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拟定

  结合叶知秋所说和自己所想,凤康整理出一份条件清单,拿给叶知秋看过,又扔给沈长浩,“你看一看,还有需yào
  补充的没有?”
  沈长浩一条一条很认真地看完了,意味深长地勾起唇角,“这里面只怕有一半都是王妃的主意吧?”
  凤康心下窘然,又不太服气,“有那么明显吗?”
  “有。”沈长浩手指在折子上轻弹了两下,“自行开设科考,接芸妃娘娘出宫,还有借兵借钱粮相关的条款,哪一项不是有违祖制,有谋逆之嫌的?
  王爷是纯孝至忠之人,若无人提点,定然想不到这些。在我认识的人中,也只有王妃有说服王爷的本事。”
  凤康悻悻地瞪了他一眼,“我没有你说的那般迂腐吧?”
  沈长浩不置可否地笑了一声,转而道:“不过按照这些条款谈下来,清阳府已经远远超出了藩地的概念,而是相当于华楚国的一个属国了。
  便是瑞王以作为得到皇位的权宜之计答yīng
  了,文武百官也会极力反对,王爷可做好了面对指责甚至是唾骂的准bèi?”
  凤康不以为然地冷哼了一声,“他们要指责我什么,谋反?那我拿皇位换一个藩王的位子,拿华楚国的大片江山换一个小小的清阳府,图个什么?
  能不能说服文武百官那是老四的事,跟我无关。我只要一个自在,他若不能给我。我找别人谈这桩买卖就是了。”
  沈长浩哑然失笑,“若是让一本正经的玄祯大帝知dào
  ,他的嫡孙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基业当成买卖来做,定会气得七窍生烟,从棺材里坐起来。”
  凤康出使番国数年,又受了叶知秋满脑子现代思想的影响,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的眼界和脑筋已经算是比较开阔比较活络的了。
  然而从小潜移默化受到的教育,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他心里始终放着“忠孝”二字。之所以能爽快地同意叶知秋提出的那些条件。是因为他深知那样做能造福百姓。宁愿落得一时骂名,也想尝试一番。
  他唯恐自己最好的朋友不理解,正色地解释道:“瀚之,你可知dào
  在身在番国的那些年。我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有不少番邦国家。疆域不如我们华楚国辽阔。物产亦没有我们华楚国丰饶,可它们各有所长。被我们视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的东西。往往被他们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并且极具成效。
  我并非妄自菲薄,也并非过度推崇番邦。
  实事求是地说,番邦固然有许多不如我们的地方,我们也有许多不如番邦的地方。若是能取长补短,那我们华楚国百姓的日子是不是会过得更好?
  知秋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不学习就没有进步,不改变就没有未来。
  可你也知dào
  ,我们这里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凭我和我身边这几个人的力量,在我有生的几十年内,很难让华楚国这么大一片江山有太大的改变。可要想改变一个小小的清阳府,我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我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求跟知秋、鸣儿、唯儿一家和美的同时,为百姓谋得一些实实在在的福利。如果清阳府的改变能抛砖引玉,带动华楚国一分两分的改变,我便此生无憾了。
  瀚之,你能明白我的用心吗?”
  沈长浩从来都不是一个被传统和规矩束缚的人,否则他就不会那般欣赏叶知秋了,“王爷,你不必跟我解释。从我认识你那一天开始,我就决定唯你马首是瞻,至死方休了。
  不管你是想当的是一国之君,还是藩地的土皇帝,我都会跟随你的左右。
  我态度就是沈家的态度,祖父他老人家好说,父亲和大哥那边恐怕要费些口舌。实在不行,我脱离族谱就是了,反正父亲叫嚷过不止一次,要将我逐出家门。”
  他的善解人意,让凤康满怀愧疚和感激,“瀚之,我欠你实在太多。”
  “你们之间用得着说这种话吗?你若过意不去,等我们到了清阳府,你封我一个藩王丞相当当好了。”沈长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那是自然。”凤康郑重地保证,“到时你只在我一人之下。”
  沈长浩挑起眉毛,“那王爷要将王妃置于何处?”
  “只怕回到清阳府,她如鱼得水,连我这个人都不放在心上了,又岂会管我们在做什么?”凤康不无幽怨地道。
  想到叶知秋的性子,沈长浩觉得他的担心很有道理,调侃道:“这种事情我可帮不上忙,王爷自求多福吧。”
  玩笑几句,又将话题转回谈判折子上来,“王爷和王妃所提的条件还是太过温和了,我认为还可以提得再苛刻一些,要给瑞王爷留出足够转圜的余地才行。”
  凤康虚心受教,“那你说说,要怎么改才好?”
  两人商议了大半日,将条款改了又改,觉得近乎完美了,重新拟定了一份折子。母本留在凤康手里,誊了一份副本,准bèi
  送给四皇子过目,两外准bèi
  了两份与共同利益相关的折子给十一和十五。
  十五那边,凤康没什么好担心,他相信只要他提出来,十五定会毫不犹豫地答yīng
  下来。难办的是十一,事关皇位的去向,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劝服的。
  他思量了一番,决定借助芸妃的力量。
  这天晚上,叶知秋按照他的意思,和芸妃在含香宫摆了一桌小型的家宴,将十一和凤玥一并请来赴宴。酒过三巡,遣退宫人,凤康便将自己决心让位、就藩为王的打算和盘托出。
  芸妃和凤玥虽然早有预感,听他亲口说出来,犹自吃惊。
  凤况吃惊的同时,难掩激动和欢喜,“九哥你放心,我登基之后,一定不会亏待你和九嫂……”
  “十一。”凤康沉声打断他,“我决定把皇位让给老四。”
  芸妃和凤玥闻言大吃一惊。
  凤况更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不敢相信地张大了眼睛,“九哥,你说什么?!”
  凤康直视他的眼睛,字字着重地道:“我说,我要把皇位让给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