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黄山论剑】

  “大长老,放心吧!大家都在明心镜前发下誓言,想来没人愿意违背誓言受那心火焚炙,修为全废的痛苦。”法王寺高僧空悟和尚环视了一圈,眼神犀利,又说:“一些世俗势力忌惮我们的强dà
  ,只要瞒过某些人,开启龙墓,得到当年秦皇留下的遗宝,我们或可以再窥仙道,明了这数百年来的谜题。此举于世间苍生是大福泽,我等当仁不让,我看没人会拖后腿吧?”
  桌旁众人齐齐应是。
  “如此,那边散会吧!”三玄上人一挥袍袖,当先出了房间,众人也三三两两跟着出门,各自散去。
  “唉!”回到自己静室的三玄上人,背着双手望向窗外明月。片刻后,他无端地长叹了一口气。
  “师傅,何故叹息?”百里长风麻利地沏好一杯茶,不明白他这个性情淡泊的师傅为何突然叹气。
  还有什么是师傅没办法解决的吗?
  “没什么,只是心焦于如今的华夏隐门啊!〖\
  m.top.”三玄上人的眉宇间有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华夏隐门?师傅,如今隐门在您和诸位尊长的带领下不是十分强盛吗?已经比太祖开国前强dà
  了何止几倍,何况我们还在世俗间发展出许多势力。”百里长风愈加迷惑,他二十多年前便被三玄上人抱回山上。因其天生灵慧,修liàn
  进境神速,如今是半只脚跨入开光初期,不过由于他痴迷修liàn
  ,不喜其他,故此有时候显得有些迷糊。
  “徒儿你只知其一,说我隐门强盛,其实这么多门派,哪个没有自己的算盘?更别提如今龙墓有了消息,不说外国势力在虎视眈眈,单是我们内部就是暗潮汹汹!人心不齐,不齐啊!”三玄上人点了几句,住口不提此事,却是问了另一个问题:“那青云副观的死有什么说道?”
  “据说是查到些眉目了,觉阳道人说到时候可能要动用祖师们的宝贝,才能得到答案,另外,他还说,好像那青云副观有些不对劲。”
  “不对劲?”三玄上人皱了皱眉头。
  “嗯,具体的情况徒儿也不大了解,觉阳道人已动用了世俗的警察力量,相信很快就有结果,凶手也逃不掉。”百里长风语气笃定。
  “黄山论剑?”安澜送走何石刀和司徒渊后,陷入沉思。
  何石刀和司徒渊是来告知安澜一个消息,一个关于黄山论剑即将开始的消息!
  当时安澜疑惑不解,经过两人解释后才知dào
  黄山论剑是华夏武林界的一大盛事,华夏武林界极富盛名的龙榜就是据此排出位次的。
  论剑盛会并没有特定的官方举办组织,只是起源于百年前几位武林前辈的一次偶然切磋排位,一直到后来竟然风靡华夏。盛会走过百年,但依旧讲求“武”之精神,没有人组织,没有人接待,挑zhàn
  者,观礼者都要徒步上山。
  何石刀两人对安澜提出结伴前往观看盛会的请求,安澜没有思考太久就答yīng
  了。
  其中缘由说来也简单,走上修真这条路后,安澜也想见识更多的强dà
  存zài。虽然这次是武林高手的对决,但观战也可以印证己道,更重yào
  的是,两个老头还提到彼时或也有一些隐门中人出来观战,安澜实在是对现在地球修真界的情况好奇透顶了!
  几天后,一辆黑色的凯迪拉克停在华夏著名的风景区黄山山脚下,车上下来的就是安澜一行三人。…,
  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
  黄山集华夏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等“五绝”著称,其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论剑的地方当然不可能在游人众多的景区,而是在尚未开发的光明顶上。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其顶上平坦而高旷,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安澜等人是提前于大会两天来到这黄山,他们自然不会先行上山,而是在景区酒店内住下,顺带游玩这黄山。
  休息一晚,第二天大清早两个老人就邀安澜一同上山,三人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关系已是极好,安澜自然不会将这好意却之门外,他也很想领略一番黄山奇景。
  此次上山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照顾两位老者,一行人乘坐缆车直达半山腰。不得不说在在这景区游览实在是失去了观赏奇山的大半乐趣,毕竟当人群多到近乎摩肩接踵的时候,奇山异景的魅力早已被这人烟冲散。
  他们选择地是莲花峰,上山的山路较窄,不过修得整齐洁净,三人又都不是常人,爬起来并不是十分费劲。途中,安澜与两位老者聊天,时不时远眺群山,都觉得有点失望,因为人太多了,破坏了这里天然的美感。
  直到接近山顶,人群慢慢拉开距离,这会儿云雾也逐渐浮现,游弋不定,有时在脚下,有时在手边,让人赞叹。
  古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上了峰顶,俯瞰群山,云海浩淼风猎猎,使人似欲乘风而去,确实有种小天下的感受。
  来到黄山,四绝之一的迎客松自然不可不看,那松树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引得许多游客围观合影。
  虽然松树被圈在栅栏中,但安澜依然能感觉到此树上充盈的元气。
  这树不会成精了吧?华夏自古多的是山精木魈的传说,身为修真者的安澜自然会冒出这种想法,要知dào
  他眼前的可是一棵接近千年的古木啊!
  安澜倒想近距离观察一下这棵久负盛名的奇松,只是此树地位非凡,有专人看管,又是大庭广众下,他瞧了半天没看出什么,也只能作罢。
  PS:光明顶开没开发就不要纠结了···!下周上分类强推了,兄弟们雄起啊!一些书评打赏已经给出,请查收(我好像一天只能打赏一条书评,晕)感谢小飘飘,夕阳红醉的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