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风云之战(借诗)

  第三十二章
  风云之战(借诗)(第四爆)
  这是太平公主拿王画开个玩笑。表示一点亲近之意。
  至于李持盈有可能会下嫁王画的事,太平公主也听说了一些风声。尽管她与相王走得很近,可她不会管李持盈心里会想些什么。
  王画说道:“公主说笑了,但不知公主今晚前来,有何赐教?”
  太平公主看着小玉真,说道:“你也下去吧。”
  小玉真听了后,眼睛立即瞪大起来。什么?我也下去,好歹我不算外人吧?你竟然当面叫我离开,让你们单独相处。
  看到她紧张的样子,王画又想起前年他在洛阳时,这个小屁蛋居然跟在宝林斋,监视他与李裹儿,不由地好笑。说了声:“你出去吧。”
  说完了,用手在脑袋上划了一个圈,意思好好用脑子想一想。
  小家伙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但两人分明看到远处门缝里有一双眼睛。小玉真并没有真正离开,她是躲在门后面,偷看呢。
  太平公主想了想王画与这两个侄女乱糟糟的关系,笑了起来,说道:“小二,你以后有的受了。”
  王画也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他与太平公主。加上这一次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因此注意力在武则天身上,没有仔细地注意她。第二次都注意了,可注意力即使有,也在她的身体上。直到这一次,才真正看她的长相。
  在她的脸上可以依稀看到武则天的一些影子。太平长得更丰满一点,脸也更开阔一点。但五官很精致。加上她丰腴的身体,如果用花来相比,李裹儿并不是一株牡丹花,而是一株泼辣带刺俏丽的玫瑰花,小玉真现在长大了许多,虽然前几年与自己无理取闹过,可一旦别人对她发起攻击,立即不知所措,这一点李裹儿做得更果断了。因此只能是株幽兰。而真正称得牡丹的,则是眼前这个太平公主。美丽、富态,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贵气。
  王画说道:“这回公主可以赐教了吧。”
  “小二,孤一直对你很关注。因此你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孤暗中做了一些调查。包括这次郑家插手你家瓷窑的事。这件事也非是你所想像的那样。郑家这次虽然有错误的地方,至少他们对以前的股份已经满足了。毕竟有些时候他们也不好直接出面。孤想,这件事你应当明白吧。或者不久的将来,你身上也会发生内似的事情,因为外面的言论,不得不割让一些利益,交给外人经营代理。”
  王画已经明白她的来意,还有这来意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一些交易。但他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看着这个大唐历史第一公主殿下。
  “但你也没有做错。既然你将剩下的股份出售给宝林斋,用这笔钱救济天下穷困人家,说明你也不是为了钱。主要是不想别人插手,或者对你产生不好的企图。这件事造成最后的结果,还是你们没有沟通好。不要笑,相信孤。”
  “我相信,”但王画心里说道,相信你才怪!
  “小二,孤知道你是口是心非。孤还是要把话说完。今天的比拼,主要原因孤知道,还不是这个,是因为你的姐姐,从小她就为了你的家庭吃了很多苦处。这才是最大的误会之处。能不能让孤见一下你这个姐姐?”
  “行,”王画答道。起身离开喊大凤去了。
  在门口看到小玉真想跑走。他走过去一把将她抓住,然后低声说道:“不要整天胡思乱想,我不是那种人,上次你姑姑是有意考验我的品行的。快点休息。”
  都是什么呀,这点蛋大的孩子,醋心这么重。
  说着将大凤喊来,可在一株花丛后面看到一个小黑影,还在诡诡祟祟的。王画摇了摇头。无语中。
  大凤看到了太平公主,连忙施礼,但因为惊慌,都有点手无足措了。
  太平公主说道:“你不用紧张,孤也不会吃人,以后多学着一点你这个二弟的洒脱自信。”
  说着从手腕上将她戴着的一逼翠玉手镯摘下来,递到大凤手上,说道:“这个就送给你吧,当作孤家的礼物。”
  转过头责怪王画道:“以后你也要进入我们这个层面来,作为自己的姐姐,要常带她见一点世面。”
  然后冲大凤挥了一下手:“下去吧。”
  大凤下去后,太平公主又说道:“你姐姐长相虽然不很艳丽,也颇为清秀,主要人品好,吃苦耐劳,还在你教导下,认识许多字。这样的女子,连孤都上眼了,郑家那个四郎想让她做儿媳妇,也在情理之中。”
  敢情弄的这一出,是为了解释这个。
  “那现在小臣怎么办?难道要小臣将这次切磋停下?”
  “不用,七姓家族庞大,人员众多,良莠不齐。并不是每一个人品性优良,也不是每一个人品性恶劣。他们都不会如此不讲道理。孤只是将事情真相告诉你,让你以后行事时有一个判断。”
  “多谢。但请公主殿下再往下说。”
  “这件事郑四郎最大的失误,就是当时他家三郎君不愿意迎娶你姐姐,是他强迫的。强扭的瓜不甜,然后才有你一系列的误会发生。当然。他们对你轻视,也是一个不该的地方。孤有时候想想你们的事,都有些让孤感到头痛了。”
  说到这里,她做了一个头痛欲裂状。
  “你到荥阳发生的事很神奇。可在孤眼里认为你办得大错特错了。其实你当时将郑家三郎君弄走,以及让出一成股份,足以让你姐姐平安回来。可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老祖宗的头发?张扬武力,震摄?如果不是母亲宠着你,让郑家忌惮,你有什么武力?当真郑家雇拥的人当中没有人能敌过你的?即使没有,可你一人对付几个人?两个?三个或者十个八个?”
  王画没有吭声。他对太平公主的话也不认同。如果不采用这种激烈的方法,就是有武则天罩着,同样他们还会继续轻视,没完没了。
  “其实事情到此为止,即便你姐姐吃了一些苦头。可这样一来,郑家也再一次丢了面子。但你现在弄的这出所谓的切磋是怎么回事?你真想彻底对付七姓?”
  “好吧,算我错了,难道让这次切磋停下?”王画知道她不是为七姓说服那么简单,但也不能反驳,能得罪七姓,都不能得罪这个美妇。
  “现在这个样子,那个敢停下来,就是母亲都不能了。既然这样,继续切磋下去吧。可这件事一了,你们双方握手言和吧。”
  “公主殿下,我很想握手言和,可我没有这个资格与人家握手。”
  “这件事交给孤来操办,不用你操心。孤还再与你说一句。孤能理解,从小你家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那个什么张的,还有你的二伯导致的。后来又因为于杜两家退亲,再后来与王家三郎君发生误会。然后郑家。因此对这些大家族不满。可你有没有想过,若干年后,在你的带领下。虽然赶不上七姓,但于杜两家还会放在你眼里?至少你们王姓与贺兰、丘、士、穆、祝、窦、独孤相提并论(贞观年间洛阳地区的望姓,到宪宗时演变成褚、穆、独孤、丘、祝、元、闻人、贺兰、慕容、高、南宫、古、方、山、蔺、庆、闾丘、利、芮、候莫陈、房、庸、宇文二十三姓,后来的望姓,有新兴的庶族挤入进去,还有鲜卑望族迁移到洛阳地区,以及一些官宦后代)。”
  “那么好吧,小臣听候公主的安排,也多谢公主殿下的美意。”王画一拱手,只好违心在说道。他清楚,事情的真相远不是太平所说的那么光鲜,可现在不能直接面对太平的强势。
  “既然这样,孤为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也说了那么多话,都有点口干舌燥了,能不能替孤办一件事?”
  “什么事?但请吩咐。”
  “听说你为了小三又是烧瓷又是作诗的,你马上就要参加春闱,进入仕途了。孤不想你为孤烧瓷,可能不能为孤作五首诗?”
  要我的诗?还是五首。
  没有办法,今天不为她“作”五首诗,是讲不清了。王画说道:“这个可以办到,这些诗作是我x积月累才写出来。这个例子只能为殿下破一次。否则下回也不一定有这个灵感了。”
  “行,孤只要你为孤作这一次诗歌。以后不麻烦你了。但有一个条件,不能比外面挂着的太逊,也不能是你准备的十首诗当中的一首。”
  还不能比外面那首《望岳》太逊?殿下,你这个要求太高了吧?
  “嗯,不乐意?”
  王画只好答道:“诗都有几首,优劣殿下自己判断,我也不敢保证质量。”
  “行,你写出来看看,看完了,孤还有一件事帮助你。”
  “什么事?”王画首先问清楚,她这帮助可不是帮助,这个帮助出自她嘴里,含义太深奥了。
  “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孤的那个侄女小裹儿,做了一些很聪明的事。看在你们情义上,孤替她遮掩一下。”
  这显然是反话了,看来李裹儿做了一些不明智的事,所以她才有这样的说法。王画虽然帮不上忙,可有些紧张地问道:“殿下,能不能告诉小臣,她做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