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弘儿你留下!

  话一出口,李弘就发xiàn
  三双眼睛一起盯着他。
  尤其是武后和李治,目光灼灼,让李弘心中一阵不安。
  大殿内有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当中。
  片刻之后,李治开口道。
  “弘儿,你说什么?”
  声音很平静,但是李弘却能够听出其中明显的不悦。
  毕竟李治是为了李弘的名声着相,现在却是李弘出面阻止他,心中不免有些好心当成驴肝肺的感觉。
  但是李弘何尝不知dào
  这一点,先前他一直不敢出言阻止,就是顾及到这一点,害pà
  李治会误会他和贺兰敏月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
  上次虽然两人在紫宸殿做了一场戏,但李弘知dào
  ,帝后心里清楚那是无奈之下的办法,也〖%
  M.35ww.不会在意。
  但是这次他要是出头了,可就说不清楚了。
  可他既然答yīng
  了贺兰敏月要阻止这桩婚事,就一定会做到。
  何况李治金口玉言,话一旦说出去再要收回可就难了。
  所以即使明知dào
  李治会因此而不高兴,李弘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阻止李治继xù
  说下去。
  其实李弘此刻反倒有些庆幸自己如今在这里,否则武后要是直接和李治定了此事,等到下发旨意的时候可就晚了。
  不过事情来得这么快,倒是让李弘有些措手不及。
  看着李治越发不善的目光,李弘急忙在心中组织着措辞。
  “父皇,此事乃是婚姻大事,还是要细细斟酌为好,何况父皇刚刚也说,如今敏月尚在孝期,不宜谈婚论嫁,此事不妨缓议,等敏月守孝之期过后再行计议。”
  李弘搜肠刮肚,也只能找到这么一个理由,打起了“拖”字诀。
  天,他原本只想着怎么对付武后,以他的身份若是反对这件事情,武后就算心中不甘,也不能说什么。
  谁知dào
  武后三言两语竟然说动了李治,这下可如何是好。
  李弘急的满头大汗。
  不料听了李弘的理由,李治的脸色更黑了。
  “真的是因为敏月是戴孝之身吗?”
  李治沉声问道。
  虽然早已知dào
  内情,但是想起这些日子长安城中流传的谣言,加上李弘今天的表现,李治心中不由得怀疑起来。
  李弘一时之间找不到理由,只好心虚的低下了头。
  “弘儿,敏月毕竟是敏之的妹妹啊!”
  见此情景,李治心中气急,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何况如今敏之刚死,你便如此,若是传了出去,于那些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何异!”
  李治气急败坏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当中。
  却让李弘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到了现在,李治还是在担心他的名声,而不是在生气自己刚才顶撞了他。
  一念至此,李弘冷静下来沉声说道。
  “父皇,如今世人皆知儿臣和敏月表妹乃是真心相爱,数日之前更是向父皇请求赐婚,若是此刻父皇允准敏月和承嗣的婚事,未免有损父皇威仪,坊间怕是会有更多的流言……”
  既然老爹是关心他的名声,那就好办了!
  李弘大大方方的又把“真心相爱”这个幌子搬了出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以李治的老练又怎么会听不出李弘的意思。
  先前李弘为了补救东宫的那场闹剧,让他陪着演了一场大戏,就是为了顾及李弘的名声,为此李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
  没想到现在倒是反过来成了李弘手里的筹码。
  让李治一阵郁闷。
  不过李弘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外面的人都知dào
  他拒了李弘和贺兰敏月的婚事,要是现在替武承嗣赐婚,反倒像是为了故yì
  掩盖什么一样,恐怕更是坐实了李弘和贺兰敏月之间不清不楚。
  李治一阵沉吟,转头看向武后。
  “媚娘,你觉得如何?”
  “不过区区坊间流言而已,等到敏月真的嫁给了承嗣,这些谣言自然会渐渐消失,反倒是弘儿,最近一直出入贺兰府,没的惹出这么多流言。”
  武后凤眸微眯,带着几分不在意说道。
  “不妥,不妥!”
  李治皱着眉头,连连摆手。
  “这样吧,赐婚之事延缓再议,总要听听敏月的意思,就先行赐封承嗣周国公的爵位吧!”
  武后皱着眉头,算是勉强同意了这个法子。
  反正贺兰敏月对她来说,也翻不起多大浪花,只不过是让武承嗣承袭这个爵位的时候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一切听陛下的意思。”
  在李治的面前,武后一向是很温柔的,从不显露她强势的一面,或许这也是她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能稳居皇后宝座的原因,几乎从不跟李治发生正面冲突。
  “好了,天色也晚了,承嗣你便先回去吧。”
  李治扶着额头,淡淡的说道。
  李弘本以为事情不成,武承嗣还会再争辩几句,没想到这小子一副恭顺的样子,退了出去。
  不过临走的时候看向李弘的眼中闪过狠厉,却是让李弘心中一惊。
  这小子果然比贺兰敏月要难对付的多,知情重,明白自己的位置,而且油滑的像只狐狸。
  见事不对果duàn
  抽身而去,绝不拖泥带水,倒是个角色!
  平心而论,若是易地而处,恐怕大多数人绝对做不到这么果duàn
  的放qì
  和贺兰敏月的婚约,毕竟眼下李治的态度很不稳,似乎只要继xù
  劝下去就有可能让他同意,纵然是现在不能赐婚,也可能讨到一个三年之后的机会。
  要知dào
  ,武承嗣来求亲可是荣国夫人的意思,就凭这一条,据理力争似乎也并非不可。
  若是常人恐怕也放不下贺兰家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但是当巨大的利益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掉其中的危险,最终毁了自己。
  但是武承嗣显然很能拎得清状况,他手中的确有荣国夫人的支持,武后也在极力促成此事,但是归根结底,他武承嗣如今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皇后娘娘的侄子的身份,谁都能随随便便摁死他,所以虽然他有说话的理由,却没有说话的地位。
  说白了,大殿里一个皇帝一个皇后,外加一个太子,哪一个都不是他能比得了的。
  不自量力强行插手的结果只会是让自己粉身碎骨,武后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侄子,所以武承嗣很知趣的走了,至少这样会让帝后都觉得他很听话,周国公的爵位肯定是跑不掉的。
  能知进退,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能够保持冷静,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人绝对不好对付!
  李弘在心中暗自将武承嗣的危险程度提高了一个级别。
  这么一愣神,李弘才发xiàn
  武承嗣已经走远了,慌忙向李治告退。
  “父皇,天色已晚,儿臣也……”
  “弘儿你留下,朕有话要对你说!”
  ps:放学后单独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