积起来的繁荣。
  谢克的这个梦想,对于李宪来说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让他清楚,自己想走的是一条什么路。
  但是现在却不是说这个的好时机。
  他想了想,道:“这个我可以帮你。你现在不要想太多,先把婚礼的事儿办了再说吧。”
  一听这个,谢克瞪大了眼睛。
  “二哥儿,你说真的?”
  “当然。”李宪笑着颔首:“我集团下面就有物流公司,等你这边安稳下来,可以去我那儿试试。”
  “这!这”谢克兴奋的直搓手,末了,给李宪深深的鞠了一躬:“二哥,那俺就谢谢你了!”
  “嗨、”李宪真拿这小子没办法,将其扶起来在长凳上坐了,叮嘱了几句好好休息,别误了日子之后,见时间已经不早便告辞离去
  一夜无话。
  山东这头婚礼的习俗其实跟李宪家那头差不多。
  本来嘛,东北大部分的人口就是由闯关东时候的山东等地移民构成的。只不过那边的自然条件恶劣,很多的规矩糅合在一起做了简化。
  按照规矩,婚礼头头一天,宾客们就都上来了。
  一大早,谢老汉就请了媒婆过来,让他去柳毛乡那头传话;告诉娘家那头车的事情完事儿,让那头加紧准备,婚礼当天别耽误了事儿。
  与此同时,家里请的大厨也都就位,开始改刀做饭,招待第一批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和前来帮忙的左邻右舍。
  作为家里的远客,自然不需要李宪一家帮着忙活。可谢家人丁单薄。看着谢老大跛着脚忙前忙后,李宪便帮着招待起来客。他本来想着谢家这次婚礼应该没多少人,但是临到了日子一看,人还真不少。其中谢老大的战友就来了四五十个,整整坐了三桌。
  这年头婚礼的大厨都是从附近请来的“专业团队”——其实就是一个流动的厨房。
  大体就是几个厨子,在婚房附近支起那种铁皮铆接的大篷车。大篷车常年经受先熏火燎,外面看起来油黑油黑。光从外表看,对里面出来的菜肴肯定是不会报一点点的希望。
  可是别说,一般这样的大篷车做出来的菜味道他还真就不错。
  中午时分,院子里就支起了遮阳的大棚。
  开席之前,谢老汉端起酒杯,面带感慨:“明天,就是老二大喜的日子,大家伙儿明天怕是要受累哩!可是为了二哥儿这门亲事,俺们家三跪九拜都拜了,就请大伙再出出力,把明天这最后一哆嗦,哆嗦利落喽!”
  “谢大哥,你就放心吧!”
  桌子上,一阵应和。
  与此同时,柳毛乡。
  新娘子农家。
  主妇王桂芬听到媒婆说谢家找到了轿车,而且一找还是两台,有些不信:“她大姨,你不忽悠俺们?”
  媒婆嗨了一声,拍了拍王桂芬的大腿:“这可是大事儿,我敢瞎说嘛!人家老谢家确确实实找了两台轿车过来,听说是远来的一房亲戚开来的呢!这回可好,十里八乡的你自己个去寻摸寻摸,谁家嫁姑娘两台小汽车接啊?桂芬呐,明天你这脸,怕是要冒红光哩!”
  “那是,那是。”听媒婆说的笃定,王桂芬喜上眉梢。
  “那就这样,你们赶紧准备,明天早上七点半,婆家就过来接人,你们可千万别掉链子。行吧?”
  “么事儿,么事儿!你就放一万个心,只要他谢家允了俺们,俺家这边一点儿岔子都不能出!”
  王桂芬答应的可干脆。
  另一头。
  王家堡。
  村支书王彪蹲在自家大门的那块石敢当之上,吧嗒吧嗒的抽着烟。
  听着在他对面一个村里的后生,汇报着近期收集来的信息。
  “啥?那谢家庄那谢老哏儿子家结婚,请来了两台小汽车?”听到这个消息,王彪有点儿不敢置信。
  业务需要,周边的几个村屯情况他了若指掌,那老谢家穷的叮当响,儿子结婚请了两台小汽车,咋可能?
  看自家支书不信,后生信誓旦旦道:“叔,真的!俺亲自去看了。好家伙,一台平治,一台切诺基。排面着实不小!俺听说,是老谢家一个外地来的亲戚开来的,说是人买卖做的老大!他娘的,咱堡里五哥七哥办事儿才使得桑塔纳。他谢家庄的一户苦哈哈,穷摆什么排面。”
  想想两台豪车接亲的排面,后生有点儿嫉妒。
  王彪也是一皱眉头。
  可靠山吃山,靠路吃路。他想的,比后生要多一些。
  “谢老哏家办事儿,外地来了亲戚买卖做的老大?”马上,王彪就意识到,这里边儿有文章可做。
  他嘿嘿一笑,把手里掐着的还剩下半只的吉庆在石敢当上按灭了,“三子,你明天早上带人,去公路上,给我把路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