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章 冷馒头

  池韫睡了个好觉。
  醒来已是天光大亮,外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
  空气中浮着熟悉的香气,清爽宜人。
  这一切让她有一种错觉,好像回到了无涯海阁。
  对世人来说,已经过了三年。
  可在她的意识,那不过是个把月前的事。
  门轻轻开了,絮儿撩起帐幔想看一眼,却发现她睁着眼。
  “呀!小姐已经醒了。”她拍了拍胸脯,笑问,“奴婢伺候您梳洗?”
  池韫慢慢坐起来:“好。”
  大概是想到了无涯海阁,她有些神思不属。絮儿问吃什么,随口答道:“采一把荠菜,做你最拿手的小馄饨吧。”
  絮儿愣了下,回道:“小姐,奴婢没包过馄饨,和露厨艺好,奴婢去问问她?”
  池韫也跟着愣了下,才有几分怅然:“好。”
  对了,这不是锦瑟。
  锦瑟应该也死在那场大难里了吧?
  再等等,现下打听无涯海阁的事太惹眼了,等人手再多一些……
  青玉和涵玉做早课去了。
  出家人也很忙的,早上做早课,晚上做晚课,还要打扫宫观,招待香客。
  没人来叫池韫做早课,本来也没人相信她真的来修行。
  用过饭,池韫坐在窗前看书。
  封面写着“青囊经”三个字,是池老太爷的箱子里翻出来的。
  和露倚云两个进来:“大小姐。”
  池韫“唔”了一声,等看完一页,才搁下书,说道:“你们把夫人安排的礼物收拾出来,给大长公主和各位真人送过去。”
  “是。”
  大夫人临行前,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朝芳宫里住的人不少。除了大长公主,还有几位先帝的嫔妃,以及上一代的真人。
  光准备这些礼物的钱,就是一大笔。
  这笔钱丁氏并没有跟池韫提起。
  也就是说,花的是她自己的钱。
  据池韫所知,池大老爷的产业,现在多半在自己手里了,便是有剩余,留给大夫人的也不多。要不然,二房早就眼红了。
  再加上前阵子,二房处处为难,都是大夫人掏银子贴补的。
  继母做到这份上,没什么可挑剔的吧?
  池韫却想,她这样急着送自己出来,原因何在?
  是嫌她留在池家碍事,还是觉得池家不是个好地方?
  这位大夫人,身上都是谜团。
  而她之所以听从,是因为目前不是好时机。
  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哪能把心思耗费在大夫人身上。
  以后再说吧。
  ……
  华玉刚给贵人讲完经,从殿里出来,就看到两个青衣婢女捧着东西匆匆而过。
  她随口问一名当值的女冠:“那是池家的丫鬟?她们去哪里?”
  那女冠向她施了一礼,回道:“师姐,她们去给大长公主和真人们送礼呢!听说礼物备得很用心,大长公主还赐了香丸。”
  华玉皱了皱眉,问:“大长公主没见她们吧?”
  女冠笑了:“大长公主怎么会见她们?连我们去,等闲也见不着。”
  华玉点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听说她们去见大长公主,她心里就是一跳。
  冷静下来一想,这真是没来由。
  她是师父的大弟子,将来要继承住持之位的,那位池大小姐与她什么相干?便是她见到了大长公主又怎样?也不影响什么。
  大约还是不喜欢的缘故吧?
  师父与师伯,是师祖的两大嫡传弟子。
  按排序,这朝芳宫的住持之位,本该传给师伯的。
  后来是师伯自己退出,这才由师父接了这位置。
  华玉五六岁起就跟着师父,比任何人都清楚来龙去脉。
  虽然师父嘴上不说,可心里对师伯多少有点心结。
  她是师父的嫡传弟子,那池大小姐是师伯的嫡传弟子,自然天生就是对头。
  当然,就现在池大小姐的样子,说对头太抬举她了!
  ……
  “师姐,走快些!”涵玉一边跑一边冲后头喊。
  青玉急步跟着:“你慢点!小心撞着人。”
  “再慢就来不及了!”涵玉脚下不停。
  两人紧赶慢赶,等到了斋堂,天色还是暗了。
  斋堂里只有两个年老的道姑在收拾。
  “还有饭吗?”涵玉喘着气问。
  两个道姑动作不停,只其中一个冷淡回道:“这个点才来,哪里还有饭?没了!”
  涵玉急了:“两位师姐,我们今日当值,这才晚了,还请通融一下。”
  那道姑翻了个白眼:“你们当值,别人就不当值?监院三令五申,凡事要有规矩法度,饭食、功课、洒扫都要定时。你们自己不守时,怨得谁来?”
  “可是……”
  青玉拉住她,自己向两位道姑施礼:“师姐说的是,是我们误了时。只是夜晚难熬,还请师姐怜惜,便有一两个冷馒头,填填肚子也好。”
  听她这么说,其中一个道姑才停了手,到里头去了。
  过了会儿,她端了个盆子出来:“喏,就剩这些了。”
  涵玉一看,盘子里都是剩下的馒头,还大多是吃了一半的。
  这叫她们怎么吃得下去?
  她还没开口,青玉抢先说了:“谢谢师姐啊!”
  而后从盆子里挑捡了几个完好的,一再道了谢,拉着涵玉出了斋堂。
  师姐妹顶着夜色,沉默地回住处。
  涵玉走着走着,委屈上来,抽噎起来。
  “师姐,你说我们做错了什么?怎么总是这样?我们又不是故意不守时,事情那么多,做完可不就现在了,我们有什么办法?”
  青玉叹了口气,说道:“谁让我们是师父的弟子呢?”
  她不说还好,一说涵玉更气,叫道:“师父走的时候,我们才多大?好处没占着,坏事倒是不落下。师父带走的不是我们,得到嫡传的也不是我们,凭什么呀!”
  青玉沉默。
  是啊,凭什么呢?可她们这么想有什么用?
  这么多年,她也习惯了。
  好不容易,涵玉情绪稳定下来,院子里的灯火清晰可见。
  她们闻到了饭食的香味,还听到了丫鬟们的欢声笑语。
  “小姐,您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
  “还是我做的好吃!小姐吃这个。”
  然后是池韫含笑的声音:“别争了,都好吃。”
  青玉和涵玉抱着冷馒头,越发没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