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围剿
李中易一向尊崇如下原则: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如果各个州城和县城,在晚上一更三点之后,早早的采取夜禁制度,等于是无形之中,削减了商业活动的消费时间,智者所不取也!
正因为李中易是重商主义的带头人,整个平卢地区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虽然,李中易取消了宵禁,但是,各州县的城门附近,都属于夜间军事管制区域,又驻军严密把守,禁止闲杂人员随意穿行。
秦小乙不仅是个木匠,而且是个鳏夫,他一人吃饱,全家皆饱。
白日里,秦小乙因为好木匠的名声在外,很是接了几桩硬活,一直忙碌到一更天,才算是把手上的活计忙完。
秦小乙收拾好小铺面,正打算去街上买几只炊饼垫垫饥,谁料,他刚上好门板,还没来得及锁门,就听见街面上响起密集的马蹄声。
就在秦小乙胆怯狐疑之际,本街坊的王里正,领着一大帮人,气喘吁吁的沿着街道跑了过来。
王里正一边跑,一边扯起喉咙,大声吆喝道:“各位父老乡亲,州衙传下号令,州城夜禁,大家都好好的待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闲逛,免惹事端……”
秦小乙其实不是本地土著居民,他原本是逃难过来的灾民,因一手好木匠活,不仅填饱了肚子,更赁了本城缙绅吴老太公的铺面,做起了有固定客源的小手工买卖。
“王里正,出了什么事?”秦小乙仗着经常给王里正免费打制木器的友好关系,壮着胆子,询问正从铺子门前跑过的王里正。
王里正扭头一看,见是木匠秦小乙,便停下了脚步,小声叮嘱他:“不该问的事儿,千万别多嘴多舌,赶紧的,关门睡觉。”
没等王里正跑远,胆小怕事的秦小乙,已经慌乱退回到铺子里,操起木闩,从里面顶上了门板。
虽然已经关好了门,但一向老实的秦小乙,依然忐忑不安的缩在窗前,仔细的倾听着窗外街道上的动静。
突然,大地开始剧烈的颤抖,就连秦小乙屋里的几根木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
很快,无数只马蹄密集的敲击着街道上的大青石板,夹带着摧毁一切的风雷声,又仿佛是山洪爆发一般,令人惊恐万状。
秦小乙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肯定是出了大事。自从,齐州被纳入到李相公辖下,只要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原本穷凶极恶的官军变得和善了,老百姓的小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就在秦小乙走神的工夫,街面忽然传来急促而有力的命令声,“主上有令,全体急行军,加速前进!”
这一夜,整个齐州的官民们,都无法入眠。平头草民,纷纷在家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心里有鬼的官绅们,提心吊胆的熬了一夜,惟恐有人找上门来,抄他们的家。
早上,勤快的秦小乙,顶着黑眼圈,轻轻的拉开门闩,卸下门板,开始了崭新一天的木匠生活。
途中休息的时候,廖山河凑到李中易的跟前,小心翼翼的问:“爷,小的始终想不太明白,区区百十人的明教头目而已,也值得您亲自出马,现场督战?”
李中易瞥了眼一脸疑惑不解的廖山河,冷冷的说:“正因为你们不懂邪教的厉害,所以,邪教居然在老子的地盘上,暗中发展壮大了起来。”
廖山河还是没听懂,仗着一直忠心耿耿的老资格,大着胆子追问:“爷,母乙那些人,有名有姓的,不过一百五十人而已,您却调动了两万多大军从四面围剿,杀鸡用得着牛刀么?”
“实际上,明教在临淄县郊能够发展起来,我也有过。”李中易轻声一叹,他也是疏忽大意了。
李中易做梦也没有料到,五代末年已经出现明教,而且居然会钻进平卢的腹部,利用极具煽动力的邪恶教义,像瘟疫一样肆无忌惮的传播开来。
看样子,回头要写一本防范各种邪教,以及打击有组织的黑恶势力犯罪的教材,发给全境的官方机构。
李家军中途小休息的时间为一刻钟,李中易看了看缓慢燃烧的线香,时间还多,就耐心的教导廖山河:“母乙这些人,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以小恩小惠,或是以治病为名,骗取村民们的信任。有些愚昧的村民,不仅将家产奉献给了他们,甚至连妻子或是女儿,都交给这帮混蛋享用。”
廖山河还是有些迷糊,李中易越发觉得,打击明教刻不容缓。
李中易从小几子上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廖山河,廖山河就着马车里通明的灯火,定神一看,不由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好大的胆子,他们竟敢杀害派驻下去的亭长……”
李中易冷笑道:“明教的人,什么不敢做?别说杀了我的亭长,就算是造反,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幸好,咱们在县城以外,派驻了亭长和村正,又编练了乡军。不然的话,如果依然是皇权不下县,等我大军主力西进之后,整个平卢兵力空虚,母乙这些人又勾结上了从幽蓟迁来的坏人,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了。”李中易想想就觉得后怕,也感到十分庆幸。
廖山河越想越怕,越琢磨越觉得李中易当机立断的镇压命令,正当其时!
“老廖啊,正因为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安排两万多大军秘密参与围剿明教,就是想一网打尽。你不明白,只要首恶分子逃出去一个,过不了几年,又会像时疫一般蔓延开来。”李中易死死的盯着廖山河,“斩草不除根,后患大无穷,明白么?”
“爷,小人明白了,宁可错杀五百,也绝不放过一个!”廖山河彻彻底底的了解到明教暗中传播的巨大危害,“料敌从宽,别看母乙他们有名有姓的才一百来人,谁知道,他们暗中发展了多少教众?”
李中易调动两万多人,其中还包括行动迅速的整个骑兵营,就是要像农夫耙地一样,将整个临淄县的人口,全部梳理一遍。
而且,和临淄相邻的各个州县,也都在李中易的严令之下,积极配合本次行动,全境戒严,搜捕可疑分子。
戒严,在李家军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也就是说,不管是大路上,还是小路上,只要被巡逻官军碰见的路人或是商队,都要先行擒拿,再挨个审查身份。
只要下达了戒严令,路人或是行人稍有反抗的意图,巡逻的官军就有权力格杀毋论!
如果是在平时,路人抱怨几句,其实也没啥,只要不拿刀,官军也都会采取最大的包容态度。
途中休息的时间到了,李中易骑在血杀的背上,默默的注视着从他身前经过的近卫军将士们。
马蹄上都裹了布,马嘴也被罩上了布套,防止它们发出惊动敌人的嘶叫声。马背上的将士们,嘴上都绑着口罩型布条,胆敢喧哗者,杀无赦!
由于担心身上的铁甲,会在明亮月色的映射下,发出刺眼的反光,将士们身上的甲胄,也都被黑色的麻布包裹了起来。
至于,最容易和铁甲碰撞,发出响声的刀鞘连接处的铁环,也都做了特殊的包裹及固定处理。
骑兵营指挥使李勇接到李中易发出的进军命令之后,不由兴奋的直搓手,乐呵呵的说:“老钱,又轮到咱们立功的时候了。”
骑兵营镇抚钱书德笑了笑,却没吱声,李勇这个党项蛮子,尽管跟随主上的时日已经不算短了。但是,深入党项人骨髓的游骑抢劫意识,却怎么都无法掩藏。
如今的骑兵营,早已不同于往日,经过李中易多年的苦心经营,以往党项骑兵独大的局面,早就被彻底颠覆。
钱书德的心里有一本明帐,营内的党项骑兵已经不足二千五百人,而汉军骑却超过了万余人。
尽管,汉军骑兵们的骑术,还远不及党项骑兵。但是,在人人配备硬弩的情况之下,汉军骑兵们的骑术略微差点,其实并不算是致命伤。
只要远程打击力量足够强悍,面对草原骑兵的进攻,汉军骑兵们完全可以下马步战,躲在拒马阵后边,用弩阵消耗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比较差的蛮族骑兵。
就算是汉军骑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李中易依然信得过李勇,命其继续率领整个骑兵营。
钱书德是镇抚系统的佼佼者,他自然明白,除了千斤市马骨的意图之外,也和李勇本人非常有指挥作战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李中易曾经说过,行军打仗,玩不得半点虚的东西。有才无德,可以控制使用,发挥其所长。
有德无才,绝不允许充任一军主将,免得将校无能,害死三军!
骑兵营如今的标准配备是,一人三骑,每骑的马鞍上,挂有两壶箭以及一柄战刀。
行军途中,沉重累赘的铁甲,都会搁在备马的鞍上,以免影响行军的速度。
“诸位,鉴于敌人只是小股的邪教分子,按照主上的命令,咱们骑兵营以都为单位,呈扇形展开,由外向内逐渐收缩包围圈。”李勇的命令简明扼要,让人一听就明白,“各位注意了,沿途遇见的任何人,哪怕是走不动道的老人,也必须就地拿下,带回来集中审查……”
钱书德心想,主上果然没有看错人,哪怕李勇再有野心,只要主上手头掌握着绝对碾压的实力,李勇必定会甘作马前卒,鞠躬尽瘁,不遗余力。
“诸位,为了防备母乙那些人采取声东击西的调虎离山之计,主上明令,不管前边闹得多厉害,大家都必须步调一致的齐头并进,绝不允许贪功冒进,违者军法从事。”李勇抬手亮出李中易的手令,帐内的众将却纷纷看向钱书德和驻营军法官。
直到,钱书德和军法官都当众确认了军令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营内的众将这才纷纷领命,拿着分发到人的大信封,回去调动兵马。
等钱书德也离开了帐内,李勇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心情多少有些郁闷。
在骑兵营内,只要是军队的调动命令,都必须经过钱书德和驻营军法官的当众确认,下边的军官才会去执行。
否则,就是谋反的乱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重罪!
随着条令的不断完善,李勇以前还有可能领着亲牙们,偷偷出去打猎。现在,就算是李勇下了死命令,亲牙们也不敢擅自跟他离营。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话,李勇至今记忆犹新:条令就是红线,不管是谁,只要碰了红线,都必须接受军法最严厉的制裁。
不说别的,单说李中易的妻兄李安国。李安国被李中易扔进新兵训练大营之后,几乎每天都要挨上几十军棍,少则二十五,多则五十五。
李勇听说,李安国这个原本的纨绔子弟,哪怕前一天被打得瘸了腿,第二天的训练也绝对不允许缺席。
在李家军中,大家都知道,主上最宠李七娘。李七娘的嫡亲兄弟,都被新兵营的教官们,蹂躏得不成人形,更何况,其他的人呢?
讲武堂的学习深造,李勇也参加过多次,教材开盼第一句话,便是:不患寡,只患不均!公生明,廉生威,能者上,不能则下!
李中易是这么说的,也一直这么做,绝不会不教而诛。
在李勇的印象之中,凡是触犯了红线的同僚,最后都被斩下了首级,无一例外!
论资历,李勇浅得很;论战功,李勇比得过杨烈这些重将么?
现在,随着李中易完成了对骑兵营的大换血,李勇哪怕是头下山的猛虎,也必须趴在李中易的脚下,任由驱策,而不敢稍有异心。
在赶去临淄县的路上,李中易接到了左子光的加急来信,他打开定神一看,不由楞住了!
PS:今天有点时间,至少万字更新,求几张月票鼓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