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奠于山之巅(三)

  神医默默叹了口气。【全文字.】想起小壳背地里急得要疯的样子。
  容成大哥,我哥他到底严不严重?
  怎么说呢……严重得不能再严重了。
  什么?!是不是只有找到第三颗回天丸……?
  那倒不是。那个只是小事,只要好好调养,一时半会还不会有事。严重的是只有鬼医知道而你们都不知道的病。
  什么病?
  ‘深’度心境障碍。
  什、什……?
  就是俗称的‘抑郁症’。
  ……有多‘深’?
  病入膏肓。
  啊?!
  不觉得这个人喜怒无常吗?不能控制自己吗?整天愁眉苦脸时常想让人抽他吗?不知道为什么就哭、哭起来没完没了吗?没有安全感、喜欢撒娇耍赖吗?无聊透顶经常冒险还不怕死……
  等等,你说这是忧郁症的病征吗?
  嗯,在他身上就是这么表现的。要不我怎么是神医呢。
  可是鬼医也知道啊……
  是啊,所以才把他弄我这来啊。
  是说只有你能医好他吗?
  大概是吧。如果不尽早治疗的话,就会‘郁闷’而死了。
  这么危险?!那,你能医好他吗?
  说不准。这个人这么奇怪,只能用非常手段了。所以不管我做什么都不要阻拦我……干嘛那种眼神看我?你不信我?
  唉唉,事到如今也只好……
  喂喂,你什么意思?真是,跟你哥一样一点也不可爱。
  神医淡淡一笑,“不用担心,我会医好你的。”
  “……你?”
  “喂你那是什么眼神啊?”
  “跟小石头学的——”两手手背叉腰像个下蛋的母鸡,“就是我不信你啊,哕!”吐舌头。
  ……切,跟他在一起久了,郁闷死的那个一定是我。“白你真是一点也不可爱!”
  神医扶着他,一路跌跌撞撞上到山顶。沧海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惊奇的现,原本隆起的山头已被人为的铲平出一块一丈方圆的平地,摆了供台,香烛,四色果点,等等一应俱全。台上的金漆长生牌位上写着:先妣任罗氏之灵位。
  沧海愣了愣。这笔迹,是澈的啊。“这是怎么回事?”
  神医略带凄凉的淡笑道:“不是跟你说了‘我知道’么。”托起他的手臂走近,“这是药庐附近最高的一座山了,我觉得这里可能会离姑姑近一些,”抬头望了望月亮,“所以下午你晕过去的时候我已经叫大黑和小黑上来布置了。本来还想叫二黑的,不过……你知道的哈。”
  沧海撅着嘴,却没说什么。
  香炉中残余着一层浅色的香灰。
  神医眼望着灵位上的字迹,缓缓走近,仿佛那不是一个名字,而是如同生母的不可磨灭与忘怀的深爱。神医点燃六柱香,捏在手中,回头见沧海还有些茫然的远远站着,便道:“过来给姑姑上香叩头。”
  沧海磨蹭了一会儿才走过来,却躲得神医远远的。
  神医道:“你干嘛?”
  沧海肩膀又缩了一下,才嗫嚅道:“我怕怨鬼缠身。”
  “你说什么?!”神医愤怒的握紧拳头。
  沧海吓得连忙躲到神位后面。“难道不是么?你一定常常把人医死才会储备这么多这么齐全的香烛纸钱!因为你怕他们来找你所以就常常烧给他们!不过我看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所以我还是离你远点的好!”
  神医咬牙切齿的就要气疯了,“你什么逻辑啊?!这些是大黑他们下午刚买回来的!我是神医哎,你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是傻瓜吗?!”
  “……真的?”
  神医气哼哼道:“假的!”
  沧海走到神医身边,“那大概就是真的了。”接过他手中的香。
  神医开始头痛了。
  沧海将篷帽拉下,头上也缠着白布,向着神位拜了三拜,起身将香火插入炉中。斗篷牵开,见他内里一身白衣,却没有穿孝。原来沧海的生母健在,是以重孝不吉,而神医父母早亡,倒没有忌讳。
  二人继了香,奠了酒,又献了馔羹,从在桌前跪倒,燃些纸钱。沧海从衣内小心捧出一纸,颤着双手展开。神医一见立时跪直了身体,直指他,凤眸瞪大道:“你奸诈!竟然背着我写祭文!”
  沧海下巴一扬。
  神医道:“不行,你要把我的名字加上!”
  “……我不要。”撅着嘴,声音很小。
  神医听了侧,怒向神位道:“姑姑你看他!”
  姑姑你看他!
  呵,小澈要学会包容才是真的男子汉哦。
  温暖的语声就像刚刚响在耳边,神医忽然间泪流满面。猛然抓过一缕头,指锋横斩,将断抛入火中。
  身体肤受之父母。如今我母已没,削代伴我母上路。愿我母一路走好。
  叩。
  神医长久俯伏,不忍起身。
  沧海悲恸将祭文宣读。
  「大凡生命之初,源自父精母血,然余尝闻养育之德大于生身之恩,此言甚善。容成兄自幼失护,余则龆年离家,姑母任罗氏关爱吾等如视己初,恩同再造,天人共鉴,目今即以先妣之礼奠之。
  维嘉靖二十三年,岁次甲辰,十二月丁丑二十五日丁戌,惊闻先妣驾鹤,致夜祭于高山之巅,而奠以文曰:
  呜呼!无再见也!吾等尚且懵懂,而母却于华茂之年早登仙界,远隔千里,迟晓音讯,母之遗容,竟不得瞻。然则时刻思量,音容笑影,烂漫璀璨,宛如昨日。
  余匿而饮泣,母寻而温慰;余之所服,无论冬夏,皆母手中之线;如今不得见,往事憬然赴目。母为余绣帕,白绫芳芳,竹叶青青,而‘情’字历历,如今绣帕仍在,不见母也!不闻母声声叫唤!此生‘情儿’竟成绝响!
  儿时妍妍若有女貌,同龄皆耻笑,趋而辱余,母闻之,急寻余于河畔之地,其时人散,惟余一人默而哭焉。母之言语不闻,但见手帕内糖糕一块,余之钟爱所极也。母笑而哺余,乃大哭抱母之颈,其时虽不言,然余已决然今生侍母至孝,呜呼哀哉!未有时矣!
  余与容成兄交厚如此亦仗母也。容成戏余,母则教之;容成悌余……
  神医默默叹了口气。【全文字.】想起小壳背地里急得要疯的样子。
  容成大哥,我哥他到底严不严重?
  怎么说呢……严重得不能再严重了。
  什么?!是不是只有找到第三颗回天丸……?
  那倒不是。那个只是小事,只要好好调养,一时半会还不会有事。严重的是只有鬼医知道而你们都不知道的病。
  什么病?
  ‘深’度心境障碍。
  什、什……?
  就是俗称的‘抑郁症’。
  ……有多‘深’?
  病入膏肓。
  啊?!
  不觉得这个人喜怒无常吗?不能控制自己吗?整天愁眉苦脸时常想让人抽他吗?不知道为什么就哭、哭起来没完没了吗?没有安全感、喜欢撒娇耍赖吗?无聊透顶经常冒险还不怕死……
  等等,你说这是忧郁症的病征吗?
  嗯,在他身上就是这么表现的。要不我怎么是神医呢。
  可是鬼医也知道啊……
  是啊,所以才把他弄我这来啊。
  是说只有你能医好他吗?
  大概是吧。如果不尽早治疗的话,就会‘郁闷’而死了。
  这么危险?!那,你能医好他吗?
  说不准。这个人这么奇怪,只能用非常手段了。所以不管我做什么都不要阻拦我……干嘛那种眼神看我?你不信我?
  唉唉,事到如今也只好……
  喂喂,你什么意思?真是,跟你哥一样一点也不可爱。
  神医淡淡一笑,“不用担心,我会医好你的。”
  “……你?”
  “喂你那是什么眼神啊?”
  “跟小石头学的——”两手手背叉腰像个下蛋的母鸡,“就是我不信你啊,哕!”吐舌头。
  ……切,跟他在一起久了,郁闷死的那个一定是我。“白你真是一点也不可爱!”
  神医扶着他,一路跌跌撞撞上到山顶。沧海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惊奇的现,原本隆起的山头已被人为的铲平出一块一丈方圆的平地,摆了供台,香烛,四色果点,等等一应俱全。台上的金漆长生牌位上写着:先妣任罗氏之灵位。
  沧海愣了愣。这笔迹,是澈的啊。“这是怎么回事?”
  神医略带凄凉的淡笑道:“不是跟你说了‘我知道’么。”托起他的手臂走近,“这是药庐附近最高的一座山了,我觉得这里可能会离姑姑近一些,”抬头望了望月亮,“所以下午你晕过去的时候我已经叫大黑和小黑上来布置了。本来还想叫二黑的,不过……你知道的哈。”
  沧海撅着嘴,却没说什么。
  香炉中残余着一层浅色的香灰。
  神医眼望着灵位上的字迹,缓缓走近,仿佛那不是一个名字,而是如同生母的不可磨灭与忘怀的深爱。神医点燃六柱香,捏在手中,回头见沧海还有些茫然的远远站着,便道:“过来给姑姑上香叩头。”
  沧海磨蹭了一会儿才走过来,却躲得神医远远的。
  神医道:“你干嘛?”
  沧海肩膀又缩了一下,才嗫嚅道:“我怕怨鬼缠身。”
  “你说什么?!”神医愤怒的握紧拳头。
  沧海吓得连忙躲到神位后面。“难道不是么?你一定常常把人医死才会储备这么多这么齐全的香烛纸钱!因为你怕他们来找你所以就常常烧给他们!不过我看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所以我还是离你远点的好!”
  神医咬牙切齿的就要气疯了,“你什么逻辑啊?!这些是大黑他们下午刚买回来的!我是神医哎,你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是傻瓜吗?!”
  “……真的?”
  神医气哼哼道:“假的!”
  沧海走到神医身边,“那大概就是真的了。”接过他手中的香。
  神医开始头痛了。
  沧海将篷帽拉下,头上也缠着白布,向着神位拜了三拜,起身将香火插入炉中。斗篷牵开,见他内里一身白衣,却没有穿孝。原来沧海的生母健在,是以重孝不吉,而神医父母早亡,倒没有忌讳。
  二人继了香,奠了酒,又献了馔羹,从在桌前跪倒,燃些纸钱。沧海从衣内小心捧出一纸,颤着双手展开。神医一见立时跪直了身体,直指他,凤眸瞪大道:“你奸诈!竟然背着我写祭文!”
  沧海下巴一扬。
  神医道:“不行,你要把我的名字加上!”
  “……我不要。”撅着嘴,声音很小。
  神医听了侧,怒向神位道:“姑姑你看他!”
  姑姑你看他!
  呵,小澈要学会包容才是真的男子汉哦。
  温暖的语声就像刚刚响在耳边,神医忽然间泪流满面。猛然抓过一缕头,指锋横斩,将断抛入火中。
  身体肤受之父母。如今我母已没,削代伴我母上路。愿我母一路走好。
  叩。
  神医长久俯伏,不忍起身。
  沧海悲恸将祭文宣读。
  「大凡生命之初,源自父精母血,然余尝闻养育之德大于生身之恩,此言甚善。容成兄自幼失护,余则龆年离家,姑母任罗氏关爱吾等如视己初,恩同再造,天人共鉴,目今即以先妣之礼奠之。
  维嘉靖二十三年,岁次甲辰,十二月丁丑二十五日丁戌,惊闻先妣驾鹤,致夜祭于高山之巅,而奠以文曰:
  呜呼!无再见也!吾等尚且懵懂,而母却于华茂之年早登仙界,远隔千里,迟晓音讯,母之遗容,竟不得瞻。然则时刻思量,音容笑影,烂漫璀璨,宛如昨日。
  余匿而饮泣,母寻而温慰;余之所服,无论冬夏,皆母手中之线;如今不得见,往事憬然赴目。母为余绣帕,白绫芳芳,竹叶青青,而‘情’字历历,如今绣帕仍在,不见母也!不闻母声声叫唤!此生‘情儿’竟成绝响!
  儿时妍妍若有女貌,同龄皆耻笑,趋而辱余,母闻之,急寻余于河畔之地,其时人散,惟余一人默而哭焉。母之言语不闻,但见手帕内糖糕一块,余之钟爱所极也。母笑而哺余,乃大哭抱母之颈,其时虽不言,然余已决然今生侍母至孝,呜呼哀哉!未有时矣!
  余与容成兄交厚如此亦仗母也。容成戏余,母则教之;容成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