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要红了

  秋望月用力摇头,似乎觉得这样就能把这份沉重甩出去。
  微叹一口气,很替女性不值。
  走去接水烧开,给自己泡了一杯茶,静静地站在阳台看着外面高大的景观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生机勃勃。
  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大树末端的枝丫随风摇摆,她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脸上挂起和往日一样清淡的微笑。
  她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和自己心灵对话也好,独自出门跑步也罢,喝茶码字写书也行,她都不会感到无聊。
  独居,是她的乐趣。
  她的理想单身生活就是:家人都健康快乐,自己有喜欢做的事。
  畅想她未来琐碎重复的生活里,会路过春潮、夏风、秋叶与冬雪,还可完整地拥有下雨的周末、温暖的被窝、微黄的灯光,淡香的热茶。
  孤独,是多好的享受啊!
  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可能是她没有过多的野心和欲望吧。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一个人要想生出野心和欲望是很容易的,并且这也是常态。
  你若没有野心和欲望,很容易就会被淘汰。但是,拥有欲望很容易,控制欲望却很难。
  野心和欲望是把双刃剑,在能力和欲望不匹配的时候你就会觉得非常痛苦。
  ……
  秋望月刚到茶楼,王宇飞已经在二楼前台等着她了。
  “月牙儿,快看看这个!你马上就要红了!”说着打开手机点几下,就把手机塞到她手上。
  秋望月一头雾水。
  她刚才上楼时就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跟以往有些不同。但也没有太好奇。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秋望月把手里的糕点给他,让他热一热分给大家尝尝,再低头看王宇飞塞给她的手机。
  这是一段发在某网络平台上的视频,主角是她,昨晚工作的状态。被客人拍下发到平台上,一晚上加一上午,有了一万多条评论。
  秋望月看完视频,再看了最上面的十几条评论,基本都是讲古筝弹得好,人长得漂亮,气质很出众之类的。
  秋望月眼风淡淡,把手机还给王宇飞。
  旁边的李晶拿手去拉她的衣袖,挤眉弄眼地跟她努嘴:“你看看在座的客人……”
  秋望月看向二楼大堂茶座,发现已经满座,而且在座的几乎都是年轻男子。
  桃花眼里闪过惊诧,随即眉头微锁。
  若是平时常来吃茶下棋的熟客呆会儿过来,可就没地方坐了。
  王宇飞也有些无语。
  虽然什么样的客人对他来说都一样,只要有消费,不闹事就行了。
  熟客来了没位置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先到先得,谁都说不出一句不对。只是他担心这些冲着月牙儿来的年轻人会给她带来困扰。
  秋望月把包放好,跟王宇飞说:“王总,您去忙吧。”
  王宇飞想了一下:“行。有事你说。”他还得去检查《幽》包厢,一会老板要过来。
  其实他想哭!说好的老板几年都不会来一次的呢?!
  不过他也有些隐隐的期待。因为他想验证一下之前的猜测。
  带绿眼睛小包子的那姓夏的两位客人是不是老板的家人?秋望月跟老板又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王宇飞有些小兴奋,屁颠屁颠地上楼去检查包厢,备泉水,备茶叶。
  ……
  秋望月给朋友凉凉发了条信息告知茶楼满座。
  虽然不知道今天他们一家会不会过来,她先知会一声,免得真的来了却没位子。她问了前台,包厢也都订出去了。
  发了信息后把手机放回包里,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坐下,给双手带好义甲,开始工作。
  《云水禅心》立时在茶楼响起。
  她用此曲作为每天上班开筝的第一首。因为茶楼名字叫“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是佛教音乐,指在山水间、自然中感悟禅意。
  佛语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云天相依,山水为伴。掬水泼月,清心涤尘。
  轻风拂晓,冷月清寂。红颜为烟,随水而逝。
  月在水中,花在月心。潭动月碎,花散情空。
  聆听禅心,如诗化境。天上一曲,人间一声。
  与水为友,与云相伴。与林喻情,与山依恋。
  云是水之梦,水是云之情。而心,是水云间的影。
  云水这两种物体无形无态,总是漂流不定,柔情万种,乃是世间最自由之物。
  因而寺院丛林以来雅称云游四方居无定所的道人。
  禅心:泛指清静安宁、空灵悠远,超凡脱俗的心境。
  云水禅心是指把自己禅远的心思寄托在漂流不定的云水之间。
  扬眉在《西溪探梅》一诗中,把这种意境昭然地宣示出来。
  古荡清幽竹林高,水网密布波光韶;
  西溪探梅问渔老,疏林淡抹酒旗招;
  芦埂苇荡飞白鹭,草堂人家过小桥;
  乌蓬斜靠杨柳岸,云水禅心天地遥。
  《云水禅心》收,《高山流水》起。
  《高山流水》旋律流畅,风格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巍巍乎志在高山,潺潺乎志在流水”的高雅情操。
  此曲在战国时已有流传,故有言系伯牙所作。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他既善琴,又善曲,被称为琴仙。
  《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高山流水》历来是人们效仿的楷模,曲名也成为各种器乐曲命名的典范。
  连奏两支古曲,秋望月给大家换换意境。
  第三首《笑傲江湖》。
  秋望月发现,每次她弹奏此曲心情都很好,唇角会不知不觉就勾起。
  也许是她向往着古代那种快意江湖的生活?
  秋望月被自己擂到了!
  再下首是近期热火的电视剧中的插曲《半壶纱》。
  某天她在外面吃饭,听到店家所放的这首音乐,特意问了曲名,回去后便找出来听,为此还专门看了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