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集市

  张蝶把大家的神色变化,都看在眼里的。觉得大家这是集体回去,要搞事情的节奏。
  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闹腾吧,就这么几个人,一起和二舅玩的好的。她差不多隔一段时间回家一趟,那都是能看到他们的。
  也估计用不了明天的这个时候,他们就又会聚到这里,然后开始八卦。
  张蝶觉得自己根本不用操心,只需要到时候,带着一袋瓜子,继续坐在楼梯口就好了。
  当然,他们靠着楼梯口的位置,还有一个大一些的窗台,又比飘窗小一些。所以,她一般都会坐那里。
  这样子,既听了大家的八卦,又可以不挡着服务员往上去端盘子。真心的,张蝶自己特别佩服人家的。
  自己端着那么多的盘子,估计能全部打了。可人家,那都是稳稳的,一个盘子上,最少摆着六七盘的菜。
  甚至就两只手,那都是能端起六七碗米饭。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到的,那就那么堆叠着就好了。
  只不过,这么做不怎么雅观。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用盘子端着六七万米饭的。
  可张蝶自己尝试了一下,觉得还是直接放弃吧。真心的,就那么一盘子米饭,都盛放在盘子里,她也端不动。
  她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手腕上,没有什么力气的。
  但是,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害怕吃苦的人。
  老天爷不是事事都赏你一口饭吃的。能有现在这样子的,有的时候,张蝶和那些生来残疾的人一对比,就觉得要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老天爷。
  可有的时候,又觉得他们这端盘子吧,居然也就练习了一个端盘子的本事。要是换个人,估计肯定是学习怎么做饭。毕竟,这才是长远之道。
  难道,就像是他们自己说的,只要再赚几年前,然后碰到一个差不多的,就结婚生子。
  一辈子,就这么在家里,在田地间,消磨掉?
  张蝶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里,但是,绝对是不能接受这种生活模式的。
  因为不能接受,所以,她更加是需要努力的。
  哪怕现在日子过的清闲,但是,她不敢让自己脚步停下来。
  就像是现在,她依旧会努力的去工作。一个人扛起来,最少三份工作。
  所以,赚得多,那肯定也是合理的。
  要是老天对她这么一个努力的人,都不给一份合适的工钱,那要咋办?
  张蝶自认为,其他像她这般,考上的人,其实都是直接自我放松了。
  而她却从来都不敢自我放松的,一直都是在路上。不断的磨炼,不断的努力。
  她就害怕自己停下来,再也没有往前努力的勇气。
  对于一个穷人而言,哪里能有胆量,停下来呢?不行,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往前走。
  因为都想到了,所以,她各种努力,各种往前爬。
  可看着眼前在这些人,真心的,她都恨不得他们的时间,都留给自己使唤吧。
  毕竟,自己其实比他们更加努力,更加需要时间的。
  要是给张蝶足够的时间,那张蝶肯定是二话不说。多一个人去开一个新坑,然后另一个人去翻阅资料。
  有自己不喜欢写的,那不是大事,去写!毕竟,一个穷人是很少有选择的。
  哪怕是多收几个学生,那也是可以的。
  毕竟,她手底下的学生,还是都特别有成绩的。很多放在她手底下的学生,到了最后,都成绩不错的。
  她性格相对内向,可也不是完全不懂世故的人。只不过,内心的自卑,让她觉得她说出来的话,没有人会听。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最少说出来的话,那些个熊孩子肯定是不敢反驳的。
  哪怕知道自己这么努力过,他们才有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张蝶觉得自己这也算是,对得起拿别人的钱。
  要不然,平白无故的拿了别人的钱,反而是没有给别人出来成绩,多么的不好。
  她每天都累,觉得自己只要坐着一会,就能后直接睡过去。不要说是坐着了,有的时候,她闭着眼睛走路,都想直接睡着了算了。
  只要没有危险的地方,她都是会闭着眼睛假寐。
  太累了,就这样子的,她越发的不想要找个人合作了。
  一次合作,完全是一辈子,让她心里有了阴影。
  哪怕她一个人开补习班,其实还不如两个人那会赚的多。但是,自己同学,自己觉得不想合作了。
  做事太厉害了!
  一点,嗯,让张蝶真的见识到了厉害。
  所以,往后,真的就没有相处的可能了。
  坐着这里,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真心的,张蝶都不想回去外婆家。
  外婆一辈子都是干活,临到老了,依旧是干不完的活计。不论是谁去他们家,那妥妥的都是干活的。
  张蝶挺讨厌的,反正,打小都是干活。她也会厌倦,会觉得好麻烦的啊。
  以前,那是没有办法。不论想不想干活,那都是为了生活,必须要干活的。
  可现在,她为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真心的就不乐意一个劲的干活去了。
  别人干活,那总是有个盼头的。可她觉得她除了以前为了生存,现在,打算以后,都不想这么努力去奋斗了。
  她想要休息,她想要缓缓了。哪怕依旧是要忙碌工作,忙碌码字。但是,她想要就这么两份工作就好了。
  真心的,不想再有一份工作了。
  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想,或者厌倦了透支时间的生活。总觉得,这一刻要做什么,下一刻要做什么,都是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的,就怕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和别人比起来,她总是时间不够用。
  她是想要回来休息一下,真心的,不是想回来再继续田间地头锄地,拔草。
  没有人看到她的劳累,总是觉得,她特别清闲。总是觉得,她的钱,那都是刮风逮来的一般。
  张蝶觉得解释都是没用的,尤其是在这个家里。
  她一直都是没有地位的人。当然,大家估计越长大越都是能单飞。说什么生的多了,姊妹多就好。
  其实,张蝶觉得,生孩子,真的不是脱贫的办法。生儿不养,才是一种原罪。
  你没有能力养活,却有不断生孩子的能力。
  你觉得你生下来他们,就给一口饭吃,他们以后肯定是会长大的。长大了,肯定是会回头养活你的。
  呵呵,真心的,张蝶觉得这样子的父母,太可恨了。
  要么你自己努力,努力成为你孩子的依靠。不要自己只一个劲的生孩子,然后给口吃食,就让他们自己长去吧。
  你却从来不知道,他们没有机会见识更好的世界,唯独一辈子就只能是窝在一个小地方一辈子。
  却不知道,要是他们能集中能力养大一个孩子,那以后那个孩子,也可以给他们养老送终的。
  只不过,他们自己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总觉得,多几个孩子,才多几个保障。
  要是只生一个,万一这个孩子不成器了,那还有其他孩子顶上。却不知道,一家子,一共也没有几分资源的。
  给一个都比旁人差的,可现在,还要分给七八个孩子,更是不可能分的匀称的。
  不要说是赶上别人的脚步,就算是仰望别人的背影,那都是需要很大的力气。
  否则,连人家的背影都仰望不住的。
  没有人明白,她第一次见到自己宿舍的几个人,内心那么一刻的自卑。那种自卑,不仅仅是穿着,更是谈吐。
  他们是分在一个班级,分在一个宿舍。但是,他们之间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张蝶甚至觉得自己踏入宿舍,其实内心都是自卑的。
  看到他们带的穿的,也自卑。反正,这种自卑,已经陪着她走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这一次了。
  可人家说的有些东西,她其实一点也不知道的。
  甚至,人生是第一次听说。尤其是他们带着的电器,哎玛,她就是那么远远的看着,都不敢上去去碰一碰。
  不是怕给人家赔偿,而是怕人家嫌弃自己。她不想来了第一次,就先被人家送来一个嫌弃的眼神。
  所以,她不想继续这么累了,可实际上,她内心是不安定的。她依旧是放弃不了,依旧是要往前走的。
  就像是一种内心的拉锯战,觉得自己不想继续劳累了。可实际上,自己的行动上,却始终都是不敢停下来的。
  她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努力。
  她嘴上说自己要休息,可行动上,却始终没有停下来的勇气。她内心慌张,不安定的厉害。
  越是心里麻烦,越是看着这么多人觉得场面麻烦。
  就是因为看着麻烦,张蝶都不想这里坐了。但是,这一下子,又不知道去哪里消磨一下时间。
  去地里干活?哎玛,疯了!
  张蝶自己站起来,出去溜达一圈吧。
  反正,看着外边很多人,那就明白了,今天应该是集。
  这留在家里,没事可以干。那就下场子去赶集的吧。
  以前,住在村子里,他们都是没有很多机会赶集的。
  可现在,就走几步路的距离,她反而是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期盼,就觉得往出去走,都好要老命的赶脚。
  多走几步,都觉得不如她去抱着一个笔记本来的爽。可她这一次回来,没有带笔记本的啊。
  因为没有带,所以,张蝶整个人都觉得无所事事。
  别人家都好忙活的,可她一个人却是好悠闲的。
  让她在家里做个其他的吧,其实,人家是鄙视嫌弃她碍手碍脚的。因为她一个新手上路,和人家熟练的人比起来,就是累赘。再说了,他们是自家花钱雇佣的。
  而自己下去多看几眼,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下去监督他们了。其实,张蝶就是无聊的不行。
  踩着鞋子,慢悠悠的走在镇子里。觉得看着哪里,貌似也不美丽了。
  怎么说呢,就是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干净。再回头来看看,这种小乡镇里的集,就觉得好脏乱差的。
  摊位,觉得是随意的摆在路边。甚至,很多人都是占用了路面了。可没有人来管理一下。
  这黄土冒的一阵一阵的,能呛死人。可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旁边不远就是棉花糖。
  白色的,绿色的,粉色的,围着一圈熊孩子,都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一个个稀罕的不得了。
  可张蝶已经是大孩子了,甚至是大人了,她就不好意思再凑过去。只好远远的看那么几眼。
  再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摆摊卖烤火腿的。
  还有一大堆散堆着的袜子,五元十双,随便挑随便选。可张蝶觉得很多人都是讨价还价的。
  三双五元!这是大家说的最多的。
  张蝶伸手去摸了摸,瞅了瞅,觉得还是放弃了。一点也不是纯棉的袜子,都是青龙的袜子。
  她已经习惯了穿纯棉的东西,还是不要贪图便宜了。
  那继续往前走,有摆了几张桌子,吃凉皮,吃烤鸡烤鸭的。还有卖冰棍雪糕的。
  冰柜从后边的店铺里推出来,带着一根长长的电线。
  还有后边是卖布料的,也是把家里的架子搭出来,然后上面摆了很多的布料。
  她看着,觉得往后看,最后是一排屋子,里面平时也是卖布料的。看着还算是相对比较整齐。
  要是往中间过道的位置看,那真的是五花八门的,什么也有卖的,什么也有摆放的。
  可不论是什么样子的,张蝶都是妥妥的觉得挺好的。
  哎,她就是看看,一点也不去买。就是觉得这貌似才应该是一种乡镇集,该有的样子。
  她一开始觉得不好,那也是对比太差距大了。
  拿一个连带着十几线外都算不上的乡镇集市,去和一线二线的大城市对比。
  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可惜,她从东面,转到了西面,也是没有觉得什么东西,是自己想要买的。
  其实,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眼光。自己买动地,估计不一定看样式,但是,会更加看质量的。
  样式再好,要是质量不让她觉得好,她依旧是远观近看,却绝对不会去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