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本质 修

  “这么多?”
  “朵朵,你懂什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当其他相关的杂志都是瞎子啊,说不定已经有一些杂志开始打王平安主意了。”
  签合同,要汇款,杂志社知道王二的真名。
  事实许多单位派了人,在王二微博上留私信,或者在肥鹅号上加好友。
  但是王二思想很传统,你不仁,我才能不义,双方合作关系一直不错,何必跳槽,于是对这些私信与好友申请全部默视了。
  “好的,”陈朵朵开心地下去。
  又拿到三万块大红包,加上前面的两万块,以及这一年多来,自己省下的工资,手上有六万多块了。她忽然想起了王二所说的房子,六万多块钱在手,算是一个小富婆了,然而沾到了房子……她忽然想起王二的那句毒舌,所以呢,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王继民又走了两步,将广告部的人叫来。
  “你们再拿二十万块钱,继续为新杂志做宣传。外面有单位或广告商来询问,暂时要沉着气,不用理他们。”
  除非顶级官方主办的一些红色杂志外,广告也是各种杂志的一个重要的收入,但是新杂志,哪有单位会看中,即便看中了,开始时也只是旁观,看它的销量如何。
  这期的《童话国王》什么广告也没有了,几乎成了一本纯杂志。
  王继民下了这条命令,索性前两期不刊登广告,等它销量完全起来时,再与各个单位与广告商洽谈,那时收费会变得很高。
  而且因为《少儿时代》销量的增加,杂志社效益也随之提高,手上有钱,说话做事也变得有底气。
  王继民的想法,广告部的几个同志当然懂的,其中一个老同志说:“这就是顶级作家的力量啊。”
  不然王继民也不会下令让陈朵朵将王二当成小祖宗供着,陈朵朵也不委屈,喜滋滋地领走了奖金,开始与王二联系。
  “每部都会给十万元奖金?”王二愣了一下神。
  各个译本字数都不一样,王二拿到的这个译本,十四部总共起来,不过一百一十万字,嗯,比安徒生童话集是长一点,但长不了多久。当然了,安徒生童话经王二的删选,也比原来变得更短了,只有七十余万字。
  也就是每部汉译本不过八万字,相当于每千字两千五的稿费!
  “不止是十万元,还有五万元插图费呢。但是有一个前提,质量不能下降。”
  “为什么质量会下降?我又不是傻子,会做自绝后路的事。”
  但王二想了一下便明白了:“妹子,新杂志销量不错?”
  “还行,简版加印了十万册,精版加印了三万册。”
  “这是首刊,有如此销量,什么叫还行。妹子,做人要知足,好不好?”
  “销量很好行吧。”
  “这就对了,妹子,放心吧,十四部质量都不会差,而且第二部修改好了,我正在写第三部。”
  “快传过来。”
  “妹子,我不是说过吗,做人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只要你们想真诚合作,我也不会跳槽,稿子在我手上,在你们手上,有什么区别?”
  陈朵朵心里说,区别大着呢,我们攒了你的稿子越多,你才不会找下家,不然真的不好说,真诚了,就不会跳槽,谁信?
  但是杂志要,王二也传了过去:“这是第二部,至于插图,我明天寄给你们,切记啊,特别是精版,插图不能弄错了。”
  “五大大,你慎重,我们也慎重。”
  “那就好。”
  “五大大,我们加了十万块钱,你不激动吗?”
  “有什么好激动的,它主要收益是实体出版,而不是你们杂志给的稿费。难道一部《绿野仙踪》价值不足二十万人民币?”
  当年原作者鲍姆便靠它过上了超级大康的生活,不但搬到了好莱坞居住,因为手里钱太多了,烧的慌,刻意花了重金,建造了一个真正的奥兹王国城……入戏了!
  况且进入了新世纪,各种的版权,各种的衍生品。
  想一想J.K.罗琳靠一部《哈利.波特》挣了多少钱,不然王二那个天文数字的欠债,加上高利息,他如何能还得清?
  靠杂志的稿费,加上中文实体出版的稿费,也休想能还得清!
  王二又打开了微博。
  黑粉更多了,各种各样的攻击。
  邪恶的东方女巫,作者,你有什么疯狂的暗示?
  我暗示你个鬼啊。
  大多数评论是在议论这期杂志里的故事。
  有一条安利精装版的长篇评论被顶了起来。
  强烈推荐精装版,里面的插图太精致了,特别是樵夫砍断四肢的插图,印象超深刻。我儿子读这段时,很紧张,然而我看这段……
  东方女巫用心险恶,对他砍柴的斧头施魔法,第一天,施魔法的斧头一滑,把樵夫的腿砍断了,樵夫委托木匠为自己做了一个铁皮假腿义肢。
  第二天,施魔法的斧头一滑,砍断了樵夫的另一条腿,又委托铁匠做铁皮义肢。
  第三天,斧头一滑,左臂断了,安装铁皮义肢;第四天,一滑,右臂断了,安义肢。到此,樵夫的四肢全部断了安上了铁皮。
  重头戏来了,第五天,斧头一滑,樵夫的躯干被砍断了,樵夫委托铁匠做了一个铁皮躯干,安在身上,照常生活。第六天,斧头一滑,樵夫的头被劈成了两半,找铁匠做了一个铁皮头颅,活下来了。
  这都是些什么跟什么啊,我都笑得透不过气。
  老公还说我呢,看一个童话,居然笑成这样。但他看到樵夫将铁皮当零件,往自己身上胡乱装的时侯,也整笑成了傻子。
  下面出现了近百条评论,许多人都说这段设定让他们笑死了。有的又说作者脑洞太大,惹不起。有的又说这就是童话啊,各种奇葩疯狂的设定,各种奇葩疯狂的想法,我一个大人,居然都看入了迷。有的说精装版确实不错,虽贵点,物有所值,图文并茂,更让人产生沉浸感。
  有的说安义肢脑袋那节我还未笑,不过看到忘记加油那一段,我终于大笑起来。作者大大,你乍这么逗呢。关键都这样了,他还不忘记芒奇金女子,继续想娶她为妻子,这个样子结婚,我也是醉了……现在好想看到下一期,难道我要变成小朋友了吗?
  读者未疯,但出版社疯掉了。
  而且他们看,看的是本质。
  打一个比喻吧,就像看另个时空各国GDP曲线图,RB在八十年代开九十年代初,增涨得好快哦,说好的广场协议呢。但是内行人看就不一样了,因为广场协议前,美元与日元的兑比是240比1左右,到了九十年代涨得最凶时,变成了80比1,也就是换成RB的本国货币,那条曲线将下跌三倍,那样,会跌成什么样子?
  但RB的衰落不仅是广场协议,以及美国对RB产业的打压,包括半导体,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人老了,国家就老了,哪还能发展起来?
  再看中国的曲线,好像78-00年继续在睡觉,还曾被印度追了过去,实际呢?看汇率就知道了,七十年代末,最高时,汇率达到一比一点五,00年时却降到了一比八点几,足足五倍半。将这个五倍半代入进去,那曲线得有多亮眼!
  读者看到的只是这个曲线图,作为出版社,得看到后面这些东西。
  王二搬运这些作品,绕不开的就是西方背景。
  特别是一些宗教因素,原作者写没毛病,换成王二来写,毛病大海了。
  摆在王二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要么学习起点大神的西幻作品,统统打倒,写成反派角色。
  这条路,王二是不会选择的,且看两个译本价格就知道了,余华曾经说过,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话都不能乱说,况且是写在书上。
  于是王二用了回避的方式来解决,或者各种的魔改。
  还有一条是绕不过去的,传统文学,作为一名地道的华国人,用了西方背景,不是不能用,但用了,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有的读者会排斥。就像王二微博上的许多黑粉,有的是水军,还有的是真正的自来黑。
  二是代入感会变弱。
  就像现在华国童话市场上,也引进了许多国外经典童话,销量最好的,还是国内几个大家的童话书。
  不是华国人排外,相反的,华国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古文明,主要原因是包容性很强,佛教来了,我们欢迎,但得变成自己的佛教,琵琶来了,我们欢迎,得变成我们自己的琵琶。但译者没有能力将这些童话变成“我们的童话”,做不到,代入感就不强。当然,人家也无所谓,我们国家文学作品一年能在你们华国卷走多少钱,但你们华国的作品在我们国家又能卖出多少本?
  王二作品来了,首先定位,纯粹的“西式童话”,一旦产生这样的定位,会自动扣掉一分印象分。
  因此,“大白兔”第一次联系,便问,为什么设定为西方背景。
  只能说,作者是华国人,多少能增加一些读者的认同感,至少是“自己人”写的书。
  《少儿时代》刊登了,《童话国王》刊登了。
  作为一个内行人,都看出来了,它们是最顶级的童话,关键读者会不会认同?
  几天后,答案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