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春耕时节雨纷纷

  期间,苏三祥和刘桂花去地里撒好提前浸泡过的稻谷种子。
  一垄一垄的,总共种了十八垄。播完种子还不是结束,还得用东西将地表的种子保护起来。
  适宜的温度才能使得稻谷的种子生长的更好。
  一排排被砍伐好的竹片被搬到田垄中间,两人合力,一左一右,将竹片插入地里,再弄泥土盖住,另外用一块红砖压住。
  等竹片全部弄好,再把去年堆积起来的稻草搬下来,铺上厚厚的一层。
  家里有十三亩地要钟,因而育种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苏三祥和刘桂花忙了一整天才把育种的事情搞定。
  稻谷苗生长迅速的话,长半个月便差不多可以插秧了,如果长势没那么好,那就多等一段时间,约莫一个月的样子。
  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还得肥肥田什么的。
  苏半夏最近一段时间也忙碌起来了,每天能够抽出来的学习时间减少了一半不说,还得另外抽个时间默写别的医术。
  黄帝内经只是开始,还有好些,都得默写下来。
  她是用不上,但家里有韩大夫和苏忍冬能用的上。
  一本黄帝内经,将韩大夫的注意力全部拉走,同时也把苏忍冬的精力给分走一半。
  本来时间就是有限的,只能压缩别的时间,晚上回来给苏半夏和苏迎春讲课便无法参与,算数学习时间被彻底压缩。
  如果不是苏半夏说每天还是要做两三道题保持一下计算的感觉,他的算数都没法子保持现有的进度。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太忙,苏半夏也没得办法,不能要求苏忍冬上学堂、做作业的同时,还要回来上课、学医书等等。
  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忙碌的人,反而变成了苏迎春。
  苏实秋被苏半夏给拉上,只要有空,跟着苏半夏钻树基鱼塘。
  赋予厚重的地方。
  池塘的边缘长了不少的杂草,因为他们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割掉一部分的杂草。
  不拔,草的根系发达,有一定的固定水土的作用,鱼塘去年才挖出来的,没经过时间的沉淀,水土保养上比不得别的地方。
  因而杂草还不能全部割掉,得留着一些。
  池塘边边的不能全部拔掉,但树底下的杂草尽可能的被清理干净,暂时还不能让杂草的存在抢走去年移栽过来的树木的养分。
  移栽是成功的,树木全部成活,因而苏半夏和苏实秋侍弄的更加小心,期待今年就能开花结果。
  如果不行,那就期待明年。
  现在还没到最为忙碌的时候,苏迎春和苏半夏每天上午还能去县城集市卖卖糕点,等过些天,春耕来临,她们也是要跟着下地的。
  十三亩地,总不能全让爹娘两个人去忙碌吧。
  树基鱼塘的事情,目前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他们,以后管理的人,爹娘跑不了。
  除了看护池塘边还有周围的树木,苏半夏时不时地会看一下池塘里面的情况,看看能不能穿透水层,看清楚池塘里的莲子有没有生根发芽。
  她脑子里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莲子发芽,她就放鱼苗,放那种只需要养一个年度就可以的那种。
  每天割草,例行一看,期待穿透水层,看到池塘底部的情况,看清楚下面的莲子有没有长出小嫩芽。
  明明看不清楚的事情,苏半夏却乐此不疲,苏实秋总忍不住在一旁嘲笑两句,每每被苏半夏冷眼一扫。
  得到冷眼也不在意,下一次依旧继续。
  没等来莲子冒出小嫩芽,先等来了连绵的春雨。
  俗话说的好,春雨贵如油,在即将插秧的时节,来一场春雨,昭示着今年的风调雨顺。
  幸好池塘边冒了不少的杂草,他们家新挖的池塘才没有浑浊一片,只有池塘边缘的部分有些泥泞的地方。
  看看相对来说比较清澈的池塘,这一瞬间,决定等雨停下,便去找李爷爷,预定鱼苗是也。
  因为下雨的缘故,苏半夏和苏迎春便暂停了县城集市的摆摊之行。
  少了一项事情,虽然少了一项银钱入账,但多出来的额时间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比如,医书默写上。
  断断续续的往下写,都半个多月,才写了不到一百页。
  正好这段时间有空,可以多默写一点。
  卖糕点这一暂停,便整整暂停了将近一个月。
  连绵的春雨结束,紧随而来的是插秧的时节。
  韩大夫也想跟着去,被他们一家人给坚定的拒绝,然后是苏实秋和苏忍冬两兄弟,关键时期,夫子不放人,无法请假。
  因而下地插秧的就四个人,四个人中的一人还得忙家里里里外外的活计。
  而这个忙家里的同时还要下地干活的人,当仁不让的选择了苏迎春,谁让苏半夏不会做饭呢。
  不管是下地还是留在家里,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整整忙碌了五天才把十三亩地的秧苗给插下。
  现在种植的是第一季稻谷,等六月的时候便能收割。
  六月才是最为辛苦的世界,收割第一季稻子的同时还要中上第二季的稻子。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的有的忙。
  四个人,都不够用的那种。
  那是后面要考虑的事情,当下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季稻子的种植,暂时可以缓一口气。
  等苏实秋和苏忍冬终于放假,地里的秧苗已经全部种下,也不知道后面的施肥、拔草、捉虫他们能不能赶上。
  种地的时候没帮上忙,便把其他能做的都给揽下,让辛苦了的四人能好好地休息两天。
  苏半夏闲不住,种完地的第二天便拉上苏三祥前往下湾村找人。
  她要先把鱼苗的事情给买了,省的过段时间又没有了空闲时间。
  在刘明方带着苏半夏上门说要买育苗后,老李便给苏半夏预备着所需要的育苗数量,全部挑最好的那种。
  见到苏半夏带人上门,老李知道,她这是下定决心养鱼了呀。
  只要用心一点,那个小池塘也是能养出肥美的鱼儿的。
  不用苏半夏多说什么,老李带着苏半夏前去看他挑选出来的鱼苗。
  每一条都有手掌长,今年养一养,差不多能长个一两斤吧,等秋收时节捞出来卖,又是一笔收入。
  “李爷爷,我这边想全部都养鲤鱼,您觉得可行吗?”养鱼,她有的毕竟只是理论知识,老李才是养鱼的专家。
  老李给出建议,“你可以鲤鱼为主,也养一点其他的鱼种,多点种类一来不单调,二来也更不容易得病。”
  多年的经验下来,单一的鱼种养在池塘里,很容易患病。
  都不用多犹豫的,苏半夏采纳老李给出的建议,一个池塘,一百条鲤鱼,十条草鱼,十条鲫鱼。
  定下一千二百条鱼苗,因为信任,苏半夏先把钱都给付了。
  鱼苗虽然没有鱼那么贵,但是一千多条积攒到一起,也花掉了苏半夏三两多银子。
  看着苏半夏给钱,苏三祥心疼的厉害。
  只能用眼神看着苏半夏,希望她能发现这边有个人有意见。
  奈何苏半夏不搭理他,即便察觉到了苏三祥的视线也没作出任何的反应。
  鱼苗是绝对要买的,不会因为苏三祥的意见而有所改变,所以,他想说的都是没有用的。
  等两人从老李家离开,苏三祥实在忍不住,“半夏,你花这么多钱买鱼苗真的好吗?”
  “爹,我买多少鱼苗自有打算,你就别操心。”已经决定好了的事情,现在再说,都没有用。
  苏三祥急了,“怎么能不操心,那是三两多银子啊。花的还是我赚的钱。”
  “哦。”苏半夏淡淡的应了一声,“已经买了。”
  三两多银子可不是三文、三十文,不仅如此,钱还全部给了,现在连一只鱼苗都没看到。
  哪怕对方是认识的人,也不应该毫无防备就把所有的钱都给付了,万一对方不认账怎么办?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苏半夏嗤笑一声,“什么你的钱,到了我手里的钱,全是我的东西。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苏三祥气,“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做是你的钱,你只是管着家里的钱财而已,我赚的钱怎么就不是我的了。”
  停下脚步,盯着苏三祥看了许久,“爹啊,我记得我说过的,到了我手里头的钱,都是我的。”
  “你想食言吗?”
  苏半夏幽深的眼眸盯着苏三祥。
  再次面对同样的眼神,苏三祥不由得抖了一下。
  “你……”苏三祥想说些什么,被盯着硬是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走吧。”见人没有后续的言论,苏半夏迈步向前。
  垂头丧气的跟上苏半夏的脚步,苏三祥心中满是惆怅。
  一次又一次的在苏半夏的面前低头,一次更比一次容易,苏半夏说的是对的,她才是掌控家里一切的人。
  给了她的钱财便都是她的。
  李叔的人品,他是信得过的,他只是觉得,苏半夏不应该一次性把钱都给付了。
  亦步亦趋,回了家里,苏三祥一路生着闷气。
  “他怎么了?”刘桂花见到苏三祥回来,老夫老妻了,看一眼便知道苏三祥此刻在生闷气。
  “你问他。”苏半夏懒得多说,说多了嫌烦。
  费口舌。
  刘桂花闻言,先瞪了一眼苏三祥。好好地出去,他生闷气,没看到半夏情绪也不是很对吗?
  “你又做了什么?”刘桂花直觉苏三祥又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惹得半夏不愉快。
  被妻子质问,苏三祥也不咋愉快,语气很冲的开口,“我说了什么,我就是说我赚的钱是我的,花钱要长点心。我说错了吗?”
  刘桂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听苏三祥的一面之词,在她的嘴里,半夏做什么都是错的吧。
  “你啊你,说了你那么多次,半夏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怎么就做不到呢。”刘桂花嗔怪的念叨着。
  家庭位置的高下,当前苏半夏占据了至高位。
  苏三祥气嘟嘟的哼了一声,特别的不爽,就因为苏半夏之前受过伤,她就要成为家里的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他呢。
  他之前还替半夏挡过桃木剑呢,怎么就没见他们将他抬高位置。愤愤不平中。
  说了一次,刘桂花也懒得再说第二次,绕过苏三祥,出了屋子去做别的事情,留下苏三祥一个人在外面生闷气。
  目瞪口呆的看着刘桂花离开,苏三祥一时半会无法接受现在的结果,为什么事情跟他所想的有差别。
  刘桂花不应该安慰他吗?
  当爹的面子被女儿给狠狠地踩在脚底下,多么丢脸的事情,不应该得到安慰吗?
  还当着别人的面,彻底的忽视他,不应该道歉吗?
  ……
  现实就是,真没有人搭理苏三祥,在苏三祥和苏半夏两个人做选择,刘桂花绝对选择后者。
  前者,做过太多让她失望的事情。如果不是苏半夏强势起来,他们家的日子,依旧水深火热。
  苏三祥郁闷……
  在刘桂花和苏三祥交谈的时候,往里面走了的苏半夏的脚步停住,还倒退走了几步,听听两夫妻都说了些什么。
  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信不过两个人吧。
  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总会在心里留下一些痕迹。
  因而忍不住想要听一听。
  没有听到骂她的言论,苏半夏的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容。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几个人聊了几句,说着未来的计划的时候,老李的生意在门外响起。
  家里的两只狗子听到声音,抬头透露,一动不动的盯着大门的方向。
  当屋里传来了苏半夏的声音,两只狗子的头颅低下来,压根不管外面的人。
  苏半夏赶忙从屋里出来,打开大门,欢迎老李的到来。
  老李笑笑,挑着担子进了大门。
  路过苏半夏的时候,苏半夏看清楚了老李挑来的东西,是他们家要的鱼苗。
  两边是两个浅浅的大圆盆,密密麻麻的装着巴掌大的小鱼苗。
  “李爷爷,这就是给我们家送的鱼苗吗?”当老李放下担子,苏半夏蹲在大圆盆的旁边,询问道。
  每一条小鱼苗,在圆盆里钻来钻去,特别的活泼,有好些还特别的想往上钻出来。
  “对,全是你们家的鱼苗。”老李肯定回复。
  “我可以摸一摸吗?”苏半夏手掌蠢蠢欲动。
  “可以,注意别弄掉鱼苗的鳞片就好。”老李说道。
  苏半夏伸出手,小心翼翼的试探了进去,水很凉,小鱼苗更凉,凉凉的小鱼苗划过手掌,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
  “好滑溜。”摸了半响,苏半夏才说道。
  见苏半夏去开门,久久没有动静,刘桂花从里面出来,见到老李,赶忙过来欢迎,“李叔,您来了,快进来坐。”
  说着,还不忘看了一眼苏半夏,出来接人也不知道把人给叫到屋里去,就在外面站着,像什么话。
  “先不去了,先去池塘将鱼苗给放进去,时间太长的话,鱼苗在大盆里要憋死了。”老李婉拒刘桂花的邀请。
  “半夏,先带你李爷爷去池塘那边。”刘桂花过来,碰了一下苏半夏的肩膀。
  不舍的拿出手,闻了闻,一手的鱼腥味。
  甩了两下手,不以为意,跟老李说道,“李爷爷,我们先过去池塘放鱼苗。”
  “好啊。”说着,老李再次挑起大圆盆,与苏半夏一起前往池塘。
  将大圆盆放在两个池塘的中间,老李挥挥手,示意苏半夏过去,“我现在开始放鱼苗,你在旁边帮忙数着。”
  “好。辛苦李爷爷。”苏半夏蹲下来,看着老李从担子的旁边拿出来一个碗,一对一对往池塘里放鱼。
  小鱼苗接触到池塘,立马游向池塘的中央。
  一个池塘放一百二十条鱼苗,换另外一个池塘。
  苏三祥听到刘桂花说老李来送鱼苗,立马出门,来到池塘边,盯着老李的一举一动。
  站在池塘边看着小鱼苗游走的苏半夏,抬头看一眼多出来的阴影,立马收回视线。
  苏三祥瞪了苏半夏一眼,自己在大圆盆的旁边检查老李挑来的鱼苗。
  跟之前说好的一样,每一只都有巴掌大。
  鱼苗也是之前约定好的。
  等最后放完,大圆盆里面还有一百来条。
  老李将多出来的鱼苗分一分,分别放到十个池塘里。
  苏半夏看着老李,多给了一百多条,三百多文钱呢,就这么送了啊。
  苏三祥更是,脸上明显露出惊讶的神色。
  见到苏三祥吃惊的模样,老李笑了笑,“就一百多条鱼而已。”
  苏半夏感激,“谢谢李爷爷。”
  多送一点点鱼苗而已,不值几个钱的。
  多送的,是李爷爷的心意。
  “也没什么好东西,鱼苗是自家养的,就送点唯一拿得出手的。”老李呵呵的笑着。
  再次道了一声感谢,邀请人去家里坐一坐。
  老李再次婉拒,“我今天还要给别人家送鱼苗,就不进去了,等下次有空再来。”
  将圆盆里的水都给倒了,挑着空了的圆盆就走。
  别人有事,不能多强求,苏半夏和苏三祥送老李走了一段,才往池塘的方向走。
  路上,苏半夏时不时的瞟苏三祥一眼。
  看,她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吧,还多得到了一百多条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