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风云之战(应战)

  第三十四章
  风云之战(应战)(第六爆)
  上面的诗真的不错。还同样是一首五言律诗,可王画一看乐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好诗,放在这首《望岳》与张九龄这首诗后面绝对不逊色多少,最主要它让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这首诗正是孟浩然写的《望洞庭赠张丞相》
  纵观唐朝一代,李杜两人的诗无疑是站在最高峰。其次是白居易李商隐。但有两个人诗写得很好,也许比不上李杜,可他们对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就是陈之昂,他净化了诗的思想,第二就是孟浩然,他净化了诗的文字。
  他所有的诗作,让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干净,就象玻璃丝一样,一丝不染。这首诗虽然一首谒见诗,可不但气象大,而且端庄工整,就象一个君子一样。
  这一首诗出,自然引起泼天的叫好声。
  可问题的关健这首诗是小孟写的。还是写给张九龄的。现在小孟在哪里?才真正是一个蛋大的孩子,估计还在认真读书写字。
  这首诗正是昨天晚上,让太平公主相逼,王画送出去的五首诗作中的一首。
  这时候,相王府的下人在他耳边说道:“是七姓十家的人贴上去的。还有这篇文章。”
  不用他提醒,王画也知道是七姓十家的人贴上去的。敢情太平公主昨天晚不是要诗,而是借诗。他没有看文章,也没有看字,回过头来,看着众人,似乎想在人群中找出七姓十家的弟子出来,看他们怎么好意思的。
  虽然在雨天里,可人头还是密麻麻的,不要他也不认识那一个是世家弟子,就是认识了,想在这么多人中间将他找出,都十分困难。
  可观者高兴啊。这回有得瞧了。看到没?
  这才第二天,这么多优秀的诗作就出来了。
  不但这三首诗,其他没有撕下来的诗作也不弱。就是撕下来的诗作,既然作者本人敢贴上去,同样也不弱,只是与这几首相比,逊色太过明显,才让国子监的博士撕下来。
  但还有人议论,果然七姓十家不出手便罢,一出手不凡。
  听到大家的话,王画才回过头。看着墙壁上。诗是草书书写的,乍一看也是一种新体。可怎么能瞒过王画的巨眼,对于书法国画琴技,他本身就很精深,也许未必能称得上现在的第一,可在见识上用第一,一点也不虚夸。
  这明显是从智永那种平正中略带奇趣的草书中脱变而来的,不过书写者的书法功底很深,虽然是变体,可没有失去智永章草里那种半份道(张芝)风,半份军(王羲之)肉的特点。如果抛去新体比较,字很好,甚至因为王画书写的是他不善长的书法,还略在他之上。
  又看了那篇文章,文章也是一篇华丽的文章,虽然有点绮丽,也就是脂粉气浓厚,但写得花团簇簇,骈仗工整。这时候人们的文风思想观念并没有真正改变过来,如果真评比,也不好说。文章用了楷隶两种书体写的。与这篇诗歌一样,楷书变体是脱于欧(欧阳询)体,隶书是脱变于蔡(蔡邕)体。字都是好字,可都没有完全脱变成功。
  主要还是诗,你不能用我抄的诗,来对付我啊。
  王画正在怔忡着,这时候一个人走到他身边悄悄说道:“王二郎君,我是太玉公主的仆役。”
  王画看着他,他正想听太平公主一个解释。
  这个人将王画拉到一边说道:“这一次二郎写的诗太让人震惊了,几大家族虽然准备了一些诗篇,可看到二郎写的诗后,都一愁莫展。因此殿下相助了他们一把。二郎,殿下让我转告你一句话,胜负固然不重要,但不能让人家输得太惨了,到时候真下不了台阶,只有鱼死网破的局面。相信二郎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吧。”
  “殿下还让仆转告一句,你在那三件漆箱上写的铭文就有宽松相济。这就是平衡之道。非是她袒护七姓,如果是你处在势弱的地位,她同样也会袒护你。这是为了你好,希望你仔细考虑一下她的用心。”
  “还有一件事,这首诗七姓并不知道是出自你的手笔,我们殿下也没有说。他们以为是殿下的幕客作的。你更不要想左了。”
  说完一拱手走了。
  王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太平公主这样做,就有点过火了,当真自己以后就要听从她的指挥了,做她的狗了。什么鱼死网破!这是用自己的诗在做人情,收买七姓十家,以求获得他们的支持。
  错。这一次我前来洛阳,是来下棋的,而不是做棋子被人下的!
  王画脸上瞬间变成温和的笑容。既然他出来了,代替李红将话说了吧。一拱手,四下里顿时鸦雀无声,只是细雨淋在雨伞上发出细微“簌簌”响声。
  王画说道:“各位,小子下面将展现一种草书,但为了凑兴,用了一种新式诗歌体裁,也有人听说过就是词。至于这种词是好是坏,我不刻意去探讨,也不会刻意为它宣传。主要还是字,与大家切磋我的第一种新体草书。”
  首先申明了,不然有心人会抓着这种新式文学体裁对他打压。说完了一挥手,李红将卷轴打开。
  虽然确实对这种文学体裁看不上眼,可王画那几首新词确实不错,也有许多粉头传唱。现在看看是什么词吧。
  贴切在墙上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书友悠柔梦的建议)
  果然很古怪的诗歌形式。不过也合情儿,正好下着小小的春雨。不过后面的一句,让人又想到这个少年身上发生的事情,这是一只小绵羊与一只大老虎的角逐。难免有时候会生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的感想。
  可就是最后一句,很普通的一句话,然而细细回味起来,真的很隽永。但面对这种新式体裁,也没有人敢叫好,于是再看字。现在都知道王画善长一种大草。一种小草,大草见到的人还是很少的。只有小草,却有很多人见过。但今天这草书还是小草,可显然不是他经常书写的那种草书。这种草书用笔古拙苍劲,藏露分明,韵味淳厚。
  这是王画临摹被誉为近代草书书圣的于右任大师的笔迹写的。自然这些人都没有见过这种书体。仔细地欣赏着,终于人群再次传出喝彩声。
  才是第一局,还有画琴棋三样没有比拼,就进入了高潮,一边嗟叹着,一边在士兵的催促下,留恋不舍地向西边疏散。
  王画却立即回到府中。
  太平这个举动让他心寒了。现在关健是李裹儿不知道做了什么事,连她也惊动了。可想将李裹儿请出来一叙,必须经过小玉真同意,不然这个小家伙发作起来,到时候场面有些不好收拾。
  现在自己还有一门优势,年龄会使别人看轻,反过来这确实是好事。自己现在还没有资格站在明处。还有对未来走向的把握。因此,有可能会给李裹儿一些有用的帮助,权当报答她的一片感情吧。
  来到小姑娘的房间,小姑娘正在闷闷不乐。看到了王画,说道:“我不陪你了,要回皇宫了。”
  你不陪我那才最好,但这话儿不能说。
  王画耐心地说道:“郡主,你也说你长大了,因此我现在就将你当作一个大人,与你说几句话。”
  “嗯。”
  “我与太平公主殿下之间的感情,你应当知道一点,可与她只是发乎于情,而止于礼。我们之间很干净的,不相信,你那天可以问一下你的姑姑。但我们之间永远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我知道,你的七姐同样也知道。可不能因为不在一起了,就非得将对方当作仇人,是不是?”
  小姑娘不吭声,也不点头。也不摇头。
  “好,我再打一个比喻,现在不能在一起了,我就将殿下从脑海里忘记。我是不是一个生性凉薄的人。那么假如以后圣上真的将你下嫁给我,我能对你的七姐那样,对你又会怎么样呢?”
  小姑娘终于开了口,说道:“可我还是心里面很不舒服。”
  王画差点被她气死,你这个小屁孩,有什么不舒服的?他又说:“好吧,我再解释一下。这就是大人能听得懂的哦。你一边听一边想。有一种感情叫爱情,就是夫妻之间那种同甘共苦,相互关爱的感情。还有一种感情,是尊重对方,就象我与张少监一样,那叫友情。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如果我们以后真的成亲,就叫爱情。可与你七姐那种感情,却叫友情。”
  能忽悠就忽悠吧。
  “不太懂。”小姑娘回答道。
  懂了才怪。王画又说道:“现在朋友有难了,是不是应当互相帮助。还有她也是你的姐姐,是不是要互相友爱?”
  “她有什么困难?”
  “我也不太确定,有可能遇到了一些麻烦,因此我想见她一面,问她一声。如果你不放心,你亲自去一趟,将她请到这里来,我与她一叙。如果还不放心,你就象我在与你姑姑讲话时一样,拿张椅子,坐在门口监视。”
  听了这句话,小姑娘终于吃不消了。一下子跳起来,羞红了脸,逃了出去。
  王画知道她终于被自己说服了,才长松了一口气。虽然同样是主,还是小孩子,好胡弄啊。
  但王画看着外面连绵的春雨,心中却在疑惑,太平公主都知道李裹儿用美婢将武崇训打发了,武则天与武三思不可能不知道的。为什么他们都没有责管此事?
  迷雾啊。
  就象这外面层层生起的雨霭一样,让人无法看得真切。
  PS:离前面距离更短了,我正在努力码字,看能不能抢出三更出来,争取九爆,但各位兄弟,八更是起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