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章 雪晚来,饮一杯否

  一座小山下,有人风驰电掣。
  马车里坐着一位老人,垂垂老矣,看似闭目养神不在红尘里,却在想着一些人间事。
  陛下让自己此来青州,真是为了保护那谢家晚溪?
  难道没有审时度势,杀了李汝鱼那位夫子的想法?
  毕竟世间君王,没人会喜欢有这么一位不受自己控制,却可以一剑如那银河落九天的人物存在,天知晓他会不会一剑杀向皇城?
  老监正不知道。
  因为陛下没说,而且也没丝毫意图流露。
  但一剑四镰的手笔,对付乾王赵骊的棘奴死士,加上那位夫子,似乎有些大才小做了……因为这很明显是赵骊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派来青州的棘奴死士,最多不超过四人。
  或者说,陛下真的如此看重李汝鱼?
  恐怕真是如此。
  没来由的,老监正想起了那位在天下气运池两跃水面的少年。
  已生逆鳞呐。
  此子,果是得大气运之人。
  愿他和陛下能君臣永安罢。
  老监正有些意兴阑珊,因为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在说到这位夫子时,陛下似乎多有崇敬之色,只怕陛下已从北镇抚司那些缉拿在案的异人口中知晓了这位夫子的底细。
  难不成是位圣贤之人。
  就算不是圣贤,也当是一位不输白虎神将赵飒的绝代天骄。
  老监正头疼的摸了摸胡须,这天下啊,越来越乱。
  妖孽究竟几何?
  马车曳然而止。
  垂暮老矣的老监正撩开车帘,眺望了一眼远处天穹
  远处天穹上,骤生乌云团团,汇聚而漩,如一个巨大漩涡,遮挡了半边天穹。
  闷雷滚滚。
  笑着叹了口气,尚有十余里,可惜看不见剑仙风采了,又看了一眼车前五位骑士,对其中一位穿青色儒衫的男人笑道:“夫子已按剑,恐怕赶不及了,秀才,你先去一步罢。”
  青衫秀才腰间佩一剑,雪白长剑,银丝吞边。
  剑名文雅,雪晚来。
  秀才相貌极其方正,棱角分明,头戴儒巾。
  若是走在人群里,大概没人会将他和大内高手联系到一起,只当是一位屡举不低的酸秀才。
  闻言笑了笑,下马手按剑。
  一步而出大地倏然一震,脚下烟尘四起,似有刹那的静止,
  再一步作疾走之势,烟尘便倏然落下。
  三步时作奔势。
  四步时人在三丈开外。
  五步踏出,已不见人,只见秀才身后气流,倏然起卷生白屏,又如一枚横张的纸伞,秀才如从伞里飘出的一道清风,扯动气流便如一条青线,又如一枚离弦之箭,掠过山野。
  广袤天地间,一道青线笔直激射。
  尘埃久久不散。
  其后,如以犁在大地上狂野犁过,泥土翻卷,留下一条深达两寸宽约一尺的疤痕,触目惊心。
  所过之处,百草俱伏,枯叶随风卷。
  有树拦路,青线切割而去,远去时只剩下漫天树屑飞舞。
  有石拦路,青线碎石而去。
  有河拦路,青线过处,江河断流,在青线后形成一道上高下低的水墙,河底淤泥里留下一道宽不过一尺的沟壑,整齐如刀削。
  天地之间万物生长,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道青线先黯然失色。
  观渔有剑仙,大河之剑天上来。
  临安有秀才,十里山野履平地,方寸之间尽剑气。
  老监正早知秀才之能,并不意外。
  赵三房,剑房储剑四枚。
  闫擎列其三。
  秀才居首。
  那位出自镰房的镰子却是第一次见到剑房高手如此狂势,眸子里掩饰不住震惊、敬佩之色,此等风姿,或许不输那位剑仙。
  而且这位秀才,并不是异人。
  更为恐怖。
  老监正挥手,“你等留一人足矣。”
  四人出自对视一眼,留下一位年老者,其余三人驾马狂追,欲要一睹观那位夫子的剑仙风姿。
  ……
  ……
  横空射来弩箭皆是大凉西军制式,又是特制的螺旋箭头,杀伤力惊人。
  一轮弩箭之下,四马两驴尽数丧命。
  夫子灵犀突来。
  探手一捞,将小小和李婉约同时拉到马后,大声道:“别硬挡,都躲马后。”
  这是手弩,穿透不了马尸。
  若是战场上使用的床弩和车驽,再膘壮的马尸也难以全部挡下。
  果不其然。
  眼见弩箭无效,从山林里蜂拥而出近百黑衣人,将六人团团包围,全是清一色的黑衣黑巾蒙面,每一个人身上都散发出历经杀戮养出来的血腥气。
  无一庸手。
  尤以为首四人为甚,皆着华衣,亦不掩面,提枪按刀,气势惊人。
  萧杀之气煌煌如焰。
  一执剑中年人面目阴沉,声音尖锐,言辞充满挑衅,“听说你一剑挂天河?听说你是异人?不巧的很,也有那么一些用剑的异人死在了我手下。”
  夫子略略愁顿。
  倒不是担心这些横空里杀出的人,而是一旦打起来,小小和婉约怎么办。
  毛秋晴横执绣春刀,全神贯注盯着敌人,小心的提醒众人:“这些人都是乾王赵骊的死士,身着华服四人,应该是十二棘奴之四,每一位都是顶尖武者,甚至亦有人可匹敌大内高手。”
  没人知晓,赵骊为何要给他那最强的十二死士名为棘奴。
  夫子笑而无声。
  拿起腰间酒壶一口饮下,看向小小和晚溪,温润的笑了一声,夫子在呢。
  神情落寞。
  无惧惊雷,可拔剑而挂天河。
  然而青州距离临安上千里,李汝鱼纵然赶来,那一刻自己也应已力竭死于惊雷之下。
  但有何憾。
  我有弟子谢晚溪,已承吾文墨衣钵。
  我有弟子李汝鱼,已得吾剑道初衷。
  大凉的夫子,已不负大唐李青莲之文墨,亦不负大唐剑圣之教导。
  吾道皆有后。
  夫子按剑。
  按剑起闷雷,天穹之上,乌云骤然凝聚,汇聚一团,遮掩了半边天穹,刹那之间阴风怒号,白昼几似黑夜。
  天地如墨里,夫子欲拔剑。
  大河之剑。
  然剑未出鞘,远处忽有一道青线来。
  青线未至,先有剑光来。
  剑光清冽。
  化作一道青线的青衫秀才,一直按剑储势,直到距离人群不过十米时才倏然拔剑。
  拔剑而斩。
  剑出鞘时金玉清音声如虫鸣,铿锵激越百转千回。
  从上而下一剑斩落。
  便有青色剑光化作月弧激射,狂野绝伦如铁骑撞阵。
  一身剑道,十里聚势,只为这一剑!
  这一剑重愈山河。
  黑衣人剑挡,剑碎。
  人挡,人裂。
  血肉和刀剑碎片漫天飞舞,如下起了一场大雪,凄艳壮观而又惨绝人寰。
  重重围困,竟在这一剑之下土崩瓦解。
  青线从中激射而过。
  清风拂来。
  滴血不沾身,青衣如画,儒巾摇摆。
  其后,大地上留下一道细长伤疤,绵延向远处,不知源头在何处。
  秀才执剑站在人群里,青衫飘飘笑傲众生,对夫子执剑行同辈礼,声如铁硬,掷地有声:“雪晚来,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