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李弘出场!

  这是什么意思?
  受降?
  裴行俭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生生止住到了嘴边的话,一下子便愣在了当场。
  不仅是裴行俭,就连包括李弘在内的众多大臣都一阵疑惑,不知dào
  武后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难道说武后竟然是支持裴行俭的?
  这怎么可能?
  那她刚才做的一切是在干吗?
  李弘心中一阵惶急,陡然明白了武后的意思。
  这是她在向军方释fàng
  善意,如今的情势,早已是覆水难收,再闹下去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
  何况如今李义府正有把柄落在对方的手中,若是继xù
  下去只能是鱼*
  m.35zww.*死网破,无论哪一方都讨不了好处。
  所以武后刚刚做的一切根本就不是要真的对付裴行俭,而是在宣告一个事实,如今你们军方也有把柄在我的手里,最好老实点。
  一念至此,李弘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李绩。
  如今的情势,武后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只要李绩稍退一步,便是两相圆满的结局,但是李义府却会因此逃过一劫。
  而且这已经是武后今天第二次向军方释fàng
  善意了,要知dào
  可一不可再!这回要是再驳了武后的面子,恐怕真的会被武后记恨在心里!
  再说如今的情势和刚才也不相同,刚刚武后是抓住裴行俭私自招降敌酋这件事来说的,本就不够有说服力,而这次武后则是明明白白的抓住了裴行俭的痛脚,要是用欺瞒君上这一条来兴师问罪,谁也说不出什么?
  所以李弘此刻的心已经彻底悬了起来,武后抛出的筹码实在太多了。所以他实在没有把握李绩会继xù
  站在他这一边,毕竟双方只是暂时的利益结合,并没有太过紧密的关系。
  武后果真不愧是政治斗争的高手,刚刚李弘费尽lì
  qì
  打造的绝杀局面,挥手之间就被武后轻描淡写的破掉了。
  宽大的袖袍里,李弘拳头紧握。骨节发白,紧紧的盯着李绩,脸色阴晴不定。
  同样纠结的还有李绩。
  聪明如他,怎么会看不出眼下的局面,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难以决断。
  太子虽然是储君,但毕竟是未来的皇帝,眼下的势力的确不怎么样。
  而武后这次的诚意可谓十足,一边是军方未来兴起的希望。一边是自己最看重的大将!
  老大人的两条寿眉紧紧的绞在一起,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如此也好!既然阿史那伏念如此有诚意,朕便代大唐接受突厥的降书!”
  沉吟了片刻,李治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武后的提议。
  其实在李治的心底里,其实是不大在意这封降书的,毕竟此次突厥大败之后,已经没有反击之力。至少十年之内不足为虑。
  所以接不接受降书,李治都不置可否。先前的态度只不过是为了保持文武势力的平衡,所以才略微偏向裴行俭罢了。
  但是当阿史那伏念的这封私信送来以后,李治就彻底改变了主意,打败突厥和彻底收复突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是按照阿史那伏念的条件,不过百年。突厥将完全归入大唐,到时候,大唐的边境便可以多出一道稳固的屏障,从此边境不起烽烟!
  这可是他那位被尊为“天可汗”的父皇都未曾做到的事情!
  单是想想,李治就觉得激动。
  要知dào
  头上有一个旷古烁今的明君父皇。对于李治来说既是幸事也是不幸,因为这标志着李治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超越自己的父皇。
  如今这么大的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李治焉能放过!
  当然,这也就是在大唐这个兼容并蓄的时代才有可能发生,何况李家本身就有胡人血脉,自然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收纳突厥。
  武后和李治夫妻多年,岂会不了解李治的心思,所以在那封信递上去的时候,她就知dào
  突厥之事已成定局。
  但是这不妨碍她用这件事宣示自己的权威,同时也是在警告李绩,我都已经做出了如此让步,还是不要紧追不放的好!
  武后狭长的凤眸紧紧的盯着李绩,等着他的决断。
  这一次大臣们倒是面面相觑,没有人再提出反对的意见!
  开玩笑!
  帝后都已经定下了结果,还有什么可说的?找骂吗?
  是以一干大臣忙称“陛下英明”不止。
  不过这都是一些中低层的官员。
  真zhèng
  的大佬们,包括李弘在内都是脸色凝重,一丝笑意也无。
  因为他们知dào
  ,今天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虽然李治接受了突厥的降书,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降罪于裴行俭,同样的,今天震动朝堂的四大重臣弹劾中书令李义府一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而这一切,都取决了英国公的一念之间!
  “陛下……”
  在众人的期待当中,李绩终于缓缓开口,带着几分艰难。
  让李弘心中一沉。
  因为他分明看见李绩朝他这边投来了愧疚的目光。
  看来这位老大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为军方的利益而妥协。
  “父皇!”
  见此情景,李弘知dào
  自己已经不能再继xù
  等下去了,所以李弘果duàn
  的移步出位,打断了李绩的话。
  “嗯?”
  李治的声音带着淡淡的不悦,今天的大朝会发生了这么大的风波,要说其中没有李弘这小子在背后捣鬼,李治压根就不信!
  没想到眼下自己还没来得及教xùn
  这小子,他反倒自己跳出来了。
  “弘儿,何事?”
  不过片刻之间,李治的声音便有恢复了平静。
  这几个月以来,他虽然知dào
  这个儿子变得伶牙俐齿,但是李弘在他面前向来恭谨,所以李治并没有亲眼见过。
  至于朝中那些不着调的传言,说太子有神鬼莫测之能,李治更是一笑置之,丝毫不放在心上。
  但是今天李弘在这种情况下还敢站出来,倒是引起了李治的兴趣。
  今天他倒要看看,这个能耐这么大的儿子会怎么解决现在这个局面!
  要知dào
  ,现在这个局面就算是李治处理起来,也有几分头疼,武后的做法已经算是能够控zhì
  局势的最好办法了。
  李治就不信,李弘能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ps:第九更!弘哥儿终于亲自出马了!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