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鼓动

  黄玉良被林燕的话吓得倒吸一口冷气,脸色都白了:“嫂子他会不会,真是个逃犯呀?我问他过去是干什么的,每次都被他绕开了。张峰来工作也快一年了,从来不肯说以前在哪里工作的,他虽然平时说普通话,但有一回说过一句Y城话,很地道的,他绝不会是外地人。”
  “玉良,你哥在为你调查他,你耐心等等,不过,你该怎样对他就怎样对他,切不可说穿了,毕竟,让他知dào
  你哥的作为不好。”
  “我哥?”玉良感动了,她低头绞着手指,“嫂子,我哥对我太好了。”
  “你知dào
  就行,这几天做事小心些,张峰是个聪明人,你不是他对手,千万不可大意,说不定你一句话他都能闻出味儿呢。”
  “嗯,我知dào
  了。”
  林燕和玉良在这里说话,婆婆看到了时间,便去厨房做饭。玉良听见抽油烟机响,急忙站起来,去厨房帮母亲的忙,林燕看了一眼电脑,知dào
  无论如何也研究不下去期货的问题,便关机站了起来,开始收拾家〖%
  M.35ww.务,厨房那边,就让婆婆和小姑去忙,她们娘俩也可以说道说道,林燕是怎样劝解玉良的,婆婆肯定很想知dào。
  黄伟良打电话说他不回家吃饭了,几个同学好久没见,他们要聚餐。林燕猜想就是这样,他出去时就快到饭点了,刘海林肯定也想见他了。好朋友在一起,还不得互相吐糟,把心里的郁闷抒发抒发呀。
  没想到天快黑时黄伟良才回来。他有微有醉意,还是刘海林派了个手下帮着开车送他回来。
  林燕打算扶他,黄伟良狡黠地笑了一下,低声说道:“无碍!”
  两人坐到沙发上。林燕帮着倒了茶,黄伟良不好意思地说:“和海林合zuò
  的那个人病好了,今天大家认识。一高兴,我多喝了几杯。”
  “我以为玉良的事情你有招儿了。”
  “哎,哎,你还猜对了。等着吧,我一定让张峰奇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林燕见他舌头发硬,便不再多说,让他坐那里休息。自己过去准bèi
  了晚饭,和婆婆女儿吃过,带着在外面玩耍了一会儿,回来洗漱过便睡下了,午饭后送走小姑子。她继xù
  研究了一下午的期货,现在脑子都觉得涨涨的。
  第二天两人都起得晚了,果儿都是让婆婆送出去的。林燕把早饭热了,黄伟良便腆着脸坐在对面,他没想到林燕是有点累,还以为她生气了呢,低声道歉道:“对不起,我下回不会喝多了。”
  “哦,吃饭吧。”林燕开始喝粥。肚子里舒服了,身上也好像有了力qì
  ,便把她昨天和玉良的对话说了一遍。
  “哦,好好,就要这么做。”他伸着拇指在林燕眼前晃了晃,家里没别人。他还抓着林燕的手嘬了一下。林燕前一天太累了,这会儿实在没兴趣响应他,只柔和地看着丈夫笑了一下。吃了早饭,黄伟良殷勤地帮她收拾了厨房,两人在小区走了走。
  “这个月,咱们还没去过杨老户寨呢,那里的生意,可是到了旺季了。”模仿杨老户寨的越来越多,今年旺季的生意,远没有去年那么火爆,但淡季的时候却不错,生意已经进入平稳期。反正投资已经完全收回,现在挣多少都是纯利润。又有湖边酒店的五百万收入支撑着,这边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两人的心态都很好,并没有患得患失、心情低落难过,他俩觉得无所谓。
  “我没想到果汁厂竟然一年就收回了成本。”黄伟良很高兴。
  “还不归功于那些炒家了?”今年农产品什么都贵,因为去年他们才建厂,销路还没打开,生产的果汁几乎没卖掉多少,黄伟良本来还担心呢,没想到今年好像什么都缺,果汁也忽然涨价,有做饮料的商家找上门来收购,以比他们心理价位高了近百分之八十的价格全部收购,他们去年收果子时价格低,今年卖价高,一下子就赚足了。
  “这笔银行贷款还没到期,先不还,我还要用一下。”
  “你想做什么?油价开始涨了。”黄伟良以为她还要囤积食用油呢。
  两人正说话呢,电话响了,晁恩打来的。
  “走吧,看看晁恩。”黄伟良见这位出了两个主意,都切中市场脉搏,让他挣了钱,说话时便带上了敬重的语气。
  林燕忘了这是个周末,卢曼云在家,见到他俩很高兴,天气热了,晁恩最近经常在外面散步,脸色也红润了,看着和正常人无异,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有底气多了。
  寒暄过后,黄伟良问晁恩:“食用油囤积到什么时候为止呀?我们已经按你说的参与促销,现在只剩一等品了,发改委不是放出信息,说是要限价吗?”
  “唔,我估计不限价还好,咱们这地方的价格比大城市便宜多了,限价出来,我们就刚好按那个销售,说不定还更好。”
  四个人都笑,发改委现在对猪肉限价,本来这里的猪肉,才卖十一块一斤,发改委一声令下:限价十二块,第二天全城的猪肉都十二块了,前天发改委又说限价十三块,昨天猪肉便涨了,硬硬把Y城的猪肉从十块五提到了十三块,把老百姓气得,在下面狠骂呢。
  “食用油没剩多少了,你们后面,还有什么动作不?”晁恩问黄伟良。
  “我们不擅长做投机生意,若没有你,我今年无论如何也不会涉足这个领域的。”黄伟良对市场把握不准确,问他是白问。
  晁恩笑了一下:“我看今年农产品这一块,什么都可以做,我没想到这些人竟然疯狂到这种地步,炒作蒜、姜,这些不好储存,不像绿豆,晒干了放个几年不成问题。哦,说到绿豆,我看大豆也可以囤积。”
  “哦,现在这可有点晚了,大豆是秋天收的,现在大多都存储在榨油厂了。”黄伟良觉得不可行。
  晁恩点点头,觉得他说得在理,四个人一时无话。卢曼云看了看林燕,笑了一下:“你一向足智多谋,是老黄的贤内助,这会儿怎么不说话?”
  “我的想法,有点天真,怕说出来惹人笑话。”林燕羞赧地笑了一下。
  “说吧,你怎么也比我好的,让我们听听你的新鲜主张吧。”
  “咱国内炒家闹得这么凶,能不能从国际进口呢?外面不是便宜吗?”林燕这话纯粹想当然,她根本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不行,不行,进口粮食需yào
  配额,平头百姓没份儿的,这个就不要想了。”晁恩话说到这里,探询地看了看黄伟良,“不过,可以做期货。”
  “期货风险太大了,谁知dào
  今年大豆是丰收还是减产呢?”黄伟良摇头。
  “我看可以做棉花。”林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偶然在网上看了一个旧新闻,去年国际棉花涨了百分之四十,今年涨势还没有停下,炒家肯定会有最后的疯狂的,这个应该能做一下。”
  晁恩异样地看了林燕一把:“嗯,持这样观点的不少,但也有人认为已经到了极限,风险也很大。”
  “还是算了吧。”黄伟良求稳妥。林燕早就料到他会这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就是想做,也不会操作的。”林燕笑了一下,似乎给黄伟良表白她不会冒险,在晁恩和卢曼云面前,她要尽lì
  维护黄伟良的形象,要给人一个他们夫唱妇随的现象。
  “哦,我有人脉,可以教你。”晁恩又拿出一页纸,“这是我在Y城期货交yì
  所里朋友电话,你可以去咨询咨询,反正多懂一些没坏处。还有,若是想做,你只管委托他们就行,你投资,他们帮你操盘。”
  林燕接过来看了看。这个晁恩太狡猾了,他也知dào
  期货风险太大,能一夜间让人由乞丐变富翁,也能把富翁变乞丐,黄伟良和她肯定不会贸然进入这个领域,他绕了个大的圈子,想让他们试一试。
  晁恩看了黄伟良和林燕一眼,在等他俩下决心。
  林燕肯定,她若打电话咨询,交yì
  所的人便趁机顺杆爬,拼命鼓动他们入市,这些人的嘴巴,死人都能说活了,忽悠他俩不成问题。他们只要去咨询,很可能便忍不住,想要进场试一试的。而棉花价格一年来一直震荡着上行,很值得炒一把。
  林燕把纸片叠起来放进手袋,卢曼云就换了话题,说起他们在建的饲料厂。又聊了一会儿,林燕和黄伟良便告辞出来了。虽然已近饭点,但晁恩是不能随便出去吃的,他家特别请了保姆,每天按医生给的食谱吃饭,黄伟良和林燕肯定不会打扰一个病人的安宁生活。
  天气热了,林燕在外面买了些凉皮,回家熬绿豆汤,就算是做好了午饭。
  黄伟良憋了一个多小时,吃过饭,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林燕洗碗,吞吞吐吐地说道:“你不会真想做期货吧?”
  “我也说不准,若是能炒一把,把咱俩送到亿万富翁的行列,那岂不太好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