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担子

  第五十二章
  担子(第三爆跪求月票)
  王画心里立即腾起一股怒火。我想这样?造成这一切的还不是因为你。我想逃避?只是因为面对你这个山,我攀不动了,所以才去躲。可王画不敢言,连怒也不敢。
  但这时他倔气也上来了,就站在哪里不吭声。
  武则天笑了起来,这个小家伙才气是好的,可硬气还没有磨平,至少还有太多棱角。不过这个话题也到此为止了,不能再逼,逼紧了,这个小家伙真去做一介君子,反而不美。
  她又说道:“王小二,但朕对你的作为,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地欣赏。”
  王画让她说得气不得,哭不得,这前后反差太大了。难怪群臣让她玩弄于股掌,动都不敢动。不过还是没有吭声。
  “这就是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关系。有得必有失,有取必有舍。就象你下的那盘残棋一样,二十几粒棋子。该丢还是要丢去。天下大势,你们个人之间的情仇恩怨,不说朕也不准,就是准了,你们该丢还是丢。所以你做得很对。”
  王画那个郁闷,比七姓的弟子这次败北还要郁闷。简直不知是哭还是笑。
  “还有一件事,也到了朕告诉你的时候了,当初国老在世时,曾经委婉地问朕,既然朕授意你与众卿交好,包括五郎六郎在内,可为什么还要将你送到狄府?”
  王画听了一愣。这是他心中一个疑问,后来狄仁杰也没有说。他也没有问,因为如果狄仁杰能说也早说了。他这才说道:“小臣也疑惑不解。”
  有些该明白的必须明白,太装很了,这个皇帝陛下反而不乐意的。
  “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不错,你确实很有才气。但才气有时候多了,未必是好事,王莽也有才气。”
  “小臣人小志小,没有王莽那样的野心。就是登上帝位,象陛下那样辛苦,恕小臣再斗胆一句,小臣也不乐意。”总算回了一句,报了一点点小仇。但没有敢说太明显。
  老武听了反而高兴。是这么说,如果真的一点骨气也没有了,要他做啥用途,朝中善于拍马屁的大臣还少?比他会拍得多了。她说道:“不止如此。野心只是品性的一部分,有风骨气节,才华,识人处事,等等多个方面。国老慧眼如炬。朕没有时间察看你,因此让国老看一下你的品性。”
  这回一说,王画明白过来。狄仁杰是伯乐,自己是不是千里马,牵到狄仁杰哪里,让他相一下。
  “这是第一个用意。第二个如果国老看中你,跟在他后面,你可以学会很多道理。而这个如你所说,很重要,有时候比学问还要重要。”
  也有道理。虽然老武晚年开始平庸,但绝对不是昏君,王画点头。
  “还有,朕说你是伪君子,你有点不乐意。没有关系,你还小,听朕说,刘邦也是伪君子。张良、萧何、刘备、诸葛亮,以及国老,就是朕在内,也是伪君子。”
  王画现在晕的感觉都有了,连辨驳都没有办法辨驳,诸葛亮不是伪君子?张良不是伪君子?人家连她自己说了,都是伪君子。难道诸葛亮与张良比她更高洁?就是高洁也不能说!!!
  人家说讲话一波三折,老武这讲话一波岂止是三折,连七折八折也有了。
  “你不用奇怪不解。听朕说。”
  “小臣在听,”这回王画也不生气了。心中更不是生气,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朕所指的伪君子与一般人眼里的伪君子不同。君子高洁,不染尘埃,王小二,朕问你,你做得到吗?”
  “小臣做不到,”王画摇了摇头,我也不是陶渊明,也不是得道高僧,就是得道高僧,又有几个真高僧。
  “所以朕与你都不是君子。朕所举的几个人,有的品性高洁,有的善长谋略,有的勤于治国,有的草创国家。可都为了大计,有适当的时候,他们全部在变通。其中有的手段,如果真说出来,也让人不齿。诸葛亮做过,刘邦更做过。朕也做过。”
  原来是这么一个回事,好象是有那么一点道理儿。
  “可本质不变,都是为国为民,所以还是君子,但属于伪君子范畴。”
  王画只是无语,还能说什么呢?这样的伪君子,那是多多益善。
  “特别是你,外方内圆,已得到一些真昧,这也是朕看重你的地方。但还没有真正的圆起来,有时候方性大作,会得罪很多人。你又是出身寒门,因此让你进狄府,最后国老收你为弟子,增加你一些底气。”
  就是我还没有真正做到厚黑了。王画哭不得笑不得地施礼,说道:“多谢陛下恩宠。”
  “你不必多谢朕,朕这也是为了大周的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多一个人才,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的。朕当时还有其他的用意。进入国老府,有时候你会受一点影响。那也没有事,朕能赐予与七姓抗衡的力量,也能收回这种力量。”老武将话挑明了。
  王画终于明白狄仁杰为什么没有与自己说。估计当时武则天也是这样说的。狄仁杰这是在担心,所以没有敢向他提。可自己能想像到,狄仁杰恐怕也为此事,与武则天作为激烈的争论,也有可能会讨得一些好处。就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用处了。
  果然老武又说道:“但国老哀求我,为大周留一名清臣下来。朕也答应了。可现在朕只想求你一件事。”
  “不敢,”王画立即葡伏于地。开什么国际玩笑,让老武用上求这个字眼。
  “你起来,朕这件事是要你帮忙。”
  “陛下且说,只有小臣答应的,自当万死不辞。为陛下效命。”
  “你且听朕说完。哦,还有一件事忘记说了,以后听人将话讲完,别要一时冲动,立下的承诺可是要实现的。”
  这是好心提点,还是在说你已经答应朕了,一定要实现哦?王画也感觉自己头脑挺够用的,怎么就跟不上老武的脚步?
  “五郎六郎对朕十分忠心,难道朕不能赏给他们一场荣华富贵。况且他们只是玩臣,朕也没有赏给他们处理政事的能力。可许多大臣对他们耿耿于怀。”
  你是没有给他们多大的处理政事权利,可因为你的宠信,他们已经插足到政局中来,而且开始在没有狄仁杰监督下,越闹越不象话了。但王画没有说。
  老武这话中意思摆在哪里,有点不平。皇帝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一个娘娘妃子,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不就是自己是一个女皇帝吗?妃子成了男人罢了。这有什么性质不同?就因为这一点看不上眼了!
  她这个想法,恐怕就是狄仁杰也改变不了。比如有一个人当某人面说,某人老婆不好,某人不扇他耳光才怪。自己更说服不了,不如不说。孔子也说过类似的道理,《易经》上也有类似的道理。看到不对,躲,躲不过沉默寡言,但别掺杂在其中,附炎趋势。
  “这只是朕的私人问题。还有朕安排好了,现在各方安定。朕老了,就怕将来,如果有人打五郎六郎主意,牵一发动千均。整个天下都有可能大乱。”
  还真让她猜得差不多。从张柬之兵变之时起,二张一死,一直到武韦掌权,再到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架空李旦,十几年间,就没有安稳过。就因为老武生前这段布置,天下各方势力,在不断地洗牌。还好,没有什么天下大乱。大不了权贵弟子与王公大臣死了许多。
  但王画心里面诽谤。这个问题老吉就曾说过,狄仁杰也淡淡提过,可你就不听。现在东边弄弄,西边弄弄,将武氏也二张关系好,再让武氏与李家相互结亲。连自己这个小不点都计算在其中,这是何苦来哉。
  他说道:“但臣惶恐不安,陛下,这些天下大局,小臣现在只是一介布衣,就是春闱得中,礼部试通过,也只是一个八九品的小官。如何参预进去?”
  “谁说你不能参预进去!朕说让你有,就有!”武则天大声说道,这时候她再次恢复了一股霸气。
  王画都冒出汗了。怎么有?难道你让我十六岁前面参加科举,后面八品,然后第二天七品,第三天六品,第四天五品,第六天三品?扯!就是你是皇帝,估计底下大臣嘴巴口水也会喷干了。
  “王小二!”武则天大声喊了一句。
  王画正在考虑事情,猛听一声喊,吓了一跳,来了一个立正,说道:“在!”
  差点儿敬了一个军礼。
  把老武再次逗乐起来。她又说道:“你是聪明的人,不但国老看中,朕也非常看中,在所有臣子当中,朕苦心经营载培的臣子,好象你还是第一个。”
  “多谢陛下,小臣不敢。”
  “你不必多礼,在朕面前,也休要耍花招。朕为什么替你挡下太平公主与朕的侄子,甚至五郎让你到奉宸府去,朕都没有同意。就是让你树立一个孤臣,一个清臣的风范代表。甚至你都不需要刻意做什么,让朕一步步提拨你,以后在适当的时候,伸出一把手,使天下大局继续稳定下去。”
  这是什么意思,托孤?好象我也不是那么块料。王画再次葡伏,说道:“陛下恩宠,小臣感谢不尽,但小臣挑不起这副重担。”
  “嗯!难道国老瞎了眼了!”武则天劈头盖脸说出这几个字。
  这不是在整人吗?我是挑不起这副担子,与狄仁杰有没有瞎眼,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