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是一位江湖采茶人,叫什么名字我是忘记了,只记得他比我优秀,会些功夫,长的也帅气,又有钱,整日云游四方,快活的很。
  当然,他也喜欢碧螺,自从有一天我看到他们俩眉来眼去的那一天我就认定这回是一对,我将之前的那个心结放下了,又安心又心痛。
  说着说着大爷的声音越发越小了,元庶抿了抿嘴,此时的自己也说不了什么。一个从未经历过感情的人又能评判些什么呢。
  到了有一天,之前那个恶霸带着一大帮人来到了碧螺家门口,说什么要要娶碧螺姑娘回家,我的心一下子就纠了起来。这是我才知道那个家伙叫‘赤鬼’林凡。一个我遥不可及的名字。
  当然,我还是跟往常一样干我的农活,在我心里早就认定了,那个外乡人一定会来打败那个恶霸的。可惜事与愿违,他败了,一个人狼狈的逃进了深山中,从此失去了音讯。
  有一天晚上,碧螺姑娘敲了我的家门,是我开的门,她也不进来,替给我一个木盒子便离开了。
  恶霸如期来到了碧螺家,抢走了碧螺姑娘,掳走了她的父母。只听说都死了,我不敢多问,我怕我会哭;我不敢多问,我怕这一切的一切会像铁锤一样深深的锤击着我。
  最后,便是之前告诉你的那些了。
  大爷的话音落下,剩下的只有两个人的寂静。
  元庶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现实吧,区别于书里的那些故事,一切都是那般残忍。生与死都是天注定。”
  大爷端起水壶喝了一口,“一开始我以为大人是江湖采茶人,见你有缘,便将那个木盒装着碧螺春一同交给了你。我这辈子从不喝碧螺春,每次听见碧螺春都会想起当年的那个女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躺在床上想,如果当年我勇敢点娶了她,会不会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会不会她就能平安的过一辈子呢。”
  说着说着大爷的眼眶中蒙起了一层雾,在他的眼中元庶只看到懊悔。
  元庶起身拍了拍大爷的肩膀,“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大爷,碧螺姑娘的坟在哪,我想去祭拜一下,顺便将那恶霸死去的消息告诉她。”
  “好,好,好。”大爷连说了三个好字,站起身就带着元庶朝一个方向走去,连自己的摊位都不顾。
  元庶赶忙将自己的马拴在摊前,跟上大爷的步伐。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两人来到了一个简陋的坟包前,除了一个饱经风霜的墓碑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没有生卒、没有尊称、没有抬头、没有正文、没有落笔,既无碑文,又无记事,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碧螺’。
  刚走到跟前,大爷气都不喘一声,跪在坟前就哭了起来,泪水迅速的浸湿了眼眶,顺着眼角的皱纹流了出来。
  元庶站在那儿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碧螺,那个恶霸他终于死了,报应啊,碧螺,终于”
  大爷跪倒在那儿泣不成声。元庶走上前拍了拍大爷的肩膀以示安慰,又对墓碑说道:“你的仇,我给你报了,安息吧。”
  傍晚,元庶回到了杨行客栈。推开门一看,客栈的大厅里坐着好些人。秀莹和易零露也在,她们两人单独坐在最中间的大圆桌那儿吃着,看桌子应该是从什么地方搬来的,样式华丽又不显粗俗。
  见元庶进门,陆仨赶忙从人群中窜出,来到了元庶跟前,“大人,这些都是我找的,各个都是出海的好手,而且价钱也便宜,船的话已经停在卢家码头了,买上些备用品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元庶四周在坐的各位,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我听说出海船上需要个什么船大手,你可有人选?”
  陆仨拍了拍胸脯满腔豪言,“大人,别的咱都弱别人一筹,这当出海的船大手,咱可是杨行出了名的好家伙,就交给咱,也不花什么冤枉钱。”
  “那感情好啊,哦,对了,去东瀛我还想要一个会说东瀛话的家伙,明儿帮我物色物色。”元庶一边说一边朝里走去,来来回回跑了一天,也没吃上饭。
  “得嘞,大人您往这边来。”陆仨将元庶引到了那张圆桌前。“这是咱特地为您准备的桌儿,黑唐木的,可好了,还有这菜,都是从好的饭店里点的,可香了!”
  元庶坐在那儿,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早就风起云涌了。这个叫陆仨的家伙真是老实啊,又肯干活,嗯。是个好苦力。
  “你先下去吧。”
  “得嘞,小二!赶紧给大人端碗饭来。”陆仨退到一边朝里屋喊道。
  早已坐在桌前的秀莹和易零露已经吃过了。她们只是单纯的坐在那儿。
  元庶看着有些奇怪,趁周围没有人悄悄问道:“你们这是干嘛?闲的没事?”
  秀莹嘴角微微翘起,小声的回应道:“这柔弱的劲儿啊,要装就装到底,我现在跟大小姐可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哦。”
  元庶抬头望了望那还没修补的走廊栏杆,心生鄙夷。
  “那你们跟在我身边算什么身份?”
  “当然是妹妹啦?”秀莹一点也不害臊。
  倒是易零露一脸正经的解释道:“你在明我们在暗,自然要隐藏起来,这样更方便调查,女子嘛,往往会被轻视。所以”
  这是,那个小二端着一碗饭上来了,“大人,您的饭。不够可以再叫我。”
  “行,你下去吧。”此时元庶的心里已经只有桌上的四菜一汤了。
  “对了。”元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六扇门那边消息你发了么?”
  秀莹点了点头,“发了,特地加密特传给的易大师,已经将缘由替送到东瀛了,就等明天的诏书了。”
  “诏书?”元庶嚼着青菜想了想,“皇上办事有这么利索?”
  易零露解释道:“六扇门的事情属于直传速阅,基本上送到皇上手里下一件就会批阅,而且诏书本身就是一个口头的事,我们是六扇门的人,官方上属于民间组织,拿着商贾的通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