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彻底的无法淡定了

  林有德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估计鞑子的援军,就是莫日根派遣过来的不过,他们的计划,估计是要落空了以他们这么点兵力,想要拿下黄峡口要塞,根本不可能我跟你说,我还没有动用过大炮呢霰弹一轰,多少鞑子都不够死的”
  张大发摇摇头,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些鞑子也真是可怜在甘肃镇拿咱们没有办法,死伤了几千人,却什么都得不到没办法,只好拼死拼活的穿过腾格里沙漠,试图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到了这里,还是拿咱们没有办法我看,他们干脆买一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免得受折磨啊他们的吃穿用度,估计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不撤退,就只有活活的冻死饿死了”
  林有德笑着说道:“大发,我琢磨着,这一仗打完,只怕鞑子以后都不敢南下了估计林丹汗也应该老老实实的了我说,也该轮到咱们主动的发起进攻了黄峡口要塞的历史使命,估计也终结了我这个深山野人,应该也可以走出去见见世面了”
  张大发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沉声说道:“嗯,我也这么觉得”
  他是通讯司的人,又是猎骑兵的军官,经常帮助徐兴夏传递命令,对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这一次,鞑靶人、蒙古人都凑到了镇远关的附近肯定是要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的这一场大战,关系到鞑靶人、蒙古人、白衣军三方面未来的根本走向
  如果是鞑靶人、蒙古人战胜了,后果自然不用说宁夏镇肯定要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的白衣军的力量,也要受到很大的削弱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同样的如果白衣军战胜的话,则意味着鞑靶人和蒙古人的战争主动权将全部失去从此以后,只有白衣军主动的进攻他们,而没有他们主动进攻的可能了
  林有德深沉的说道:“到明年,就应该是咱们主动的出击了”
  张大发豪爽的笑着说道:“哈哈,知道少不了你的你林有德在黄峡口呆了一年多的时间,平时连鸟蛋都见不到几个,各位大人都是心里有数的我敢保证,到时候,委员长一定给你先锋将的重任就怕你们这群小子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林有德顿时不干了,板着脸说道:“好小子,你敢这么说我们?你看看外面的那些鞑子的尸体再说
  咱们雕骑军的人,不能承担重任,还有谁可以承担重任?你们猎骑兵?”
  张大发打着哈哈说道:“说笑,说笑你们可都是雕骑军的人,是精锐中的精锐,咱们可惹不起不过,你说猎骑兵不如你们雕骑军,我肯定不服气啊咱们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武器,谁不如谁了?到时候,咱们猎骑兵也上前线是骡是马,拉出去溜溜就知道”
  两人争论着,那边食堂已经做好了饭菜,林有德就请张大发还有猎骑兵的兄弟入座吃饱喝足以后,又安排了他们的宿营,亲自生了两大盆的取暖火盆,这才放心的去了黄峡口这个鸟地方,平时都没有人来,难得有兄弟部队过来,自然是要好好招呼的这一夜,要塞的外面,依然是枪声不断直到天亮
  天亮以后,林有德又热情的准备了早餐,招呼张大发一行只可惜,张大发也是大忙人耽误不得他还有几个关隘要去一一的查看,就没有停留了这是徐兴夏亲自交代的任务他可不敢马虎刚好黄峡口要塞的厨房,有蒸好的馊头,他和猎骑兵的战士,每个人都背了一大袋,放在马背上,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送走张大发以后,林有德上来城头,举起千里镜,观察四周的情况结果,又有一队鞑靶骑兵,不要命的试图冲上来了他情不自禁的感慨一声这些可怜的鞑子啊,真的是太可怜了明知道送死,还要不断的跑上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黄峡口受到猛烈攻击”
  “打碳口受到猛烈攻击”
  “卡龙山受到猛烈攻击”
  “胜金关受到猛烈攻击”
  一个接一个的信息,不断的汇总到作战室
  这个设置在镇远关后面的作战室,非常的宽敝,足足有后世的一个课室大小房子的墙壁都是清一sè的红砖墙,墙壁上还专门刷了石灰,洁白一片屋顶也不是常见的瓦片,而是水泥预制板这样的房屋,
  足足有三层每层都使用水泥预制板分隔最上层是徐兴夏的休息室,二楼则是会议室,一楼才是作战室
  作战室两边的墙壁,还罕见的装上了大扇的玻璃窗明亮的光线,透过玻璃映射进来,却没有风这样的感觉,让朱燮元感觉到十分的奇同时暗自谴责徐兴夏的奢侈居然用大块的玻璃来做玻璃窗,真是太奢侈了,太贵重了光是这六块大玻璃,至少价值数千两银子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浪费的
  此时此刻,徐兴夏就坐在作战室地图的前面,默默的思考作战方略大幅的作战地图上,各种颜sè的符号,密密麻麻的,十分的凌乱
  在外人看来,就好像是天书一样但是,在内行人看来,这些不同的颜sè,不同的符号,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朱燮元也坐在地图的前面,琢磨着地图上各种不同颜sè符号的含义他是第一次看到徐兴夏描绘的世界地图要说没有满腔的疑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可是真正的世界地图啊在当时的整个世界都还没有人完全描绘出来的
  幸好,徐兴夏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让张天豪解释了整个世界地图的各个部分对于朱燮元的各种疑惑,他也尽可能翔实的回答了
  老实说,朱燮元当时就被震惊了作为一个在官场打滚了几十年的老油条官员说实在的,能让他震惊的事情不多可是面对这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地图,朱燮元是真的震惊了他甚至没有丝毫掩饰自己的惊讶没有必要他是真的很惊讶
  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徐兴夏是在吹牛,试图通过这样的虚拟地图来欺骗自己他觉得,这幅所谓的世界地图一定是徐兴夏无聊的时候,想象出来的其实,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这样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圆球上呢?又比如说,明王朝控制的疆域,在世界地图上,怎么可能只是那么一小块呢?可是,后来,他逐渐的品味到了徐兴夏根本没有吹牛的可能
  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情况,徐兴夏都相当的清楚无论他朱燮元如何的旁敲侧击,又或者是反复诱导,他都能对答如流,而且没有丝毫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之多的世界知识,而且是什么样的都有,不要说徐兴夏,就是他这个涉猎很广的人,都没有办法想象出来他甚至连徐兴夏介绍的,都没有办法一下子记住
  巧妙的是徐兴夏在世界地图上,还将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都全部标识出来了对于朱娄元来说,郑和下西洋,简直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虽然后来闭关锁国,禁止海上贸易,给明王朝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一般的读书人,对于郑和的壮举还是非常敬佩的他们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越郑和的
  然而,他的自信遭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徐兴夏那里,他很遗憾的得知在两百年前,郑和的壮举,的确是无人能及的但是,在两百年后,郑和的壮举,就有点落后了因为,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西班牙、葡萄牙人,都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已经完全越了大明朝而大明朝,由于自己的错误的禁海政策,已经被大海狠狠的抛弃了
  用什么来证明?证明就是南洋地区的那些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他们是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的期间,他们需要穿越数万里的海洋他们要从欧洲到达亚洲,可能需要航行整整半年的时间那些出现在南洋地区的欧洲人,都可以在徐兴夏的世界地图上准确的找到而在此之前,大明朝的人只知道他们来自遥远的西洋,却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方位单单是这一点,朱燮元就不得不相信了
  朱燮元曾经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他当时就感觉,里面将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描述得稀奇古怪,简直是乱弹琴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势力存在?可是,《西游记》里面描述的一切,和徐兴夏描绘的一切,比较而言,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啊无论吴承恩的想象力如何的而丰富,他所描述的世界,也没有徐兴夏的世界地图这般光怪陆离啊
  居然还有全身黑sè的人在大洋的对面,居然还有陆地在南洋的南面,居然也有陆地海洋的面积,居然是陆地面积的三倍大明朝西北地区的大沙漠,和非洲的大沙漠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切,都让朱燮元难以消化,难以接受
  本来以为明朝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了朱燮元深深的为自己的国家的广袤丰饶而自豪,可是,从世界地图上看,大明朝也就是巴掌大的一点别的国家,或许人口没有大明朝多,疆域却有可能过大明朝比如说,那个该死的什么奥斯曼帝国,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国度,横跨了欧亚非三地
  不知不觉间,朱燮元居然觉得,明王朝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光是在陆地上,就至少可以容纳二三十个的明王朝啊就算这个大明朝不存在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依然还有多的“大明朝”存在一个大明朝的兴亡替,和整个世界的兴亡替相比,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儒家的读书人,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胸襟所谓的“天下”就是他们眼里看到的一切,又或者是自我认知的世界以前的他们,看到的只有大明朝现在的他,看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在强烈的知识冲击下,朱燮元的眼界,一下子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他脑海里思考问题的角度,顿时就不同了以前,是站在明王朝的角度看世界现在,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明王朝
  原来的他,最怕徐兴夏颠覆明王朝,霸占明朝的江山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徐兴夏现在,他觉得很惭愧他感觉自己显然错了世界如此之大,徐兴夏又何必死盯着明王朝这巴掌大的地方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以徐兴夏的能力,以白衣军的战斗力,这个世界的哪个角落,是他不能掌控的?
  徐兴夏感觉到什么,笑着说道:“朱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朱燮元努力控制着内心的jī动,目光熠熠的盯着徐兴夏,缓缓的说道:“徐总兵,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大吗?”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问我没有用,你最好是实地察看一下”
  朱燮元明知故问的说道:“我怎么实地察看?你描绘的世界,是如此的广袤,就算是穷我的一生,都无法察看所有的地方啊从我们这里走到欧洲,即使是骑马,也要好几年的时间”
  徐兴夏笑着说道:“这还不简单?军队去到哪里,你跟到哪里就是了我也没有说,要称一下子就看到整个世界再说了,要看到整个世界,也不需要你一个人全部看完的我们身边的人,同样可以帮我们看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眼睛的大家看到的一切,综合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了”
  朱燮元的心情,顿时急促的澎湃起来他居然有机会,走到这么远的地方吗?当年的郑和,也仅仅是到达红海附近而已,距离遥远的欧洲等地,还有无比漫长的路程啊但是,现在的他,却有可能走到比郑和远走的比郑和还远,这是什么概念?从这一刻开始,朱燮元,这位曾经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陕西按察使,彻底的无法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