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公私不分

  筠州城今日晴空朗朗,一片阳光明媚。
  太守府。
  新收拾出来的客院中,两名太守府的‘贵客’坐在院中的树荫下,铺了张席子,又垫了张足够厚实的毡毯,促膝剥着瓜子儿。
  这是两个姑娘,年纪长些的那位着一身深紫衣裙,梳着垂髻,看眉眼很有些飒爽稳重的样子;另一位着萤绿半臂,藕粉绣边儿裙子的年纪稍小一些,杏仁眼儿团团脸,是一副娇憨的相貌,只微尖的下巴偏又衬出了几分娇俏感来。
  这俩姑娘也不是旁人,一个是华常静,另一个便是江樱了。
  至于二人为什么会住进了这太守府来,倒还真与晋起和江浪的身份没多大关系,而是全靠的华老爷华泉的面子。
  ——据说是五年前华泉来到了筠州,正逢筠州大旱,当时十分大手笔地抛下了一笔赈灾捐款,近十万两雪花银不光亮瞎了筠州百姓的眼,也解了清廉一生,囊中积蓄羞涩的邓太守的燃眉之急。
  至此后,但凡是华家的人来到筠州,邓太守必要厚待,纵然没有顿顿山珍海味伺候着,但也会处处安排得当,热情周到。
  而此番得知华常静来到了筠州,并有意长住,邓家夫人更是立即将人连拉带拽的带回了太守府,只称姑娘家的住在客栈多有不便,更遑论还要长住。
  华常静与邓家夫人本就打过几次照面,对其印象不错,再加上实在拗不过对方的热情,只有答应了下来。
  这一个多月的行程,住客栈的确也是住的腻了。换个有院子的,倒也不错。
  江樱则是完全沾了华常静的光儿,才得以被顺带着迎进了太守府。
  “华姐姐,咱们也不好一直这么白住吧?”
  江樱磕了半把瓜子儿,刚觉得有些口渴,将瓜子放下,便立即又丫鬟捧来了一碗用杏仁儿去了膻味的羊奶。
  江樱道了谢接过喝了。趁着丫鬟将碗送回房中的间隙。忍不住对华常静问道。
  华常静还好,毕竟有父亲积下的福德,可她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就显得有些不好了。
  况且还被人这么周全的伺候着,无功不受禄,江樱总觉得不自在。
  “怎么就是白住了?”华常静反问道:“昨个儿夜里,你的小红不是还帮他们捉到了那个什么盗圣。破了一桩难案吗?”
  华常静所说的‘小红’,是江樱带在了身边的红狮。
  而这个新名字的由来。无需多想,便就能很轻易地分辨出是出自何人之意。
  至于这个什么盗圣,据说是常年在筠州城的富贵人家行窃,虽然打着劫富济贫的名号。还自封为盗圣,但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劫富济贫四个字。他只做到了前两个。
  这让筠州百姓十分恼火,尤其是有钱的那一小部分。
  可奈何这位盗圣虽然诚信不佳。但武功却是顶好,纵然官府多年追捕,却也一无所获,回回都会让他溜走,更折辱人的是,县衙里的金匾都被他偷去了好几块,以至于今日筠州县衙的匾额换成了镶铜的次品货。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想象不到,这位狡猾奸诈的‘盗圣’于昨夜,竟被太守府中的一位客人身边的侍女,一拳头给打残了。
  这位侍女,便是小红。
  以至于今日一早,邓太守亲自过来了一趟,除了代筠州百姓表达了一番感激之意之外,还很有诚意地邀请了小红去衙门对几位名捕稍加指点一番——碍于礼貌,再三强调只是指点一二。
  那一拳虽然他没瞧见是怎么打出去的,但今早他去牢里看过了,那位‘盗圣’至今还是站不起来的……
  这是位奇人啊。
  邓太守本着造福筠州百姓的想法提出的建议,却被江樱婉拒了。
  她倒不是小心眼,而是就小红那脾气,去了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情来,没准儿那几位名捕功夫没学到,命却没了。
  这假设半点都不带危言耸听的。
  现在的小红,身上的‘人性特征’还不够明显,素日里,她都不敢带她在生人过多的场合过分停留。
  总而言之指点捕快这一提议利大于弊。
  邓太守见她不答应,也没再继续强人所难,只是走的时候,面色难掩失望。
  而此刻江樱听华常静提起小红捉到了‘盗圣’一事,唯有哭笑不得,“那也不是这么个抵法儿啊……”
  “那你说怎么办?”华常静玩笑道:“给银子必定是不会要的,难不成要买几车山芋送过来做谢礼?”
  不料江樱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可山芋不好保存,几车得吃到什么时候才能完?”
  华常静望着她,沉默了一下,重新低下了头去。
  得,她还安安静静的嗑她的瓜子儿吧……
  “诶?对啊……”江樱恍然道:“谢礼……对,咱们去买些谢礼不就成了?不一定非得买山芋啊——”
  华常静没搭理她,紧接着又听她自言自语道:“咱们可以买些其它的,譬如核桃桂圆,松子儿这类干货啊……”
  华常静嗑瓜子的动作登时一僵。
  下一瞬,却见一只葱管儿似的白嫩指头伸到了自己眼前,道:“还可以买些瓜子儿。”
  华常静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瓜子放了下来。
  语重心长地说道:“很显然你一个小姑娘,送这些东西是不合适的……”
  完全就是一种刚下山的人带着土特产来看望亲戚的即视感?
  她根本不敢想她们俩挑着一筐筐干货送到太守府来,邓太守与邓夫人会是怎么的一番表情。
  “方才你不是说送山芋的吗?”江樱听华常静反对,表示不理解了。
  “我错了……”华常静举手表示投降,她不该与一个吃货开这种玩笑,助她打开这神奇的脑洞的。
  江樱疑惑间。却被华常静一把从毯子上拉了起来,道:“你要真想送东西,我带你去买些像样儿的送去——”
  “可除了干货之外,其它的都不方便保存啊,尤其现在天也热了……你有什么好法子吗?”江樱边顺从地穿上粉缎鞋,边向华常静问道。
  “你怎么就跟吃的杠上了?”华常静深吸了一口气道:“我带你去珠宝楼买几套像样儿的首饰送过去!”
  送首饰?
  这个好!
  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怪她,怪她自个儿平时不喜欢琢磨这些金银玉石点缀之物。只喜欢吃的。故而一面临送礼,头一个想到的便是送吃的……
  江樱自我反省之际,华常静亦有些怒其不争地说道:“喜欢吃没错儿。可总不能时刻只惦记着吃食。你现如今一个人还好,待以后成了亲,面对婆母小姑子,妯娌之间的来往。岂不要全乱套了?”
  她这人有个毛病,一旦与谁走的近了。便总忍不住操各种心。
  江樱闻言稍稍一愣,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那些繁琐的人情世故,她确实是极不擅长的。
  不对……
  转瞬间,她的表情便轻松了起来。摇了头说道:“这倒没什么可担心的,晋大哥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我以后只要大致地学一学如何如何管家便成了。”
  华常静:“……”
  哦。这倒也是。
  ……
  华常静与江樱二人简单地收拾了一番,便带着阿菊出府上了街。
  至于小红……她现如今还没有很好的学会该如何与外面的人相处。故而上街这种事情,江樱没办法带着的,只能留她在家中,由阿瞒进行下一步的调/教。
  “不好了!”
  江樱华常静与阿菊三人刚在市玉街下了马车,便听得‘轰’地一声巨响,或由于距离过远的缘故,震力并不算强,但还是能清晰地感觉到一阵天摇地晃。
  “怎么了!”
  阿菊稳住身形,惊惶地望着由街道前方抱头逃窜而来的诸多百姓。
  情况一时混乱的不成样子,大批的人流朝着她们的方向涌来,而似乎只有她们站着不动,故而三人几乎是顷刻间就被冲撞了开来。
  “阿樱!”
  华常静抬起手臂挥着帕子喊道。
  然而人流汹涌,加之场面失控的喧嚣,她这点声音根本不足以传到江樱耳中,更何况江樱身高不占优势,被挤入人群中,一眨眼便被淹没在了其中,连块衣角都寻不见了。
  “快逃啊!”
  人群中有人奋力高呼道。
  “西蛮人用火药炸毁了城门,就要攻进城中来了!”
  “大家快回家藏好,千万别露头儿!”
  “他/娘的,西蛮这伙狗/日的杂种!晋家军还没走,他们这是吃了狗胆了!”
  “晋家的军马很快就到了,城里要打仗了!”
  “快跑啊……”
  “娘……呜呜呜……”
  人声噪杂,怒骂声,惊慌声,以及被人流挤散的呼应声,或是为气氛所惊的嚎哭声,交织在一起,再有鼻间隐隐的炮火味,令人无法不去慌乱。
  人潮中,江樱被撞的东倒西歪,连脚步都站不稳,听着耳边林林总总的声音,有些迟钝地反应过来——这是要打仗了!
  西蛮人主动攻过来了!
  被动‘收留’了廖烽的西蛮,不是避开晋家的注意还来不及的吗?
  怎么敢主动进攻筠州的?
  不要命了吗?
  可江樱不知道的是,西蛮此举确实是抱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
  “这帮蛮牛!是连夜吃了疯药不成!”
  筠州城外,晋家军营中,嬴将军惊怒而起,砸了手中的茶碗。
  “嬴将军!蛮军炸开了城门,邓太守正带人在城门前殊死相抗……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可要立即派兵前去增援?”前来传话的士兵满脸脏污血腥,显是从城门前的恶战中奋死逃回来的。
  “立即传令下去——”
  “嬴将军!”
  嬴将军话还没吩咐完,便有士兵隔着营帐禀道:“禀主帅,副帅已带一队人马先一步出发,前往筠州城增援邓太守去了!”
  “哪位副帅?!”嬴将军赫然一瞪眼睛,惊异地问道。
  但心中大抵已是有了答案。
  晋家两位公子皆是作为副帅,而其中一位这个时辰怕是还是帐中昏睡做梦——
  “是二公子!”
  帐外士兵答道。
  “带了多少人?”
  “只副帅麾下五千兵马——”
  得了意料中的答案,嬴将军的眉头豁然紧锁起来,立即跨步出了主帅帐营,边肃然吩咐道:“点五万人马,随本帅前往!”
  二公子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少年意气了!
  京都秘密传来消息,说是晋老夫人仙去,要他们即日拔营回京,领命的讯书都已传了回去,意欲这两日便准备动身,岂料在这节骨眼上,蛮人竟有此等同自寻死路的惊人举动——而这样毫无准备又凶险的应战,纵然是退一万步讲,也是决不能让士族公子亲自上阵冒险的!
  若是有半分差池,他都难以向晋公vd待!
  ……
  筠州城外,一队动作整肃的人马正朝着筠州城靠近,所经之处,黄烟漫天。
  此处距筠州城已不足五里远,隔着笔直的官道往前看,已隐隐可以看到四起的狼烟。
  数千军士见状无不心下愤慨至极,只恨身下的马蹄不能再快一些,好早些抵达筠州城前,与这公然入侵风国边境的嚣张蛮军痛快一战,以解心中滔天怒意。
  “宋元驹——”
  战马之上,一身软银盔甲的晋起凝眸望着渐渐显现在视线中的城门轮廓,出声道。
  “属下在!”战事在前,宋元驹一改素日作风,满脸肃然紧绷之色,声音铿锵有力地应道。
  “带三千人马从西城门入城,保护好太守府一干家眷。”
  “啥?!”
  宋元驹一个没绷住,声线劈了个叉儿。
  ……不让他参战了?
  他斗志昂扬的随军出发,结果等着他的竟是去保护什么太守府的家眷?
  太守府是有多大,竟须得他带三千人马前去!
  要知道他们统共只带了五千人出来?
  得了吧,什么太守府家眷,那跟他们有什么干系,分明是因为太守府里住着个江姑娘!
  这公私不分的……还能再明目张胆一些吗!
  ===============
  ps:感谢大家的正版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