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颠锅

  终于修改好了,累死了,今天起,正常更新,稍后还有一更。
  …………
  “在学校里也需要有几个好伙伴,就像你与小美一样。有的女同学向你表示友情,比如送一些小礼物给你,如文具,发卡,明信片,你不要呢,人家不开心了,你要了,又不回,人家也不开心了,那你在班上就孤立了。还有想不到用钱的地方……总之,拿着吧,只要不瞎用就行,也别告诉我爸妈,他们不懂。”
  别看这些小孩子,他们也是一个小集体。
  比如小学生王二,以前上学时舍不得用钱,又是一个外地生,在班上迅速孤立起来。唯独交好的只有一个叫赵立宽的同学,是一个胖子,也是一个外地生,但出了这事,多半他父母也害怕,赵立宽中断联系了。
  王二可不想莞儿也变与小学生王二,那样,开心吗?
  李莞儿很乖很听话……但这个年龄,是很乖很听话的时侯吗?
  在很乖很听话的背后,一定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而且李莞儿上三年级了,下半年便要上四年级,有的,真懂了。
  “哥……”李莞儿低声喊道,她有些难为情,只喊了一个字,后面的哥未喊出来。
  “都喊哥了,有什么不好意思要的,哥也不会宠着你,马上会布置很多作业让你做哦。”
  王二带着她去了书店,先是买了一大堆复习资料,又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哥,院里也有这套书。”
  “但你全部记下来了吗?”
  李莞儿摇了摇头。
  “若论课外书,这才是真正的课外书,能学到很多知识。”
  回到家,李莞儿做作业,王二继续码字。
  到了傍晚,王二将冰箱打开看了看,还有一些菜,苗小花的吩咐是,会做就做,不会做就扔掉,上街买着吃,反正两三天他们就会回来。
  王二不能说做菜很好吃,不过简单的菜还是会做的。以前是一个人在家,懒得做,就着父母留下的浇头,煮一碗面条就好了。两个人了,就不能随便吃了。
  他先是拿出一刀五花肉,切成大块,用它来做红烧肉,这个得用文火慢慢煮,王二也懒得等,直接用高压锅压。
  随后将糖熬成糖色。
  李莞儿看着:“哥,为什么将糖熬化掉?”
  “熬化后,能上色,也有了粘性,能将汤汁裹在肉的外面,味道就会更好。”王二说着,将高压锅打开,往炒锅里倒酱油、醋、黄酒、少许盐,汤汁越来越少时,倒糖色,大火收汤吐油,盛起。
  涮锅,又炒了一个素菜。
  “肉块好大,”李莞儿看着大肉块说。
  “这个是吐了油的,不腻,先尝一块看看。”
  小块红烧肉是什么红烧肉?那是反人类的做法。
  是这个理儿,但这么大块……李莞儿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咦,哥,真好吃。”
  吃过饭,李莞儿说:“哥,我来洗碗吧。”
  “行,”王二心中窍喜,这个哥终于叫顺了口,什么时侯叫自己爸妈不叫李叔叔、苗阿姨,什么时侯李莞儿便算是完全融入到这个家庭里了。
  王二这个榜样做的还是不错的,不玩,连游戏也不碰,整天码字,偶尔也将课本捡起来温习,主要就是小学语文课,万一要参加小考呢。有样学样,连带着李莞儿学习也变得认真起来。
  到了八点多钟,家里没电话,王老实也不放心,临走时,将他的老式手机丢给了王二,长途气车到了原城汽车站,王老实在电话亭里打电话过来。王二说了几句,将手机递到李莞儿手上:“爸妈要对你说话呢。”
  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问晚上吃了什么。
  李莞儿一五一十说了。
  王老实说:“你哥做的不好吃,就在外面买着吃,不要舍不得花钱,还有啊,有的人家最好不要去。”
  都是同行,谁家能放心,谁家不放心,王老实心中有一本账。
  王老实两口子唠叨了好久,王二忍不住说:“爸,妈,快叫摩的回去吧。”
  到了原城也不是到了老家,还有三十多里路呢。
  放下手机,李莞儿问:“老家是什么样子?”
  “和诩市效区差不多吧,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还有一些桑园子,主要人多地少,工厂也不多,没有诩市郊区的百姓富裕。”
  “哪里有牧场?”
  “你还记得啊?但放心,哥说过的话,一定会承诺实现,你现在太小了,哥也不大,不能带你去看牧场。”
  “哪里有呢?”
  “反正你下半年要学地理了,我就说一说,华国呢,分为农耕区与牧区两类地形,若是再严格划分呢,还有一些半耕半牧地区,”王二说着,打开电脑,搜出华国的牧区分布图。
  “为什么都在北方与西边?”
  “那边属于干旱地带或半干旱地带,缺少农作物灌溉的水源,农民只好放牧为生。等你长大了再去吧,现在呢,你要做的是努力学习,认真做作业,做复习资料。”
  两人一人码字,一人写作业。
  九点半钟,王二说道:“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兄妹两起来,王二下面条。
  吃过了早饭,王二说:“我买菜去。”
  “我也跟你去。”
  “好吧,”兄妹两到菜市场买了一些菜回家。
  小美又跑过来做作业了,女儿常往王老实家跑,吴叔不但不反对,反而有些小窍喜与小惭愧。怎么说呢,现在王老实家不是一个小老师了,而是两个小老师。
  小美不懂的,能问李莞儿,李莞儿还不懂呢,能问王二。而且小朋小友的教,比上补习班效果还要好。
  到了中午,王二择菜。
  小美过来帮忙。
  “你也会择菜啊?”王二好奇地问了一句。
  “会啊,我经常帮妈妈择菜呢。”
  懂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洗菜做菜做饭。
  两个小萝莉看着,王二还炫了一个技,来了几次颠锅。不会炒饭做菜,不会颠锅的外卖,还是一个好外卖吗?
  “哇,哇,”两个小姑娘惊叹地叫着。
  “哥厉害吧。”
  “小二哥哥真厉害,”小美崇拜地说。
  莞儿翻白眼,现在终于明白这个以前很喜欢她的小二哥哥是怎么一回事了,不但自恋,有时侯还很唠叨,念起来没完没了,直到自己完全屈服为止。
  三个菜端上桌,王二看着小美:“有你择菜的功劳,就在我家吃饭吧。”
  “行不行啊?”
  “有什么不行的?”
  三人趴在桌上吃饭。
  吴叔下楼喊小美回家吃饭,看到这一幕,很好奇,女儿吃个饭没什么,以前王二也在他家吃过好几次饭,关键这饭菜……他拿起筷子捡起菜尝了尝:“真能吃啊。”
  “吴叔,你说的,不能吃,我们三人能吃得下吗?”
  “果然是能写书出版的,就是聪明。”
  “叔,会写书就会做饭,那是不是等于作家就是厨子,厨子就是作家?”
  这个笑点不算太高,小美与莞儿也能听得懂,两人咯咯笑了起来。相反的吴叔不感到好笑,问:“王文明替你找关系,找到没?”
  到了开学季,全部上了学,王二不能一直呆在家里啊,王二说道:“吴叔,王文明找的关系,不是让我立即上学,而是快到小考前,突然转到某个小学,高考,成绩下来,学校录取,成为定局。”
  “原来是这样,这些年王文明越来越有心眼了……”
  王文明发达了,吴叔多少有些吃味,王二就当未听懂。但他也未想到,上学的事,这么快就被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