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郓城西山不期客

  “明霜,我们走。”方循踏蹬上马,一顾青崖山门,心中暗自道:“卫佑是吧?今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他方循虽说算不上什么正人君子,但却向来善恶分明。
  “有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报枉为人啊。”此番赶赴云都求道,现下看来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不敢再走来时的北门,若让李督军瞧见,岂不是颜面尽失?
  方循想着,悄悄自东门出了皇城。“唉,赶路便赶了半月有余,谁知在云都尚未待足一日就打道回府,想必谁也未曾听闻如此荣归故里的吧。”他自嘲一笑。
  “不过,这也怨不得旁人。世上学神仙的不知凡几,你逢人便要授他长生法?若是这般,岂非弄得真界乌烟瘴气,又由何人来正法清源?”
  方循兀自说着,又轻拍了拍座下马头:“明霜啊明霜,你说这天地之大,怎么就容不下你我二人呢?”
  …………………………………………………
  夏雨,最是无常。正所谓近乡情更怯啊,已是踏上归程的第六日,依仗着明霜驮伏之力,想来明日的这个时辰,大抵就踏入郓城地界了。
  方循找了间客栈落脚,夹带着也避避这雨势。“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小厮点头哈腰,上前牵过明霜。“这向晚意不适,你说我是打尖还是住店?”
  那小厮肩上麻布一甩,领着方循入了一问上等客舍。“客官,您好生歇息着,酒菜一会儿就招呼上来。”方循除下包裹,抬眉道:“那马你们也好好侍弄着,这几日,日夜兼程,倒也受苦了。”
  休沐后,方循并未上榻,在木桶中就睡下了:“走投无路了啊,被仙门拒之门外,真是让九泉之下的娘亲蒙羞。”
  下一刻,仿若是宿命的捆绑,又好似是荒古的呼唤;饼伯曾说过的一句话在他心灵幽深处,不断传响。
  “此外,西山不凡,当有机缘;既有妖魔凶煞,又有禅宗因果,非到万不得已,勿染此地是非。”
  方循起身拨亮烛火,凭栏听雨:“饼伯,富贵险中求,纵使是龙潭虎六,我也非要舍命一搏不可。”他辗转难眠,向店家打过招呼,便连夜纵马上路。
  并无征尘酒痕,但于此处理应见到的细雨骑驴,青牛低哞也不复踪迹。一大清早,郓城便黑云压城,死气氤氲。
  已经到了辰时,往日里,郓城城内早就人声鼎沸了。做大小买卖的都是鸡刚打鸣便支出摊子,开门迎客。今日却不然,偌大一座城池却人烟飘渺,了无生气。
  方循下马急趋,敲起道旁一户人家门户。“吱呀一一”却不料此时家家户户都裂开了一条门缝,有人自里头小心翼翼地张望着。
  他不明所以,伸手便提出一人。刚欲加以询问,那人却伏地连连叩首道:“大人饶命!饶命啊!还请高抬贵手,放过小人一马吧!”
  方循不禁莞尔,挑眉道:“放过你,倒也未尝不可,只是……”那人一听,叩头更重:“大人请开尊口,凡是小人力所能及,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只是劳烦张居士你先看清楚我是谁。”“哎哟,不敢不敢。”“叫你看,看便是了,哪这么多废话。”见来者欲愠,伏于地上之人终于颤颤巍巍地抬起头来……
  “方小鬼,怎么是你啊!”那人看清来者面相,便站起身来,没好气地道。方循拱手一笑,耸肩道:“你道是何人?张居士,别来无恙啊。”这人可不就是那位在郓城内四处支摊算命的张老道么?
  方循问道:“怎么,张道长你不好好看相算命,却改行稽手作揖了?”张居士闻言,笑骂道:“去你的吧,臭小子,你是在外逍遥不知,这几日啊,城内来了群活阎王!”
  “怎么个说法?”方循好奇。张居士又喊道:“诸位乡邻好汉,不必躲藏,这是方有望回乡了!”语毕,乡人纷纷现出身形。
  有人接口道:“是一伙外乡人,口音不像是楚人。前天夜里锦衣夜行,蹬着高头大马的,可尊贵着呢!”“是啊,里头还有个女娃,当时没敢多瞧上儿眼,如今想想,还生得怪标致,跟唱本里的天仙似的!”一人憨笑道。
  “只是人凶残得很!城司那帮欺上媚下的官差去迎接,那伙外乡人说要去西山,原本那些个狗官欲邀功,自告奋勇执意要带路。嘿,谁知人家不让带路,指路便可。城司的人却心切,执意如此;这不,当场就给毙杀了几个。”
  “我听城司的人称他们大人,这大人大人,不就是我们这庶民惹不起的人吗,这才家家锁庭闭户,以图一同避避这灾祸,免得惨遭池鱼。”
  方循闻言蹙眉道:“你说什么!那批人马往西山去了?”“是啊,怎么?西山那岭头又没什么宝贝,兴许是大户人家出来游山玩水也说不准,由他们折腾去吧。”
  “莫非我这桩机缘又要被他人捷足先登,终成黄梁一梦?不行!”方循纵身跃上马背,右掌马鞭一扬,向着西山方向急窜而出。
  “哎一一方小子,你别往西山去,危险!”“多谢,诸位只管猫着,静候佳音便好,不必为我担忧!”方循朗声道。
  西山脚下,桑榆相生;古柏参天,葛藤摇缀。此处已是行不得马了,方循寻了个隐蔽处将明霜栓好。但这密林严丝合缝,不仅使得如丝细雨飘不进来,还令这林中见不到明光,与夜里并无两异。
  正巧明霜毛发黑亮,只要不出声响,就不易被旁人察觉。方循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明霜会意,他便转头钻入山林中。
  “果然有人来过了,这伙外乡人是修士,还是善驭真火的修士。”方循望着一条通往深处的山径,却不是用刀斧斫开的,而像是被火烧灼出的。
  快,快,快。方循没有选择遁其道而行,而是走了一条他先前在西山采药时所辟出的小路。在一阵奔波后,方循得闻人语,细细视之,他身居高地,小山包下有一处山洞;洞前有人在交谈,那伙外乡人身披黑袍,头戴斗笠。
  “占据此地十余年之久的那两股元神炁场,于近日消散不见,至于去向,就不得而知了。”被牢牢护在中心的一道女声接道:“慕老将军,父皇谕令,今番来此,不得有失!”
  “是,末将明白。”话音刚落,方循便见铺天盖地的鬼影自洞中掠出,凝神定睛看清一只,虽生得艳丽绝美,却令方循心有余悸。
  这不正是《慧琳意义》中志之罗刹鬼婆:“罗刹,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男即极丑,女即甚殊美,并皆食啖于人。”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