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事不关己

  今天下班,拿了两支玫瑰花回家,一只手紧握着登上了公交。
  坐旁边的爷爷反复打量我(差点以为是公交警察),好半天才很不好意思地开口:“小姑娘,你这花是摘的吗?
  方不方便嗯,唉,给你点钱也行”我:迷惑。
  老爷爷:“是这样的,我老伴儿今天过生日,啥也没给她买,老说我不浪漫到家又得数落我。
  下一站就到家了才想起这茬”
  我内心:就怕挨骂呗反正。
  我口头:“只可以给你一支,我也得留一支送人呢。”
  老人家千恩万谢,看到他开开心心,我的心情也跟花一样绽开了。(这正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下了公交到达地铁站,在楼上就听到下面地铁进站的声音,因为想要赶在男朋友之前到站,拿着花在地铁口接他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狂奔下去,又贪心地往前跑了好几个车厢才冲进地铁,好险没被夹掉尾巴?
  喘匀一口气,掏出手机发微信:你到哪站啦?
  秒收到一个站名。惊得我猛一抬头,愣了几秒,鬼使神差又一回头,正撞上他的笑脸。
  啊,花开了。
  不知道人是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不愿主动,反正我是这样子的。
  以前总觉得热情是成年人的礼貌,后来越来越发见,热情这东西一定要给对人。
  放到爱情里,你稍微主动一点,别人就以为你廉价,你稍微高冷一点,别人才对你有兴趣。
  很多人嘴上说想谈恋爱,但行动上已经不会主动了。
  遇到喜欢的不敢表白,遇到心动的先理性观察,遇到实在上头的也要先冷静冷静,克制住自己,太后心里默念稳住稳住。
  看偷听bot,说一个老师告诉排名第二的男生,即使你与第一名的女生相差6分,但因为是男生,仍然会有优势。
  评论里有人火力全开,有人吐槽老师,但说实话,我真的没啥感觉,因为这可能是我,还有许多女生,已经无能为力,习以为常,被动接受的事实了。
  朋友A去面试大学辅导员,要求必须有三年巡楼工作。因为细则里说的不清楚,特意找了熟人去问,熟人在电话里哈哈一笑,毫不在意地说,不是真的,这个主要就是为了限制女生报名。
  去年,朋友B参加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非常不错,但她依旧战战兢兢,花了大价钱报了线下冲刺班。
  我觉得不值,她说我盲目乐观。“进面的有两个本科男生,我根本毫无优势可言。”
  和朋友C聊八卦,她问我明星的年龄怎么改,身份证也能花钱跟着改吗?我说够呛,充其量就是百度百科改着玩吧,她叹了口气,说实在不行就去办个假证。
  我问原因,她说31岁的女生在求职市场太吃亏,无论第几轮面,永远绕不开两个问题:“你计划什么时候结婚?”
  “你什么时候生孩子?”“他们默认我很快会踏上为人妻为人母的征程,并不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但如果我是25,6岁的话,可能情况会好些。”
  而我25岁的朋友D,刚刚喜提一女,前脚纷纷送上祝福与红包的我们,后脚便在另一个群里感慨。
  “以后感觉会很操心啊。”
  “小女孩可得盯紧点,现在变态这么多。”
  “倒不是重男轻女,我是真的觉得还是养男孩省心一点儿。”
  “+1”“+1”….bot里老师的话,我说过也想过很多次:“只招一个人,要是有个男的,你就很悬了。”
  “你不用发愁,考公务员你们男的生来有优势。”
  “早结婚生子也不错,起码30岁以后找工作门槛少一点。”
  “生个男孩挺好的,至少以后很多情况下真的会省心。”我真的很矛盾,这上面任意一个故事或是一句话,放在网络上都会引来无数人的吐槽与批评,但这确实是微博之外我和我朋友真实的生活。
  我们追求平等,希望女性的力量被看见,女性的地位被尊重,女性的安全被保障。
  我们深知上面我们追求平等,希望女性的力量被看见,女性的地位被尊重,女性的安全被保障。
  我们深知上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观点,都是不合理,不该存在的,但回归生活后,网络的热闹取代不了现实的无力。
  每一项错误的修正都可能需要立法的推进、观念的更替、意识的共建,甚至是文化环境的激荡。
  前路漫漫,我们的愤怒解决不了眼下的生存危机。
  在期待与现实的巨大撕裂中,我面对自己女性的身份时,时常矛盾又焦虑新时代不断来临,我们的旧规则却历久弥新,坚不可摧。
  就希望未来的女孩子,可以不必像我们这般在他人制定的规则下被动生活,女孩的身份应该值得你们骄傲,并始终闪闪发光。
  我真的特别讨厌在爱情之前那种暧昧不清的状态。
  即便彼此心知肚明,我也不喜欢,我就想要那种坦坦荡荡,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你喜欢我,这是一种心安,也是一种责任。
  之前有人跟我说,很享受这样的感觉,甚至可以同时和很多人保持这样暧昧的状态,就很喜欢早上睁开眼看到别人和自己说早安,晚上再聊很久很久,然后和很多人说晚安。
  我能理解,不过是很喜欢也很享受那种窗户纸未挑明的感觉,可以肆无忌惮地被爱着,甚至不需要为这段关系负责任。
  但我不行,我觉得喜欢就是喜欢,我就要很坦荡地告诉你,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我们要不要在一起。
  讨厌一切的不确定,恋爱谈多了,遇到不对的人太多了,就很想早一点确定,你是不是那个能陪我走下去的人。
  心动之后就是很想要心安,懒得花时间去猜测你是不是撩完了就跑。
  和以前的对象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有过微微一小段暧昧期,那段时间经常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但我实在讨厌那种不确定的关系,就厚着脸皮跟他说,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后来我们就在一起了。
  没有什么仪式感,也没有谁苦苦地追求着谁,但那种互相确定的感觉就让人觉得很安心。
  爱情真的不是要看认识时间长短来确定关系的,有些人就好像多年前宇宙爆炸掉落的碎片,一直在苦苦找寻对方,遇见的那一刻,热泪盈眶,惺惺相惜。
  之前有个朋友单身了二十多年,后来遇到了一个男生,两个人认识了一周就领证结婚了,现在恩爱地不得了。
  真的,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才二十几岁,就担心这辈子再也遇不到喜欢的人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这种焦虑,包括我。
  有人觉得单身一辈子很可怕,人总有软弱的时候,需要人陪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身边。
  有人觉得如果找不到自己很爱的人,宁愿单身一辈子。
  其实,你真的不用担心。二十几岁是最好的年纪,如果没有找到喜欢的人,不妨一个人去看看世界。
  没有哪条规定说人这一生必须要经历婚姻的。
  你努力挣钱,你漂亮又有趣,你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遇到喜欢的人就在一起,遇不到喜欢的人就过自己的小生活。
  你才二十几岁,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还有很多人没遇见过。人生不止爱情。
  爱情也不止眼前。我想你也不愿意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过毫无趣味的下半辈子。
  没关系,其实你一个人也可以过得不错。
  我想你一定也在某个时刻窃喜过,还好我是一个人。
  我不善言辞,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独立不喜欢麻烦任何人,心软不好意思拒绝任何人。
  我在家人眼里是懂事的孩子,在同学朋友眼里是不会拒绝别人的性格随和的朋友。
  可是我不喜欢又没办法改变这样的自己。
  [往后我们还有无数的日子要过,反正到头来人生只是那么一回事。如果我把那么多事情先想来想去,未免太伤神了。你这么年轻,应该努力向前奔。—-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女童致死二审判死缓这事,我冷静下来,再说两句。
  绝大多数人都很愤怒,愤怒的是什么?
  杀人犯在女孩回家的路上蹲守,说明是主观故意,有预谋的。把女孩掐晕,装袋子弄上山,还要戳伤双眼,侮辱后装进袋子,还丢进水坑。
  这根本就是虐杀,极其残忍,不是普通的激情杀人。
  有预谋残忍强奸虐杀只有10岁的未成年人,就凭自首一点就缓刑,那是不是再有类似的犯罪分子,只要自首都可以免死了?
  还有不少理中客,自韧高人一等,一副看似理性实则冷漠的半吊子嘴脸,张嘴闭嘴刑法规定,法官难。
  哪条法写了自首就必须缓刑?还说不缓刑以后犯罪分子都不自首了,原来我们社会治安要靠自首啊,我猜警察叔叔都想大嘴巴抽你。
  拿别人家孩子的命去讨好罪犯,保护你的贱命,骨子里就是这个逻辑。
  还说我们所有谴责的人都是法盲,盲从者,我告诉你,我们不是盲从,是有人性。
  你不是理性,不是懂法,你是冷漠,是法盲,是事不关己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