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宋鸿兵

  余生肚子饿的瘪瘪的回到寝室。刘阳下午有课已经走了,好在刘阳知dào
  余生是不是就会饿,所以在家里存了一点余粮,不然余生真不知dào
  该怎么做。
  嘴里叼着百元大钞,去副食店摔在柜台上,大“喵”一声,“小二上肉?”
  他嘴里嚼着饼干,爪子按在按钮上启动电脑。
  余生使用这台电脑的时间,估计都比刘阳要长,那货上网除了逛逛论坛,就是玩扫雷,没什么新意,显然体会不到网络的乐趣。
  余生现在“一指禅”明显修liàn
  小成,两只爪子在键盘上交替舞动,甚至能看到幻影,就在他把新一段《货币战争》编出来的时候,敲门的声音响了。
  余生侧起耳朵听,不是刘阳。当然他早知dào
  不是刘阳,刘阳只要一进入宿舍楼他就能知dào。
  那……是谁呢?
  余生谨慎的把文稿保存,把文件名和后缀名全部改掉,选择隐藏,关掉电脑后,才走到门旁边。
  门外只有的敲门声,没有说话声。余生想用猫眼,看看外面是什么人,可惜哪怕他后腿支撑站起来,身高也不够,还差个一米多。
  而让他爬上去又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门是铁的,表面很光滑,没有什么可以攀爬的地方。
  就在余生好久没听到敲门声,听到有脚步离开的声音,以为门外的人走了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少年的嗓音。
  “‘余生’老师在家么?”
  余生刚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一愣,差一点开门。但机智的他马上反应过来了,这个世界除了网络上没人知dào
  他的名字。
  余生很想说,“家无水表,不收快递。”可是他说不出啊,他想自己是不是该细软跑,可是跑了又怎么生活呢。他犹豫了。
  其实,门外的人,已经十分明了了。他就是朱栋梁了。
  朱栋梁老爸朱特殊时期,那天听了儿子说的品牌问题,一点就通,他拍着脑子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然后他也吧儿子交代的事,当事办了。因为是固定IP,朱特殊时期去电信局找熟人一查,很快就查到那个IP是哪里的了。
  “京华大学。”
  朱栋梁手里的纸条开头几个字就是这样写的。
  他从老爸那得来这个IP的详细地址后,跟父亲商量了一下,让他同意他请了一天假之后。他就一大早来了京华大学。
  但有意思的是,早上就来了京华大学的朱栋梁,中午才找到正确的地址。
  路痴到这种程度很罕见吶。一路晕头转向的他因为抹不开脸,没好意思问别人怎么走,一上午时间差不多把整个京华大学踏了个遍,才终于找到这个地方。
  不过不巧的是刘阳去上课了,而屋里那个怂货猫以为自己被查水表了,腿都吓软了,压根不敢开门。
  所以他只能在外面等着了。
  朱栋梁觉得为了见“余生”一面,等再久也行,古人程门立雪,可以在下雪的时候在屋外站数个时辰,他朱栋梁站在楼道里,风吹不到太阳晒不到的,相比之下幸福多了。
  屋内的余生还不知dào
  ,自己已经上升到了“人生导师”的程度了。他在往上发帖,确实有启发人才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在想如果日后,这些事情发生过之后,后人看到这些帖子,觉得他简直就是个预言家的时候的惊异。
  当然,余生这么做事经过考lǜ
  的,以网络的匿名性,他相信别人应该不知dào
  这个“预言家”是只“猫”。
  这让余生联想到了,是不是那个二零一零年预测世界杯的章鱼保罗,其实也是一个重生者。
  重生到章鱼身上的灵魂,为了不让这具身体变为美味可口的章鱼小丸子,是世界杯球迷的他,只好靠预言世界杯活着了。
  嗯,这个想法不错。看来可以写一篇了,叫《这个章鱼是神棍》怎么样。
  余生用这种小笑话调剂着自己的心情,他重新打开电脑,在发完这周的《货币战争》后,开始看别人发给他的短消息了。
  版主“纳兰容若”,又给余生发了好几条消息,不过被他有意的忽略掉了。
  开玩笑,“纳兰容若”想让余生当副版主,余生哪有那么多上网时间管理论坛。
  他又自动的略过了一些单纯是赞美的帖子。说什么看了他的牛仔裤帖子,一下赚了多少多少钱。
  其实,余生知dào
  这种倒卖商品,一夜暴富的情况多了去了。从改革开放开始,从沿海流出的货,就让很多人发了财。
  但这种发财,往往只有最开始非常暴利。
  因为那时候入场的玩家少,蛋糕大,每个人能分到的利润就高。但当更多的人跟进这个产品之后,利润自然就被摊薄了。
  所以这种时候就要转型了。是去接着倒卖别的商品,还是把原有的商品,做出品牌,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以,余生其实还有点庆幸自己重生成了猫,没有必要真的去做生意。要不然哪怕凭他有先知先觉这样的大杀器,还是玩过那些老谋深算的商人的。没有人是傻子不是。
  所以说,余生对于那个能在看了自己帖子后,就敢一个人去广州的小伙子挺佩服的,有冲劲有闯进,多好的孩子不是。
  余生继xù
  翻看着消息,突然一个消息让他兴奋了。
  他投下的赌注,收到回报了。
  余生发布自己娱乐版的《货币战争》的时候,就想到能不能让原作者看到,主动找到余生,把写这本书的任务扛过去。
  “您好,很高兴认到您。我想不到能在国内的论坛上,看到和我思想如此相同的文章,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在我看到《货币战争》的名字时,我是不是在想有人把我的书稿拿走了。但这根本不可能,这本书这些年我一直在构思,收集资料,没有成品出来,不可能被人看到。您还是真让我惊讶啊。
  不过,你的这本书有如下几个缺点我要说。
  一:缺乏史实,有很多要拿出文献的地方只是一笔带过。
  二:您应该没出过国很多事情您了解的并不深。
  三:您写的真的算不上好kàn。
  如果要继xù
  写下去的话,推荐您看这些资料。”
  下面放着一长串书名,全部都是外文,余生看的脸都绿了。
  余生的猫脸如果能红,现在一定红透了。
  就像李鬼遇到了李逵,李逵还称赞李鬼和他长得像。
  余生想道:我确实是抄您的,而且抄艺不精。写出来的东西不太可口,让原主人都觉得不好kàn
  ,实在对不起了。
  余生想了想回邮件道。
  “很高兴能碰到同道中人,关于这本书其实我也只是一时冲动,感觉写出来能不错。但是术业有专攻,底蕴太差写不出它的韵味,实在让你见笑了。不瞒你说,现在让我继xù
  写下去我已经感觉有些困难了,要不这样如何,《货币战争》交给你写怎么样。”
  远在大洋彼岸大美丽坚的宋鸿兵,在发完消息后总是呆在电脑前等待回复。他真想不到,一时兴起想要了解一下国内的互联网情况,居然发xiàn
  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
  如果不是他这本书还在构思中,只和几个教授谈过,还在收集资料,还未动笔。他真要觉得他的书稿被盗了呢。
  尽管事实不是这样,在美国住了几年,受到美国科幻文化影响的宋鸿兵还是在想,是不是国内发明出了一种可以人思想的仪器。他们外表就像苍蝇或者蚊子,落到人的身上就能读取他的记忆,如果是那就太可怕了。
  不过他笑了笑,告sù
  自己这是不可能的。哪怕以美国的科技力量都是不行的。更何况自己那个一切都还在追赶中的祖国。
  回信息了!
  紧盯着电脑屏幕的宋鸿兵看到了余生的回信。
  看到余生的信息,宋鸿兵有点无奈。
  这算什么?代写?合zuò
  写作?还是著作权转让?说得如此语焉不详还真是让人头疼。
  他想回一封邮件,问问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又一想,还是算了。
  那人之所以这么说,估计也有他的顾虑。虽然国内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但有太多人记得那场运动。行事谨慎小心一点总没错。
  于是,宋鸿兵自己想了一个,觉得他和余生都不吃亏的折中办法——联合署名。
  就这样,历史的轨迹在偏离了轨道之后,又折了回去。
  余生的文抄公没当好,第一次“物归原主”完成了。
  ……………………
  “你是?”上完课带着苏雨萧回来的刘阳,看到坐在他寝室门口的半大孩子问道。
  “您是这个房间的住户么?”朱栋梁站起来有点拘谨的说道,“您好,我叫朱栋梁。”
  “没错我是啊。”刘阳除了偶尔纨绔一回,都听随和。他有点纳闷这个半大孩子找他什么事,于是又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么?”
  “那个……”朱栋梁刚发出声音,想了想不知dào
  该怎么说。
  苏雨萧这时候说话道,“他不像什么坏人,咱们进去说吧。”
  于是,趴在窗台上喂鱼的余生,看到了朱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