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托(下)

  第五十一章
  托(下)
  其实王画还有几件事不知道。武则天迁都洛阳的原因。也考虑到重新建立一套机构,以示与唐朝不同。不但如此,因为到了洛阳后,很少做恶梦,又重新找来一批名种猫驯服。但究竟她是想驯服猫,还是想驯服萧淑妃的鬼魂,就不得可知。
  于是史书出现搞笑的一幕,在太监的驯服下,一只猫与一只鹦鹉和平共处。老武拿出来向百官展示。这是一件稀奇事。百官正在看,看的时间长了,忘记了一件事。猫饿了。这只名种猫扑到鹦鹉身上,一口将它咬死吃下去。百官是愕然,老武是大惭。于是以后就是在洛阳皇宫,老武同样也不准养猫。
  老武突然将话锋一转,向王画问道:“你知道朕为什么欣赏你与七姓争斗吗?”
  王画老老实实地答道:“因为臣为了自保,还有将七姓虚伪的面纱撕开。”
  “说得好,”老武击了两下掌,在空荡荡的大殿里面,立即传来几个清脆的回响。她又说道:“人皆说七姓子弟出身世家,很有教养。可朕亲身经历过,七姓是如何地虚伪。你知道为什么太宗重用魏征。都甚为房杜吗?”
  对于她这种跳跃的问答,王画很不习惯。他老实地答道:“因为魏国公直言敢谏。”
  “呵呵,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得意地大笑起来,然后说道:“太宗名臣无数,出将入相,李靖、李绩,相位兢兢业业,房杜,敷奏祥明,温彦博、王珪,就是直臣也有萧瑀、马周、戴胄,还有一个被褚遂良害死的刘洎。这些人的功业那一个不在魏征之上或者相媲美?更不要说魏征还帮助建成太子,屡次与太宗为敌。为何太宗独宠于魏征?”
  “这个臣真不知道。”
  “那时候真好啊,一斗米才值三四个钱,一年处死的死囚只有几十个人。可惜朕只有一个国老才能与这些名臣相比,”武则天无限向往地说道。
  王画没有吭声,虽然李世民身上流着四分之三的胡人血脉,可他确实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皇帝,开创的盛世几乎无人有及,他的一言一行几乎都被当作后来帝王的典范。最牛的是允许三百几十个死刑犯回家与亲人团聚后回来受死,居然无一人逃跑。不过这事儿估计死刑犯事先得知了是做样板的,不会受死才没有逃的。但确实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想像。老百姓亦是夜不闭户。现在能行么?都有许多强盗开始出没了。老武厉害的只有手段,论容忍、用人、治国与远见,与李世民还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老武没有李世民会用人才。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隋朝奸臣萧瑀。到了李世民手,敢于进谏,连房杜都不如。但李世民确实对魏征优厚到无法想像的地步。他曾经说过一句,玄龄昔从我定天下,魏征与我安天下。意思我治理天下这么好,一半功劳是魏征的。就凭这句话,就有无穷的想像的空间。
  因此老武说李世民对魏征独宠,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武则天又说道:“其实主要还是山东(与今天山东不同,指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地区)。”
  山东?王画失了一下神,怎么这与山东扯上了?但相信老武说话不会无的放矢,王画好奇地听下去。
  “山东出豪杰。魏征昔日曾劝过太宗行帝道、王道,但太宗本人对如何从大乱走入大治,还有何种方式进行统治,他有雄心,才鼓励大臣进谏。但没有信心。特别是山东。虽然他打败窦王,平定东都,但高祖没有让他过问山东事务。再次击败刘默闼,就被匆忙召回西京。打败徐圆朗后,也立即班师,没有作久留。可就是这些征战过程中。他认识到山东豪杰是一支不可疏忽的力量,所以才派张亮队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
  这真是秘辛,王画听了就象听神话故事一样。
  “太宗身边十八学士也有几个来自山东的,可他们都是山东士族出身,对农民不了解。还有程知节、秦琼、张亮等武将,同样出自山东,可他们都是武将,缺少知识。只有魏征少孤贫,又有大志,在出家为道时,好读书。因此他熟悉农民的情况与全国的形势,特别是山东农民的状况。在这种情问下,他才走入太宗视野。”
  原来如此,可你与我讲这个干嘛?还有与七姓争斗有什么关联?
  果然老武接下来又说道:“你一定在心里奇怪为什么朕与你说这些东西?”
  王画点头。
  “现在我大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突厥的入侵,与逃户,”王画小心地答道。
  “突厥的入侵,只是小问题,只要我大周内部风调雨顺,拥有强大的人力财力,就象一个巨汉一样,足够强壮。他们的入侵,只是会造成一些皮表伤而己。逃户才是真正的问题,但也是表象,主要是士族与庶族的矛盾。”
  王画开始隐隐明白她的真正意思了。
  “老的士族还继续存在,新的士族又接连产生。土地还是那么多土地,这些士族霸占了许多资源,并且还在滚雪球。可百姓因为国家安定,开始增长。于是如你所说,逃户越来越多。最后无地的百姓多到一定地步时。国家再次大乱,进入一个死循环。这才是大周的最大危机。”
  王画赞道:“陛下英明,此言极是。”
  这是真心夸赞的。
  “不用夸朕,不但朕,就是许多大臣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但无法解决。你知道朕为什么看重你吗?”
  王画摇摇头。其实已经知道了一点,但不敢答。
  “你是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知道百姓的疾苦。还有一点,你喜欢杂艺,对朝堂野心不大,所以朕才更对你放心。还有更重要的两点,一是你有一片心胸,自从在五郎府上你那一番话后,朕才注意你的。”
  王画心里面流了一把汗,难怪老武没有事做,竟然悄悄派人对自己一个平民小子观察。
  “因为你胸怀天下贫困百姓,对富裕百姓也不排斥,自己更是富裕一族,所以考虑事情时能够兼顾两端。有这心胸的人,也不是你一个。但朕又考察了你一段时间。虽然你出的主意大多是歪门邪道,自己也知道歪门邪道,所以连对朕说话时,都吞吞吐吐的。”
  王画再次心里面流了一把汗,敢情老武全部知道。
  “但朕也想过。确实这些歪门邪道,在某些时候也能解决一些危机。朕除了你之外,也提拨了许多来自庶族的臣子,然而他们要么在沉沦,要么成为新的士族,要么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答案。这让朕很失望。可叹满朝大臣,竟然不如一个黄毛小子。”
  “臣不敢当,”王画诚惶诚恐的说道。吓得,老武话意思听明白了。李世民看中魏征是因为他有学问,对百姓特别是山东百姓了解。这才委托大事于他。老武看重自己,道理差不多,有学问,出身贫困家庭,对贫困百姓的愿望与社会的矛盾根源了解,还有一些计划,所以她想让自己做她的魏征。
  这话不能传出去,一传出去,自己真地成为浪尖上那只小破渔船。
  果然老武又说了:“这话本来是想再过几年对你说的,可朕老了,说不定那一天就追随高宗一道前往。因此今天朕特地将你喊来,将这话提前说出来。太宗能将政事委于魏征,朕也可以在将来某一天,将政事委于你。”
  说完了,一阵咳嗽。
  王画心志也算好的,可让老武这番话煸得眼泪汪汪,这简直就是在托孤啊。他不由跪了下来,以头叩地,说道:“臣不敢当,不过臣甘脑涂地,万死不惜,也要为圣上效命。”
  “起来吧,”武则天将他扶了起来。
  王画还在用衣袖拭眼泪,这可都是真心流出来的。
  一是感动,二是内疚,自己从进入仕途起,可不是想报答老武的,自保一方面,二是保全李裹儿的安全。就是这么简单。
  “都出来吧,”武则天又击了一下掌。
  怎么还有人?王画惊诧地抬起头来,听到老武一说,从帷幕后面走出六个人,李旦、李显、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张昌之。他们同样都是一脸震憾。今天老武与王画一番对谈,说了许多秘辛,还有对王画的看重,都足以让他们感到震惊万分的。
  武则天问道:“刚才我与王营将一番交谈,你们听出来什么?”
  张易之答道:“臣听出来了。以后对王营将务必要重用。”
  “这只是其一,那你们呢?”武则天转过头去,问其余五人。
  武三思答道:“陛下的意思,是以国为本,国家稳,则边自安。”
  老武摇了摇头。
  李显答道:“陛下的意思,是要以人为本。就象太宗所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王画惊奇地看着他,这话好象不是出自平庸的李显之口啊。转眼明白,这是前一段时间,老武到农庄夸奖他后,得到的启迪。
  “显儿,你说得正是此理。你们再怎么争斗,都是皇族贵族,堂堂的一个大周,几千万百姓,足以让你们,或者你们子孙,保享荣华富贵。但是你们忘记了这个根本,象汉晋魏隋等后代,有几个子孙还继续呆在士族之林?天下兴难,亡却易,炀帝只是几十年间,一个若大的隋朝,支离破碎。这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这也是朕看到你带着下人,种植那些草棉子,朕并没有怪责你不误正业,反而夸奖你。不管成与不成,说明你有心了。朕大慰。”
  王画听了好笑。他偷偷抬头看着这个六个人,这六个可以说是现在权势最重的六人了。都还在震惊中,但先是李旦、太平公主、武攸暨、武三思,都从震惊中走出,而李显与张易之除了有些惊喜,毕竟他们将王画当作了潜在盟友,可还在震惊中。高下立判!
  但六个人同样战战兢兢。武则天刚才说了,你们再怎么争斗。说了一句,没有再说,下面话,你们斗来斗去,别想瞒我,我都知道。
  “儿臣不敢,”李显答道。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什么不敢的。因此,你们明争暗斗也好,可朕一直没有让你们动王营将,也就是这个原因。除非你们找出第二个人选来替代。”
  “可是臣也不敢啊,况且血字营,因为各个将领外调,没有人主持也不行的。”王画说道。
  感动完了,他头脑也清醒了,托孤的事,不是没有过,霍光、伊尹,还有诸葛亮,就说诸葛亮吧,那时人家已经为刘备定下三国,有这资格了。或者说他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就总掌大权。那不同,那时候刘备就象一个要饭的,诸葛亮已是一个名士,协助刘备算看得起刘备。况且那时候诸葛亮也有二十七岁。
  可自己呢?没有资历,没有人脉,年龄更小,现在上了这位,就象宋襄王称霸诸候一样好笑,死得更快。
  “嗯,你这个谨小慎微,让朕喜欢。”
  听了后,六个人脸上全起了黑线,谨小慎微?十二岁杀人,与王家较牛。十四岁再与郑家角牛。十六岁约战天下,然后带兵狂战繁畤。十七岁时更是胆大包天,带着几千人转战千里,提着一把锤子,单人匹马,跑到突厥数万大军前,与默啜谈判。果然好一个谨小慎微!
  “朕答应了你三年之约,朕不会负约的。血营的事,你再管两年,两年后进入朝堂。但朕也要看,只怕朕不一定能等到那一天。”说到这里,她脸上无喜无忧。但这是实情,从今年起,她本来健康的身体,渐渐开始垮了,时常生病。
  “朕今天喊你前来,主要让这帮不孝儿臣,明白一些道理。这也是朕为他们着想!”
  六个人再次上前,口说禀记在心。但王画知道,有可能他们前面一出大殿,后面就忘记了。不过也不好反驳,老武的意思是为他铺一条后路,你给我安心成长,不要三心二意的。就是朕死了,你也要继续安心报效大周,或者大唐。去年也说过类似的话,但只提到他作为一根丝线,使唐朝在她死后政局平稳过渡,对他将来的期托并没有挑明。
  现在挑明了,一副担子更重了,可并不是立即将他提拨的,这让王画松了一口气。
  饭是一口一口地吃。如果自己不知轻重,一下子吃下这么大的一个鹅蛋,立即会噎死的。
  这也算是托孤吧,但与刘备白帝城托孤是两回性质。
  “朕再问你,刚才朕与你谈过,七姓之事,朕说他们虚伪,你可知朕所说的原因。”
  王画知道,一是武则天家庭出身庶族,曾遭遇过士族蔑视,这激起了她对士族的排斥感。还有一点,就是王皇后,因为萧淑妃明艳美丽,皇子聪明可人。李治入主帝位后,王皇后感到萧淑妃对自己产生了威胁。是王皇后将武则天从感恩寺接回来,为了对付萧淑妃的。她可没有想到接回来一只大老虎回了宫。但王皇后当初的做法,同样另人寒齿。特别是她出自有教养的王家。
  这件事使武则天对七姓的好感降至冰点。
  王画知道归知道,可不敢回答。
  老武也没有为难他,将话锋一转,说道:“朕不是刻意对他们反感或者打压,同样,包括七姓在内,以及其他一些士族的优秀人才,朕一率任用,破格提拨。只是朕失望的是,他们明知道继续吞并下去,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然而就象饕餮一样,没有满足的时候。”
  王画心中摇头,这话就是将七姓所有族长长老喊来,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也没有用。如果他们真的象自己那样做,没有财力供养更多的弟子与下属,有可能大动乱没有到来之前,他们的家族就会湮灭于众。况且这么多朝代过来了,他们家族也没有倒下去。不但是七姓,就是关中四大新贵亦是如此。
  但随着唐末的到来,收拾残唐的朱温,将崔远、裴枢、独孤损等高门朝臣一起投入滚滚黄河,一个时代也就随着远去的流水而真的结束了。
  说到这里,武则天叹了一口气,看着王画说道:“朕这一辈子,是没有办法解决人与地的矛盾了,也许若干年后,就交给你协助皇太子一道解决吧。”
  面对强大的士族,老武同样也无奈。她至多打压一下,扶持更多庶族上台,想铲除,还没有这份魄力。
  王画心想,你这个任务就是交给我,我同样也做不好。况且你一死,还不知政局会变成什么样子。继任者会不会对我信任,都是两回事。就是信任了,象刘备对诸葛亮,李世民对魏征,或者象宋神宗对王安石,对自己放权,也未必有把握。牵连的事情太多了。
  除非象唐朝瓦解时,来个大动乱,将所有体制彻底催毁,还必须象五代那样乱,否则时间短了还不行,士族会立即重建。只有五代那样毁了又毁,士族才彻底消失。
  就是士族催毁了,问题解决没有?还是没有。
  但不敢回答,唯唯诺诺的。
  说完后,武则天又说道:“另外朕还有一件事,今天请你来,希望配合一下朕,看是鬼吓人,还是人吓鬼。”
  吓鬼?这时候太阳开始渐渐沉入西山,大殿里可能因为武则天关照过的,到现在还没有太监进来,点燃蜡烛,现在开始昏暗。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是一道道阴气在流动。
  经武则天这一说,几个人都毛骨悚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