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布置

  东宫。
  “殿下,裴将军来了!”
  因着裴行俭驻扎的地方距离东宫最远,所以待得他赶来的时候,许敬宗等三人早已经在大殿当中等候许久,只是他们来的虽早,却也只能干巴巴的等着。
  待得裴行俭匆匆进来,几人互相见礼之后,许敬宗方才引起话头,开口问道。
  “不知殿下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其实许敬宗和郝处俊原本在政事堂处置政务好好的,突然被李弘召到了东宫,心中早已是憋了一肚子疑问,偏偏来了以后,李弘什么都不说,只说等人来齐之后再开始议事。
  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紧随他之后,原本在家中休沐的戴至德也被请了过来,而且就连裴行俭也被请了过来。
  一时之间,许敬宗的神色微微有些凝重,他知晓太子殿下行事素来稳重,而如今陛下不〖\
  m.top.在长安城,政务几乎全压在他们身上,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子竟然将他们全部召见到了东宫,可见必定是发生了大事!
  只是不知dào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太子殿下如此严阵以待!
  “好,既然人到齐了,孤也就不多废话了,许相,兵部最新一次呈上来的军报是什么时候,东征大军回程如今到了何处?”
  眼见所有人都到了,李弘眉间隐约带着几分难色,缓缓开口道。
  只是这一句话却是让所有人都陡然一惊。
  难不成东征大军出了什么事情吗?
  “殿下,兵部最近呈上来的军报是三天之前到的,东征大军如今大约已经开拔半月,此次大军不比西征之时人马众多,约莫再有七日的时间,就会回到京师!怎么,出了什么事情吗?”
  虽然心中有疑,但是许敬宗还是开口答道。
  他作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这些事情自然是记得清清楚楚!
  “不知dào
  许相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军报都是经过刘仁轨的手中发到京师的,而作为主帅的英国公虽然阵亡,但是右副将薛仁贵将军却也毫无音讯,何况此次平定高句丽,未免回程的时间实在太快了,即便是急行军,恐怕也比这个速度快不了多少了,孤正是觉得此事有些奇怪,方才召各位前来商议!”
  这其中隐含的意思,李弘并没有细说,但是在座的都是人精,又岂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当下脸色便是有些凝重,顿了顿,戴至德缓缓开口道。
  “殿下是说,刘仁轨已经控zhì
  了东征大军,意图不轨?此事重大,殿下可有实证?”
  这话也就只有戴至德敢说,身为尚书省的左仆射,他和刘仁轨素来不对盘,而除了他,就算是脾气最为火爆的郝处俊,恐怕也不敢就这么无端的猜测一位政事堂的宰相。
  “孤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具体的证据却是没有,只是如今父皇母后不在长安城,一旦出了任何事端,都不是我等能够担待的起的,所以孤方才将各位召集而来商议此事!”
  李弘的口气凛然,声音却是带着一股威严之意。
  说实话,若不是刚刚在大牢当中,李贤的奇怪表现,李弘恐怕也不敢确定自己心中的猜测,只是正如王伏胜所说,李贤当时看到自己被处斩的旨意之时,尚且能够保持平静,但是听说处斩的日子定在三天之后,却突然变得疯狂起来。
  尤其是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其实早几天晚几天区别很大吗?
  为什么李贤不惜如此哀求于他,只是为了能够在大牢当中继xù
  苟活几天?
  肯定不止如此!
  虽然李弘不知dào
  他为何如此笃定,但是此事必然和刘仁轨有关,尤其是这半个月以来,刘仁轨行军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本不像是班师回朝的样子,反倒像是军情似火一般。
  联系起来一想,这其中断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是这些不过是推测而已,想要拿来说服这几位却是不够的……
  “殿下,恕老臣直言,刘仆射乃是政事堂宰相,若无证据,如何能够贸贸然对他采取措施,何况如今东征大军并无异状,我等总不能以有可能为理由,将平定高句丽的有功之臣治罪,此举必然会寒了将士们的心的!”
  郝处俊虽然平时和东宫的关系不错,但是在这样的大事之上,却是能够拎得清楚,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但是却是实话。
  剩下的几个人皆是沉默不言,但是他们的态度却是明明白白。
  李弘微微沉吟了片刻,轻声说道。
  “诸位顾虑的对,但是此事重大,纵然是只有可能,也不可掉以轻心,这也是孤之所以将诸位聚集于此的原因,孤已经派人连夜将奏折送往九成宫,想必父皇的旨意很快就到,只是在这之前,长安城中的防务却是要抓紧起来!”
  其实他心中早就对刘仁轨这个老家伙起了疑心,奏折也已经送去了九成宫,只是不知为何,李治到现在都未曾批复。
  “此事倒是可行!”
  戴至德微微颔首,虽然他们现在不能采取什么有力的措施,但是加强防卫总是没有错的。
  一旁的许敬宗和郝处俊对视一眼,皆是微微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长安城当中的安全臣必定会竭力保证,这几日绝不会发生任何乱子!”
  见此情景,裴行俭拱了拱手,沉声开口道。
  长安城中的守备军力分为内府军和御林军,而裴行俭正是掌管着内府军,负责长安城中的安全卫戍,这也是李弘今天将他叫过来的原因。
  “殿下……”
  就在此时,王伏胜却是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口气带着一丝急切。
  在李弘的疑惑之间,后者走进李弘的耳边,轻声说道。
  “刚刚宫里的吴总管送来一封信,说是陛下命他交给殿下的,还说陛下口谕,应当如何处置,不必请示,自行处置即可!”
  李弘眉头微皱,轻声问道。
  “他人呢?”
  “走了!”
  接过王伏胜递过来的信件,李弘定睛一看,上面竟然写着“陛下亲启”,笔力遒劲,分明是……李绩的亲笔!
  微微犹豫了片刻,李弘干脆的将信封拆开,只是当中的内容,却是让李弘的脸色陡然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