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买琴

  晚上王老实回来问:“外国人出你的书,给不给钱?”
  “给,难道给他们白出书?”
  “多不多?”
  “不少,反正家里经济没有压力了,不过多少,得在坚国交税,到我手里有多少就不清楚了,反正几天后就会汇款过来。”
  王老实拼命挠头。
  王文明来刻意说过,外面的人都说你儿子是小妖怪,以后千万不能再说你儿子是写书的,不然你这个面馆不要开了,仅是访客就会让你不胜其烦。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其实他还是有些小迷信的,只是没有苗小花重。如果说是福分,那这个福分未免有点大。
  王老实想了一会未想明白,下楼睡觉。
  外面仍在继续发酵,各方面仍在继续解读。但这回不是了,而是画。
  李威廉发来避税的预算。
  王二看了看,个税计算本来就比较复杂,跨国的更复杂,加上绿屋书社的律师用了一些避税的手段,更是让人眼花瞭乱。
  杂七杂八地交下来,足足交了近三百余万坚刀的税,这是眼下华国文娱创作收入有一些减免部政策的,不然比华国个税低,款子来到华国后,还要补交华国的个税。
  以及几万坚刀神踏马的绿屋书社法务部的律师咨询费。
  时间并不长,仅是四天。
  王二先看了货架上的欠款:宿主欠款金额,6400000(¥)(本年利息已偿还),欠款日期,2005年10月12日。
  宿主欠款金额,169200000元(¥);欠款日期,2006年5月10日。
  一会儿字开始产生变化,前面一笔欠款消失了,后面一笔欠款也开始变化:宿主欠款金额,150100000(¥)(本年利息已偿还),欠款日期,2006年5月10日。
  仙儿冒了出来:“宿主,恭喜你创造了一亿元的价值,从现在起,宿主可以组建一支三人经纪团队,系统也告知资金的去向,安虹慈善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各大孤儿福利院房宅建设、治病、购置生活或学习用品,每笔款项基金会不得用来挪用或投资,只准用于实处,另留5%的资金作为运行管理成本。当然,从现在起,宿主也可以安排人手过去察看账目。但切记,宿主创造的价值没有达到五亿元人民币之前,不得指定或干涉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
  “安虹基金?”
  王二上网搜了一下:“仙儿,很像。”
  “宿主,这是两个很相近的时空,有许多人或事或物,都比较相像。”
  王二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好了。
  不然问的时侯,不能总是回答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现在逼急了,我钱捐给安虹基金了,不相信,你们查账去。
  如果很像,更不用担心这些钱被某些人装进口袋。
  但安虹基金里面的人同样懵住了。
  秘书匆匆忙忙在打电话给正在演出的安虹:“虹姐,我们猜错了,不是那个五哥捐的。”
  “理由?”
  “这个人一下子捐来了五千多万,五哥上哪儿挣这么多稿费?”
  “这是谁啊?”安虹呆了好一会问。不是公司,不是单位,谁能拿得出这么多钱?有是有的,关键谁拿出这么多钱捐给自己基金,还不准公开?
  工行分行里的人也是一片手忙脚乱,这么大一笔资金进进出出,虽然不能对外界泄漏客户情况,但都知道啊,对方只是一个小孩子,不行,立刻向上级部门反映。
  消息迅速就到了京城。
  不一会雷平与邹忠军都知道了,雷平问:“未全捐吧?”
  “没有,但升级了,捐了95%,还留下了5%。”
  “那就好,那就好,这些毛子税扣的狠哪。”
  边上一个同事说:“这是政策扶持的,不然我们两国个税都差不多。”
  不是差不多,论起来现在华国个税还高了好几个点。
  “一群大人,还不如一个小孩子争气。”
  打开大门后,不提其他的知识产权,仅是文学娱乐方面,一年就不知被国外卷走了多少外汇,所以国家才出台种种扶持政策。然而不管用,尽管李一某那部电影在欧美票房达到了好几千万坚刀,实际呢,票房与华国是无关的,因为那部电影是被坚国买断了,真正收入只有几百万坚币。
  然而在当时,已经算是替国家争了一口大气,媒体纷纷报道不提,各个部门都给予了表扬奖励。
  这才是一笔订金哪。
  “立即打电话通知安虹,不要辜负一个小孩子的赤诚之心,钱得用好了。”
  “宣不宣传?”
  “不用了,他用不着这些虚名,对工行的人说一声,不用惊慌,也不要在外面乱说。”
  “这孩子真了不起。”
  “父母教育真的重要啊,再对诩市说一声,替我们将这个孩子照顾好,尽量地替他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如果再出现去年的事,全部问责!”
  安虹在犯傻呢,电话打过来了,她又呆了好一会,说道:“哎呀妈呀。”
  不是捐了多少钱,而是这笔钱仅是一笔订金,外国佬得多看重这孩子写的。
  ……
  “妈,外国的稿费下来了,两百万打到你卡上了。”
  “哦,多少?”
  “两百万。”
  苗小花愣了一会,然后跑下楼,通知王老实。
  “哥,”莞儿从房里跑出来,做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动作。
  之前,苗小花想还掉门面的房贷,所以莞儿一直不好意思说。
  但刚听到哥挣了两百万,马上都上四年级了,这笔账还不会算?
  王二严肃地说:“莞儿,买可以,买回来就要学习的。”
  “会的。”
  “不是会的,才买回来,你会感兴趣,然而学着学着,就不想学了。”小孩子学东西快,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持之以恒。
  “哥,我会的。”
  “既然你会,我一定替你买最好的。”
  王二上网搜了搜,找到全市最大的一家乐器专卖行,离安苑小区也不算远,临近商业街,然后吩咐小美几个小女孩子呆在家里,不要出去乱跑,就带着莞儿骑着电瓶车,去了那家乐器行。
  这里不是一家,是许多家乐器店,几乎全市九成卖乐器的都在这两三条街上。因为卖乐器的多集中在这里,附近又出现了许多音乐兴趣补习班或培训班。
  其他的店未看,直接来到那家乐器行。
  规模是不小,不但莞儿,王二也看的眼花缭乱。
  先是小提琴,对乐器王二也不懂,当然,可以买技能,但为了几件乐器买技能付利息,得了吧!
  但有一条简单的办法,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贵的总比便宜的强,王二挑了一把要价接近四千块钱的小提琴,开始讲价钱。
  “小朋友,你们还是将你们家长叫来吧。”乐器行的服务员劝道,若不是苗小花大采购,替他们买了不少牌子衣服,换成以前朴素的打扮,乐器行的人准将他们轰出去。
  “我有钱哪,你们打大门做生意的,为什么不卖给我们,难道我们岁数小,你们就瞧不起了?”王二掏出自己的卡,晃了晃。
  一个大胖子走过来:“小朋友,你们真能做主?”
  莞儿看着小提琴的价格说:“哥,我们不买了。”
  真是来买琴的?
  大胖子立即堆起笑容:“小姑娘,为什么不买?整个诩市,就我们家乐器行规模最大,乐器最全,价格最公道。你看这把琴,是进口的品牌,你再听听音色。”
  他拿起小提琴,拉了一段曲子。
  别看胖子一脸生意人模样,小提琴拉得真不错,他还有意炫了几个技巧,正好里面还有好几个看乐器的顾客,听后,一起鼓起掌。
  大家一起鼓掌了,王二也带着莞儿拍了几下巴掌。
  咱不是表演的艺人,是卖琴的生意人,胖子放下小提琴,卖力地说它有多好多好。王二听不下去了,刚才你还一股文艺范呢,怎么变脸这么快,他也拿起小提琴说:“那是你琴技高罢了,换成我来拉,再看它音质好不好?”
  王二拿起琴弦,将它当二胡拉,不对,是将它当大锯拉,拉得那个难听哪,哪有什么音质可言。看到王二不按理出牌,气得胖子直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