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倚楼听风雨

  乌云遮掩了阳光,大地沉寂在黯淡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让人分不清是正午还是黄昏。树上的叶子乱哄哄地左右摇摆,地上的花草也在浑身抖动,突如其来的狂风卷起路面上的沙石让天成迷了眼睛。风里夹着雨星淋湿了地面,道路旁的树也被吹得呼呼作响。顷刻间,一场暴雨从天空倾泻下来。那雨也由细如牛毛变得像钢珠一样从天上砸了下来,又急又密,雨滴很重,落在天成身上可以觉出一丝疼痛感。天成也顾不上掏伞,眯着眼睛就冲进了民间沙水。
  进门并没有人在排队点餐,但店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还有人就站在了门口。天成看着坐在位子上的人桌前既没有碗也没有等餐牌,目光齐刷刷地看着窗外,显然他们都是进店避雨的。
  “吃饭的话也可以上二楼,二楼也有位置。”正在收拾碗筷的服务员看着一层已经座无虚席,朝着门口新进来的顾客吆喝着。
  天成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弄得有点懵神,一下子忘记了和温温约定见面的事。听见服务员的喊话就不由自主地向二楼走去。虽然已经在店里吃过几次,但二楼是一次都没上去过的。
  通过楼梯朝二楼走上去,在一层半的地方摆有一张长约一米有半的褐色木质条案。条案两边对称摆有一个青花瓷瓶,正中央是毛主席的半身铜像。正上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装裱好的毛主席诗词,青砖砌成的墙壁上展出一幅幅长沙上世纪老城街的黑白照片,装在颜色各异的相框内。“这显然是家百年老店了。”天成边迈着台阶边看着沿墙老照片里的一街一巷,那时候路上基本上看不见汽车,跟现在的长沙迥然不同。
  天成上到二楼。二层的装修明显比一层要更雅致一些,在北边靠墙沿街的方向是一排“雅间”。每间都用木质屏风间隔开来,桌椅的材质依然采用的是深色的木质。只是桌子由楼下的正方形换成了长方形,座椅也变为三人木质长椅。长椅上配有三个白色的靠垫,图案是山水画风格的池塘荷花。每间“雅间”紧挨窗户的位置,桌子的正上方从屋顶悬下一个纸质的照明灯笼,近一米高的窗对外敞开着。要是平常坐在楼上定能欣赏到楼下车水马龙的长街,今日正巧赶上下雨又是另一番景致。
  雨水打在屋顶上,顺着屋檐的坡度下滑,在瓦片之间融合。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颗地延着屋顶瓦片的缝隙流落下来。密密麻麻,连绵不断,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
  虽然“雅间”只有屏风间隔,但在邻过道的方向挂有青色的厚布长帘。拉上布帘同样可以起到“门”的效果,从外面看上去也更加美观。二层中间的位置同样接待着散客,桌椅与“雅间”内设的相同。但正是不靠墙的缘故,两边都挨着过道,“私密”性并没有那么好。从天花板挂下的卷帘将每张长桌间隔开,长椅旁还摆有黄色的瓷瓶和绿植作为点缀。南边靠墙的位置是两间接待团体用的包厢,包厢里同样挂着从天花板悬下来的照明灯笼,此时四扇雕花镂空木质长门也对内敞开着。
  天成看着二楼古色古香的用餐环境倒是回想起十几年前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场景。“如此典雅的环境还真是需要有“闲情”的人才能欣赏到的雅兴”回想自己这几周过得忙忙碌碌,每天的节奏都很快,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难得借这个避雨机会让自己慢下来。
  “你来啦。”天成顺着声音向北边的“雅间”方向看去,只见最里边拉着青布长帘的那间,布帘被拉开了约二尺的距离,温温从里面探出头来。
  “我来晚了吗?”天成一下子就想起了中午见面的事。“刚刚迷迷糊糊就跑到二楼来了,真是误打误撞。”天成心想。
  “反正下了这么大的雨,早来一会儿也是出不去。”
  天成在温温对面落坐后温温便把帘子又严丝合缝地拉上了。天成上下打量着温温:一件长袖的白衣衬衫,扣子只系了中间的几个,领口的位置可以看出里面穿了一件淡紫色的圆领T恤。一条深灰色的牛仔长裤加上一双黛色的马丁靴,旁边放着深咖色的单肩小包。温温今天的打扮清新脱俗,再加上她立体白净的五官,与二楼典雅的装饰环境嵌在一起,美得浑然天成。
  “你干嘛这样盯着我看,我会不好意思。”温温说完便把目光挪向窗外。
  “那个……你吃中午饭了没有?”天成确实看得愣了神。
  “还没有,本来是说出去看看哪家好吃。雨下这么大就在这里请你吃粉好了。”
  “第一次见面就让你这么破费。”
  “哪里是第一次,你来这么多回了还没感谢你照顾我家生意。”
  “所以这店是你家开的?应该是百年老店了吧?”
  “应该说是亲戚家的吧,只是我开学就准备考研了,所以在大三的假期过来帮帮忙能给开个实习证明。不然真去哪个公司的话,当实习生有打不完的杂活,得累死。不过说起这家店的源头那可远了:是咸丰年间的时候了。我们当地把长沙分为河东跟河西,那时候河西闹水患,民不聊生。河西的村民就四处逃亡,有一对夫妇就带着儿女逃到了这一带,那时候通讯也不发达,他们到了这里举目无亲,就搭了一间茅棚栖身,靠挑白沙井的井水叫卖度日。但收入实在太过微薄,难以糊口。于是夫妇就合计,在棚前支起锅灶为挑夫过客供应沙水汤面。因为是用白沙井水熬汤的缘故,所以做出来的烧汁盖码鲜浓不腻,面条也韧劲可口。因为口味独特所以一时间名声鹊起,四方食客全都慕名而至,生意也日渐兴旺。再后来他们就用赚来的钱在白沙井旁边盖了这间铺面,取名民间沙水。”
  听温温讲了许久,天成眼前好像浮现了当年茅棚叫卖时的场景。耳边传来窗外的风声雨声,繁器沉杂。天成和温温看着窗外,雨越下越大,像瓢泼一样。远处的房檐下,街道上都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风追着雨,雨赶着风。只见那远处的白沙袅袅的飘去,随之湿润的风夹杂着泥土味儿扑面而来,伴着阵阵清凉。
  “这朦胧的雨牵起你久违的心事了吗?”
  天成听完先是一笑,“既然看出是心事又何必说破呢?”
  “年纪轻轻干嘛一副多愁善感的样子。”
  “顶多算是触景生情,好久没有像这样静静地看过下雨的街景了。”
  “好看吗?”
  “不好看能把某人都看得不好意思了吗?”天成说完便把目光从窗外移到了温温脸上。
  “我说的是看街景。”温温见天成把目光移向自己,便立即把头扭向窗外。
  天成此刻正心想:“如果温温此时撑起一把油纸伞走在雨中,那绝对是“白娘子”一般的仙女。”为了避免温温的尴尬,天成只把目光在温温身上短暂停留了几秒,便挪开了。“你刚刚说打算考研了今年,打算报哪所学校?”温温的五官与文慧极似,容貌也相差无几,只是普通话讲得要略逊一筹,在天成眼里自然是个貌美女子。这样不争的事实再讨论下去并无意义,只会让天成感到难堪。
  “清华。”
  温温的语气既坚定又自信,天成听后弱弱地问了一句:“是北大隔壁的那个清华大学吗?”
  “不然北京还有第二个清华吗?”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