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济世之才

  直亲王看过了明珠,就进了园子,与四爷汇报。
  四爷听着他说话,眉头皱着。
  直亲王道:“太医的意思是,如今就是熬日子了。每日里参汤吊着,不大能吃饭了。好一点熬过这个年,不好的话,就是熬不过去了。”
  “明相心情如何?”四爷问。
  “回皇上的话,明相心情倒是好,直拉着臣的手感谢皇上您。说这些年,做了不少事,这一辈子不空过。”这也是真的。
  今日的谈话到了最后,明珠就是这样的状态。
  甚至,说起台岛和船队,他眼里有种光。
  “哎。”四爷叹口气:“明珠虽然有自己的毛病,可是为人臣子着实是个有才干的!可惜了。”
  说着,四爷就起身,走到书桌前:“给朕研墨!拿狼毫来!”
  苏培盛心里有数,这是要写一幅字了,只怕是要送明相的。
  忙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四爷拿起笔,不必想,就挥手写下四个大字:济世之才。
  “明相两朝为官,乃股肱之臣也。当得起这四个字。”四爷放下笔:“拿去,叫内务府照着做好,送去明相府上。”
  直亲王忙道:“臣替明相叩谢皇恩。”
  “大哥起来吧,大哥进来消瘦了不少,思念亡母的心朕明白,可是身子也要紧,不能一味的只是伤怀。朕还指望着大哥呢。”四爷拍了拍直亲王的肩膀。
  直亲王的眼眶一下就红了:“多谢皇上惦记,臣都知道。”
  内务府的办事速度素来是看人下菜碟的。
  如今,皇上想送给明相一块匾额,那他们就得马上动起来。
  很快,就叫技术高明的师傅将皇上的子描绘在木头上,雕刻好,上了漆,然后装好框子往明相府上去。
  得了牌匾,明珠当时就被自己的儿子扶着,出了屋子,跪在院子里。
  对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其事的磕头。
  只是激动的一直颤抖,老泪纵横,一句话也也说不出来了。
  半晌,直到宫里的太监都有些着急了,他才起身。带着一脸浊泪:“皇上啊!老臣荣幸啊!皇上圣恩浩荡啊!”
  明珠的喜极而泣,只有三成是做戏。
  另外的七成,全是发自内心。
  天知道,他当年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子的时候,被人骂过一句你以为你有济世之才么?
  那时候,他虽然还是个穷小子,就在心里立下志愿,他这一辈子,就是要做个济世之才!
  他胸有丘壑,何以不能济世安民?
  可后来,科举,做官,几十年宦场沉浮,早就不记得当初还有这么的志向了。
  可临了临了,皇上给了他一块匾额。
  济世之才!
  济世之才啊!那是他少年时候一个不屈的梦。那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那是说瞎话。
  可这个梦,他都忘了几十年了!
  那时候他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横冲直撞。
  可这时候的他,已经垂垂老矣,头发全都白了。
  可谁知,他自己都忘了的事情,却被皇上提起。
  皇上说他是济世之才!
  送走了宫里的太监,明珠扶着下人的手,一遍一遍的摸着那块匾额,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老臣纵横一生,至此再无遗憾!”
  那是一种满足,是你一生的心血凝结后,被人赞同的满足。
  多数的人,死了之后,才有这样的殊荣。
  他们的一生功绩,才会被认可。
  可是他何其有幸?还活着,就看到自己的定论。济世之才,哈哈哈!
  这以后,他明珠能千古留名!
  明珠直起腰神,打量着自己的院子。
  慢慢的走,然后忽然就笑着读起了词。
  那是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
  他有些沙哑的读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珠带着一种诡异的笑意,最终笑意成了大笑。
  他哈哈哈哈的笑,真有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在里头。
  笑完了,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老夫比那辛弃疾有福!哈哈哈,老夫终究是赢得身前身后名,却也不必可怜白发生!”
  他的儿子们都些懵,皇上给了牌匾,是应该高兴,可也不必如此吧?
  只是,谁也不敢说话。
  明珠看了看自己的几个儿子,然后又看了一眼那块匾。
  最终拖着步子进了屋里,坐下去的时候,他道:“老臣要走了。不能伺候皇上了!老臣愿我大清四海升平,江山永固。”
  说完,就闭上眼。就那么坐着断了气。嘴角还带着笑意。
  良久,他的儿子们才敢来探一探他的鼻息。
  知道他是过世了,这才敢跪下哭号起来。
  明珠的福晋两年前就没有了,所以儿子们就是最大了。
  消息传回园子里,是明珠的贴身小厮亲自传话的,明珠最后的这些事也都事无巨细的与四爷说了。
  这个小厮跟着明珠多年,总是知道如何能给自己的主子最后争取什么的。
  四爷听罢,长叹一声:“朕痛失一忠臣,大清痛失一柱石啊!”
  随意下旨,明珠的后事按照一等国公之礼办理,命内务府全力协助。
  明珠的次子官升一级,又赏赐了明珠家里不少金银。
  明珠的功绩有目共睹,四爷赏赐也好,抬举也罢,都是冲着他本人这一辈子的功绩。
  有四爷的抬举,明珠的后事办的极其风光。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纳兰家也就此为止了。
  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人才了。
  至于二阿哥的未来福晋纳兰氏,毕竟与明珠只是同宗罢了。离得远呢。
  以至于,以后京城能不能崛起另一家纳兰氏,谁也不知道。
  反正至此,纳兰这个姓氏,也就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一如,十来年前退出去的赫舍里氏。
  可当年的索相索额图,明相明珠,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只能感慨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了。
  如今的京城里,得势的是隆科多,是荣亲王,以及爱新觉罗氏各家皇子。汉军旗的钱家父子,叶家父子,以及张家父子,许家父子等等。
  满大臣们忽然发现,汉军旗的大臣们,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