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风汽车的展位要保证

  天天活鱼城。
  入口一个硕大的鱼池,里面被分成几格,大大小小的鱼儿各得其所,欢快地在格子里游玩,根本不知道何时自己将被放进滚烫的油锅。
  林双喜和沈笑夫早早来到小包间,一边点菜,一边等候丁经理。
  不一会儿,丁经理就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包间。
  打完招呼,丁经理说道
  “没想到,昨天下班的时候才得知东南公司车展改期,今天一天仿佛整个江岸市全知道了,都找上来了
  电话都打爆了
  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当初在市体育馆办车展才好,那里地盘才够大”
  林双喜声音嘶哑地说
  “老板,没生意发愁,这有生意也发愁唉”
  丁经理笑着说“那我还是喜欢有生意有钱赚多好笑夫,你说是不是”
  沈笑夫赶紧说“谢谢丁经理给我发了5000块奖金为了表达谢意,今天晚上我请客”
  丁经理大笑道“哈哈哈你这个笑夫小同学好吧好吧,你请客,我买单”
  沈笑夫嗫嚅道“这、这怎么好”
  林双喜沙哑地说“好了,笑夫,就听老板的,别争了”
  沈笑夫看了林双喜和丁经理一眼,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丁经理和林双喜交流了一下今天的情况,沈笑夫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说到后来,水煮活鱼上桌了,三个人开了两瓶啤酒,边喝边吃边聊。
  碰完杯之后,丁经理一边吃鱼一边说
  “展位的需求缺口这么大,有必要给一汽扩大一倍参展面积吗
  一下子增加300平方米,要是给小公司或者4s店,可以满足好几家的需求”
  林双喜撇了撇嘴,说道“老板,一汽的地位在那里,我们可不敢怠慢何况之前有约在先”
  丁经理摇了摇头,说道“这也是没办法。”
  林双喜马上附和道“是啊”
  丁经理接着说“东风汽车要求再增加200平米展区,没问题吧”
  林双喜笑了笑说“一定保证。这可是汽车巨头”
  丁经理抿了一口茶,然后深情回忆道
  “今年初,我到过东风汽车公司。公司位于汉武市西南方向蔡甸区。
  这是一个紧邻长江水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的城中之城,属于汉武经济技术开发区,它是一个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开发区。
  在它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有限等7家汽车整车厂和16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它们一起组成了汉武汽车产业的主力军团。”
  林双喜举杯和丁老板、沈笑夫碰了碰,然后喝了一大口冰啤酒,点点头道
  “夏天喝啤酒,真特么爽
  哦,对了,东风公司那一片,好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吧”。
  丁经理又喝了一口啤酒,然后娓娓道来
  “是的。
  其实,这些企业,与我国老牌汽车企业东风汽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事实上,整个汉武乃至鄂省的汽车产业,就是由我国三大汽车企业之一的二汽传承而来的。”
  林双喜接着说
  “是呀
  我看过一些资料,说2002年之前,我国三大汽车集团的年生产能力只有40万辆,
  与当时世界其他知名汽车企业动辄几百万辆的年产量相比,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做出规划,要在五年保护期内扶植三到四家有国际竞争能力、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集团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于是,我国汽车产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
  当时的东风汽车公司虽然也在三大汽车企业之列,但长期敬陪末座。
  2001年,东风汽车员工总数相当于上汽集团的两倍,前者高达12万人,而后者只有不足62万人,但上汽的利润却是东风的29倍
  在市场份额上,东风与一汽和上汽的差距也日趋明显
  2001年上汽和一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和17,而东风的份额是11,位居第四的长安汽车以97紧随其后,东风前三甲的地位并不稳固。
  这样的形势,让当时东风汽车集团很着急,谋划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合作。”
  丁经理听得认真细致,兴致盎然,这会儿接过了话茬
  “东风汽车创造了一个合资新模式一女多嫁。
  当时,东风公司认为
  未来能够独立生存的全球汽车企业只会有五到六家。如果东风汽车能把这五六家企业都引进来合作,那么竞争的压力就会变成合作的动力,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1992年,东风汽车和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组建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该公司1996年生产下线的富康车曾是我国乘用车的老三样之一。”
  林双喜马上补充“富康和神龙公司后来出产的爱丽舍,在我国家用车市场上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丁经理点点头,接着说道
  “当东风高层再次开始合资谋划时,他们的目光盯住了日国的日产公司。
  双方一拍即合,于2003年达成了合资的协议。
  东风与日产原先规划的局部合资最后变成一个整体的合资方案。
  东风把自己包括商用车在内的核心资产的70折合成80多亿元人民币整合进了合资公司东风有限,双方各占50的股份。
  从此之后,东风汽车合资的步伐一发不可收
  分别与悦达起亚、本田、雷诺合资建立了整车企业,还与米国康明斯公司合资成立了发动机公司,成为合资项目最多的我国汽车企业。
  一女多嫁成为东风汽车有别于其他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说到这里,丁经理停了下来,喝口水,润润喉。
  沈笑夫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看到了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幕幕活剧。
  林双喜继续摆龙门阵道
  “一女多嫁为东风汽车赢得了眼球,同时也引来了非议。
  当时,对东风汽车最为普遍的批评是,东风汽车公司管理层在合资公司中话语权不够。
  这样的说法,主要是针对东风与日产的合资。
  后来,随着东风的合资项目业绩的好转,外界的批评与争议才逐渐平息下来。
  不管怎么说,东风汽车是大佬,他们的展位一定要保证”
  丁经理绕了一圈,又点题了。
  林双喜嘶哑的声音回答得干脆“没问题一定保证”
  无人驾驶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