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一眼看穿

  王小古以学生告先生,又牵涉到一段情意,在京里很轰动。
  在林氏进宫对高贵妃搬弄以前,高贵妃就听闲话般的听了。她说走丢的岳姑娘挺可怜,又说姓王的小子更可怜。
  后来听到林氏说了,高贵妃还以为岳繁京就是一个攀龙附凤的姑娘。她抓住机会,她能侍奉李威,高贵妃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又不是娶正妻。
  此时此刻,高贵妃意识到,她错过了什么。
  面前有一丛盛开的鲜花,揪下一朵来,在指尖感受那丝滑的感觉,高贵妃慢慢的笑了笑。
  反正,尽早会见到的不是吗?
  哪怕她只是为了李威
  这一天看夕阳的人,还有一个。
  八百里加急快马速度就是好,远在幽塞的岳老夫人接到岳繁京的信。
  更换收信的地址?
  收信的人,也不再是王家。
  岳良菊没有看出来蹊跷之处,岳老夫人却一看就是猫腻。
  岳老夫人拿着信,久久的保持一个身姿。
  荀妈妈拿着一件外衣给她披上,笑道:“大姑娘不来信,老太太盼着。大姑娘来信,老太太百看不厌。但是,秋凉了,回房再看吧。也不能再多看了,伤眼睛。”
  荀妈妈还以为岳老夫人是高兴的。
  岳老夫人扭头看她,轻声道:“你看,咱们进京去吧。”
  荀妈妈想想,欢欢喜喜道:“太子殿下带着朝环、吉环姑娘回京,老太太您应该跟去看看。”
  “我说的是繁京。”
  岳老夫人想说明忧愁,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在昏暗的夕阳里,把岳繁京信上好的地方又看一遍。
  岳繁京拿出所有的文才,把她的小日子写的无比优美。岳老夫人用心的感受到,有些地方说的也许是真话。
  然后,一个想法跳到她的脑海里。
  英王殿下已经回京,按日子算,如果赶路慢,还在路上。如果快马,已到京中。
  荀妈妈说着:“老太太要进京去,自然要看看繁京姑娘。王家的奶奶可不是个清醒的人,娘家没有撑腰的,那怎么行。”
  岳老夫人暗哼一声,王家,只怕已变心!
  扶着荀妈妈回到房里,就让岳良菊过来。岳家的姑娘都认字,岳老夫人说,岳良菊写。
  “你带路有功的那位贵人,是英王殿下,他已回京。你有为难的事情,去求他。不要不敢去,朝环、吉环就要到太子府上,算起来,你和英王殿下沾着亲戚。可别自己担着,你小孩子家的,别逞强。”
  信写完,岳老夫人让封好,这就送给廖雪峰。
  往幽塞的邮差都往衙门里去,再由衙门里分信,分别送给各家。廖雪峰得到英王的嘱咐后,特意亲自送信上门,走时随意地道:“有信,还是给我。”
  自然,这信还是给他。
  岳老夫人虽想不到八百里加急快马送信进京,但相信廖雪峰已久。
  信送走,就让岳朝环、岳吉环过来。一个一个的交待:“进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姐姐,如果姐姐遇到难处,而你们能帮的话,帮她出口气。”
  ------题外话------
  嗯,不错,没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