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三战

  第五十四章
  三战
  莫贺干还不知道危险的来临。他额首微笑。
  王画猛地一扑桌子,借着这个势子,身体一下子跃起来,人象一只老鹰扑过去。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莫贺干被他用一只手掐了脖子,提起来。
  “回去后告诉你们那个斩啜,我不会因为我的一个亲人,而耽搁国家大事。但想借我的亲人来威胁我,告诉斩啜,十年之内,我必定会将他一家老小全部击杀!”
  “王中营,放下他,”这是老武说的。
  王画恨恨地将莫贺干放下来。
  也幸得老武命令得早,不然有可能莫贺干都被王画活活掐死。王画坐回原位,莫贺干还瘫在地上喘气。心中也叫侥幸,这是在唐朝,当初自己大汗还不是一样扣押侮辱威胁唐朝使者,自己就是被王画掐死,估计唐朝这个女皇帝也不会为自己申张公义的。这还是好事,当初大汗没有听那几个汉人忽悠,否则威胁这个少年来个兵战。看吧,那才玩大了。
  殿中大臣看着他狼钡的样子,心中都很高兴。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嚣张的突厥得要这个愣头青来处理。看到没?开始这个使者在王画没有到来时候,连与皇上说话语气都凶巴巴的,可王画一进大殿,马上就老实下来。
  就象另一个人,唐休璟。武则天请论弥萨进麟德殿宴席,凉州都督唐体璟恰好赴宴。论弥萨不吃菜不喝酒,老往老唐身上瞅。武则天奇怪,问他原因。论弥萨就说道:“洪源之战,此将军凶猛,因此想看看他长得什么模样。”于是武则天立即提拨老唐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
  可惜王画岁数还小了一点,不然就凭借莫贺干这态度的转变,老武又要提拨王画了。
  武则天又说道:“莫贺使者,请继续说。”
  看到王画正用一种凶厉的眼神盯着他,就象一只老虎盯着一只绵羊,随时准备扑上来。莫贺干乖乖地说道:“王中营,我想你是误会了,等我将话说完,你就明白过来。”
  得提前说,不然有可能他随时会扑过来。
  “令妹的事与我们大汗无关,也与我们突厥人无关,是你们汉人自己做的。去年秋末就有几个汉人来到嗢仑河,见到我们大汗,给了我们大汗一些珠宝香料。还出了一个主意,让我们大汗用令妹的消息,钓王营将入网,将王营将乘机击杀。我们大汗并没有同意。但令妹的事,与我们无关,连令妹的长相,我们突厥人也一个人没有看到过。“
  莫贺干在说这番话时,王画一直在看着他的表情,也没有看出莫贺干象是在撒谎。
  他心中不解起来,一些珠宝香料,这是多少为一些。突厥现在控弦四十万,那么控制的百姓最少得有四百万之众,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说想见就见的。这个道理与现在的武则天一样,不要说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大臣,也未必能够见到。一定是这些珠宝与香料足以让默啜都感到动心,这才会见了这几个汉人。
  数数有这能力,唐朝有很多势力,比如每一个大的家族都可以拿出这笔资源来。
  但时间不对,如果放在现在,还有这个可能。当时四凤失踪的时候。自己游学还没有回来,也许刚刚到了黄河,还没有进入荥阳。那时候自己是什么?稍微有点才学的一个国子监学生,再有,就是挂着狄仁杰学生一个虚名存在。
  如果觉得有这必要,于其在四凤身上动主意,还不如借机将自己击杀。兜这么一个大圈子,没有必要。或者就是这个人慧眼如炬,意识自己成长很快,留下一个伏笔,只是一个四凤,为什么在青山沟自己一家没有力量的时候,顺便将三凤或者自己母亲全部绑架走,这样自己才真的乱了套。
  还是解释不通。
  想到这里,他看着众人,特别是武氏几个人,李旦李显,还有张氏兄弟。看到他们眼里同样也是茫然,王画有一个幼妹失踪的事,他们也听说了,可这是谁下的手?
  王画又想到去年秋末,那么是繁畤一战结束了。那时候二张将自己当时了潜在盟友,就是到现在他们还是这种想法。没有必要让自己送死。李显夫妇更不用说了。那么李旦与太平公主?也不是,看到繁畤一战结果后,意识自己的成长,他们从那时候态度也在转变。或者是七姓,这似乎都有可能。
  但七姓为什么别人都以为是一体,就因为他们互相联亲,就象二崔。家中娶了王、郑、卢、李多少媳妇。本来就十分强大,加上这些联亲,将七姓渐渐绞成一个整体,所以势力大到连武则天都不敢轻易动弹的地步。那么再分析四凤失踪时的情形,那时候至少郑家已经得到自己家中瓷窑的股份,如果再做出这样的事,不值得,画蛇添足了。
  画蛇添足的事,经常有人会做,可别忘记了,那是七姓,有多少能臣谋士,到现在他还记得那位朱先生。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
  这个人是谁!
  莫贺干接着说道:“但三战过后,我们大汗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协助王营将找回令妹的下落。”
  “你这是休想,我不可能为了家事而误国事的,”王画说到这里,突然住了口。他说得没有错,不是他说漂亮话,主要君臣也不可能同意他胡闹,将家事带到国事中来,就是他同意了,结果还是等于零。不如说一些漂亮话。但不对啊,既然老武将自己喊进来,一定想听听他的想法了。于是改口问道:“请问是那三战?”
  连张柬之也是在心中叹惜一声。这个少年人不识好歹,可心思玲珑,就是一般人也望尘莫及。
  “前两战都与王营将有关,也是王营将最拿手的,工艺活。特别是第一战,我们两国各自制造成三件瓷器,优者胜第一局。”
  瓷器,王画终于明白大臣神情古怪的原因了。
  突厥会烧什么瓷器,陶器还差不多。
  连王画自己听了脸上也露出古怪的神情。他问道:“那么第二样呢?”
  “第二样是我们突厥人最拿手的活了,氍毹。”
  氍毹?就是毛毯了。有没有搞错,虽然突厥人善长制作毛毯,可他们最善长并不是毛毯,而是揉革,或者说鞣皮制革,将兽皮制成熟皮,再将熟皮制成革衣。毛毯看似出自草原与西域,可现在唐朝统治的关内道西北部、河东道北部、安西北庭都护府,制毡业都十分发达。但就象钻石出自南非,可最好的钻石加工工艺不在南非,而在荷兰一样,其实最好的毛毯加工业,是从游牧民族引进过来的,可却在凉州与太原。
  他的前世民藏品中就有许多丝织与毡制品,包括唐朝珍贵的白毡与绯毡,他还到过日本,在日本正仓院内看到一幅唐朝彩毡,两种小花纹,分行配列,中间一个左手持杖,杖端如偃月,作接波罗球状。整幅地毡制作十分精巧。
  不用说到了这个世界,对毛毡了解更多了。一般用来做壁衣,装饰墙壁的帷幕,或者简称帷幕、罗缦,与地敷,也就是地毯。稍差一点的,可以做覆鞍或者铺在床上,当棉被用的。
  但按时间,毛毯制作最好的不是在唐朝,而是在明朝。按地域算,不是在中原,而是在后来的西藏。
  王画不由地再次愕然,老默这次搞的什么鬼?
  这两样比拼下来,突厥人可以说稳输不赢。他忍住笑容,问道:“第三样呢?”
  “击鞠。”
  其实到这时候。武则天他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他们刚才已经笑过一回。
  击鞠就是马球,从波斯传过来的,汉末中国就有马球运动了。但盛行的时间却在唐宋元,然后又从中国流传到渤海、高丽、日本、突厥等国家。现在大明宫含光殿里还有一个大型马球场。平时不但有武士打马球,还有宫女打马球。一共二十个人分两组,着各色窄袖袍,
  足登黑靴,
  头戴幞头,手执偃月形球杖,以球打入对方球门为胜。
  某些方面与足球差不多,也讲究团队配合,但危险度与激烈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最主要是骑术。虽然默啜很搞笑,但也就是在这项目上,他唯一有胜面的比赛。但也未必会赢,虽然突厥人骑术更好一点,可配合呢?在李世民手上,唐朝就与突厥较量过一回击鞠,结果唐朝大胜。
  王画也奇怪了,老默难道上次被自己逼了一下,现在想不开,头脑开始不好了?
  武则天手一挥说道:“莫贺使者,你远道而来,先下去休息一下吧。”
  莫贺干知道他们君臣还要商议一下,于是立即告辞。
  看到突厥人下去了,武则天对王画问道:“王卿,你意下如何?”
  三项中有两项,至少有一项与王画有关,因此武则天不得不遵重王画的建议。
  “我也不知道,”王画摇了摇头,这事情太诡奇,就象猛张飞手里拿着一幅刺绣,一边还用另一只手拿着绣花针在上面绣着花,来到关二哥面前,娇滴滴地说道:“二哥,你看小弟这几朵花绣得如何?”
  一边说着,脸上还带着忸怩的神情,你说关二哥会怎样想?
  如果说开打,相信,现在喜欢战争与杀人的默啜来了这一手,真的很古怪。
  武则天又看了众人一眼问道:“还有他要皇太孙娶他的女儿的事,各位爱卿如何认为?”
  这是首要的前提,无论输赢都得娶他的女儿,不娶也不要比了,就开打吧。未必马上开打,可有了这个借口,下次开打时他就挂了大义,看,我都忍辱负重到了这地步,明着比试,其实比的都是唐人最拿手的,只是让我有一个小小的台阶下,可唐人还不领情,这种侮辱,你们能受得了么?士气就起来了。
  王画这时候说道:“臣是武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与文武无关,那怕是一个普通百姓,只要对国家有帮助,也可以向朕禀奏。”
  王画一拱手道:“虚名害人。首先臣说的第一件事,自高祖太宗立国以来,到皇上启创大周中兴,我们大周地大物博,国富民强,因此万国来朝,这是好事。但臣请问了,寄居在鸿胪寺的蕃子蛮夷有多少人?这些胡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流浪之人,听到我大周富强,到我们大周来谋生的,但万里之外,各个小国远邦,朝廷也不好派人调查真实原委。于是假冒使者,让鸿鼐寺安派他们生活,还要提供他们往处。可他们呢?继续经商开创实业挣钱,国家少收了税务不说,还在继续提供他们日常开支。就是其中有些使者,也因为留恋我们大周的富裕,不肯回国,恐怕他们的国王也早忘记了这样的使者。真正的两国友谊,却因为这些使者留恋不返,没有带去。还有日本高丽等国学生来我大周求学,就是乡下的一个学徒跟师父后面学艺吧,还得交学费,还得帮师父白做三到六年的活计。现在朝廷都好,不但教他们学问,也提供他们一切支出。让他们学会了先进的文明,再用这些文明,使国家强大,反过头来对付我们大周。臣很不明白。”
  这是中国做的最大傻事,到了明朝时吃不消了,于是说,你们少来几次吧。
  于其这样,不如不要这些虚名,看老美多好,人家一看中国发展了,构包围圈,不但自己核心技术不给你,还逼其他国家不给你,同时还让你人民币升值,不升再来,航母一起开到你家门口。不要恨人家,这是人家实在,谁让你没有人家强大的。
  正因为中国人的“无私奉献”,世界发展了,可世界却来对付中国了。
  这事儿挺窝囊的。
  一句话放了,大殿里哑口无言。反正也放了,王画索性说个痛快,他又说道:“人家都知道派人学习我们大周的文明,为什么我们不能学习人家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各位或者说蕃夷,什么蕃夷?孔夫子还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各位,请问谁有孔夫子的学问?为什么街上胡服盛行,有人说不雅观,可各位想过没有,正因为胡服紧身,老百姓做事才方便。只要人家是好的,我们就拿过来。女人也照拿,只要对国家是好的。”
  有些大臣见他说得粗鄙,全都低头笑了起来。
  其实王画这时候玩了一个小聪明,恐怕老武本身也不想再打,不然也不会与众人商议,直接将莫贺干轰走。还有王画本身也不想打了,这几年内败仗太多了,百姓在喘一口气。还有真打,负面还是在多数,血营,自己那是灵活机动,如果正面作战,就是血营也未必讨得了多少好处。更不要说其他各住的士兵。
  如果带着一群普通士兵作战,自己打不赢,薛讷也不行,手下血营里将领也不行。必须等到到突厥穷兵黜武后,自己衰落,那时候痛打落水狗,才是最佳时机。
  “但不怕上当,上了当后就要学乖。这回我们不能让皇太孙去突厥,要嫁,也得将女儿送到中原来。但臣还有几句话,也是与虚名有关的,现在说出来。首先请问皇上,皇上以名以官养士,希望国家多一些人才出来。这本意是好的,可臣问一句,唐朝初年,国家有多少官员,现在有多少官员。以百户百姓养一官,官简令畅,而百姓不以为负重。可养十官如何?命令繁琐不说,百姓负担沉重。或者减少官员实际待遇,比如现在的官员应有的封地,就很少有官员落到实处的。落不到实处,除了少数清廉的大臣,衣不蔽体,食不饱肚,大多数大臣贪赃枉法,或者利用手中职权,与臣一样,置办实业,与民争利。请问民如何争过官?臣听到民间有百姓说现在官员,是车载,斗量,请问皇上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这是潜规则,王画炮打老武不算,也将这个潜规则公开了。
  大殿里更是鸦雀无声。
  “再者,原来唐初不足三百万户,可士兵强悍,横扫天下。现在皇上治理下,近五百万户,这是好事,可请问为什么败多胜少?道理还是一样,百户之人养五兵,不足为负,可养十兵,二十兵,百姓也承受不了这个负担。而国家还是这个国家,收入还是这个收入。养十万大军,固是精兵良将,养百万大军,连盔甲都是问题,那来的精兵良将?为什么血营能打胜,当真是臣本事大?不是,一是简选出来的悍卒,二是朝廷厚赏厚养,士兵感恩图报,因此才为陛下浴血奋战。”
  “所以默啜真心是和,国家少了许多战争,百姓也少了负担,特别是边境百姓更是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皇太孙不惜一婚姻否?况且如果皇太孙不喜欢,还可以置一些王妃宠幸。”挑明了说。但说到这里,王画思索道:“臣不是说这个,而是默啜此人狡诈奸滑,有可能这三战中就埋下一个坑,让我们大周君臣往下跳。”
  这三战能有什么坑?当真突厥人烧出比王家那几座瓷窑还好的瓷器出来?当真他们还会制出比太原凉州还要好的毡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