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离世

  袭若离开相府却并没有回家,不知dào
  为什么,心里的某个地方像是堵住了,让她喘不过起来,她一直沿着街道向前走着,冰儿也随后跟着,不知dào
  小姐今天怎么这么异常。
  袭若越走越远,便来到了一片湖边,站在湖边,秋天的风已经开始凉了,冰儿在湖边的石头上铺着一方手帕,示意袭若坐下休息一会。
  袭若微笑着对冰儿点点头,便依言坐了下去,从怀中拿出那个半圆形的军符,上面刻有一个“明”字,袭若在史书上见到过,似乎军符都是这种奇怪的材质构成,所以袭若一眼便认了出来。
  仔细揣摩间,袭若发xiàn
  这个军符明显是不完整的,这个分明是一半,那一半在哪呢?这又是代表什么呢?是调派军队的吗?又是调哪的呢?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明相这么急着把这个交给自己做什么呢,不是应该交给明彻吗!
  思索间,手接触到一点接口,在军符一半的地方,似乎塞着什么东西?最后用头上的簪子使劲扣了出来,是一个皱巴巴的布,上面写着字。
  &n〖@
  Mn
  e
  tbsp;袭若:为父预想到,或许有一天,当明府和景府真zhèng
  对峙的时候,这个便是解决一切的重yào
  契机。为父为官多日,却最终连最爱的锦如都不见我。在为官时,皇后为了囤积自己的势力,已经削弱了为父大量的兵权,可是或许上天有灵,那些兵士终是不弃,现在已被为父安排到边塞处,除非你和彻儿的军符合在一起,否则调动不得。彻儿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连为父也不清楚他则会甘愿在四皇子的门下,为父不知dào
  景世子娶你到底为了什么?只是为父担心他也会为了权势才厚待于你。这个军符,勿让外人知晓。
  明忠朝留……
  袭若看着明忠朝的字,眼神变得迷离,那句“为父不知dào
  景世子娶你为了什么?”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一滴清凉落在了袭若的脖颈,袭若觉得冷的瑟瑟发抖,冰儿忙搀起小姐道:“小姐,好像下雨了,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袭若把那个布条重新放回怀中,紧紧的握着那个“军符”,等袭若和冰儿回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暗了,连饭也没有吃,袭若便一声不吭的进屋了!
  等景亦宸回房的时候,便侧眼看到袭若躺在了床上,连被子也没盖,眼睛直盯着房子的上面。
  景亦宸虽觉得奇怪,但也不好多问,想了又想,最终说道:“听下人说今**回相府了?是不是你爹说了什么让你不高兴?”
  袭若这时也回过身来,突然问道:“那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
  景亦宸总觉得今天袭若的眼光很不正常,便没有回答,向自己的软榻走去,刚躺下便听到袭若的声音从里间传来:“你曾经说过你娶我自有你的打算?能告sù
  我什么打算吗?”
  景亦宸刚闭上的眼睛睁开,这个丫头这是怎么了,便随口道:“我为何告sù
  你?我不是什么好人,留你在这当然有我的打算。”
  说完,便合上眼睛睡了,而他并不知dào
  里面的袭若却是一夜未眠,他是有秘密的?这是袭若从来都知dào
  的事情,只是为什么此刻心里却是那么害pà?袭若想不明白,她本打算第二天去相府问个清楚,只是她没有了这个机会,再也没有。
  当冰儿急急忙忙的叫袭若起床时,景亦宸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小姐,刚才管家来报,老爷他,他离世了!”
  袭若不知dào
  自己是怎么晕过去的,只是等再次睁开眼睛,景亦宸已经坐在了自己旁边,而自己的手也握在他的手心,袭若却立即抽了出来。
  “现在起身,我陪你去相府!”景亦宸慢慢扶起袭若,直到袭若整理好一切,他都发xiàn
  她的神情特别恍惚。
  外面的轿子已经在等着了,袭若却抱了一把琴走进轿中,却对正预备上马的景亦宸道:“我自己去!”
  景亦宸没有反驳,看着袭若的轿子越走越远,他最终还是不放心,只身一人便在后面跟了过去。
  等袭若来到相府的时候,满府已经挂起来白色,那种满盈于目的白刺得袭若睁不开眼,夫人吴氏已经在大堂哭得喘不过气来,紫灵也在一边安慰道,只有明彻看到了袭若,他大步走了过来:“爹已经入殓。”
  “嘭”的一声,手中的琴掉在地上,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最终流了下来。
  明彻把琴拾了起来,重新交给袭若,道:“爹到死都在喊着你的名字,我不清楚你为何却来的这般迟。”
  “对不起。”袭若没有多说什么,便慢慢的出了相府,一路上,沿着大街上白花铺成的路,她抱着琴一步步的走着,脑海中映出那张苍老,面对自己总是感怀内疚的老人,自己的生身父亲,而自己却连一句“爹”也没叫出口。她在心里无数次的骂自己,明袭若,你的自尊到底有多重?顺着小道上的白色的祭纸,袭若不难找到明忠朝的墓地,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离闹区很远,看着墓碑上的“明忠朝”三个字,袭若久久盯着不放,就是这样一个人,母亲为他守候一生,而他也在心上刻上了娘亲的名字,袭若突然开始想到娘亲弹这把琴时脸上若有似无的笑容,那是温暖的吧!即使没有在一起,心里却是不孤独的。
  想到这,袭若席地而坐,抚摸着上面的“明如,执手偕老。”弹起了母亲经常弹的那首《秋水》,袭若弹了很久,弹着弹着似乎有人在用箫声轻轻的合着,即使有些生涩,但还是跟得上的,聆听中,袭若仿佛看到了娘亲和爹牵手走在一片兰花开放的院中,只是他们越走越远,直到袭若泪流满面,直到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