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招降李傕

  关外岳飞军大营。
  “岳将军,关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响彻山谷,狄雷将军让属下回来请示,是否强攻萧关。”
  岳飞惊座而起,冲出营帐,只见萧关内,早已红透了半边天,隐隐约约还能听见阵阵喊杀声。
  “岳将军,看此情景,应该是主公的援军到了,快下令,强攻萧关,两面夹击,让贼军顾此失彼。”
  杜如晦也从军帐中钻了出来,一脸深沉道。
  “善!”
  岳飞点了点头,沉声道:“传令,让狄雷所部火速攻关,巴万、尉迟金做好接应,半个时辰内必须拿下萧关。”
  “诺!”
  传令兵立马急奔而去。
  “杜公,主公比预计早到了十天,半个月时日,从上党郡下洛阳城,又破函谷关,再到萧关,此等神速,让人望尘莫及。”
  岳飞郑声道。
  “哈哈……”
  杜如晦长笑了一声,缓缓开口道:“岳将军,主公用兵历来毫无章法可言,此正应了战场之机,随机应变,让董军无从下手,所以你我才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反之,董军亦是如此?或许这会儿,长安腹地一带正在埋伏大军?与主公决一死战。”
  岳飞深以为然,然后返回军帐,披甲戴胄,取了沥泉枪,又大步而出?向着杜如晦道:“劳烦杜公坐镇大营?我随大军杀入萧关,接应主公!”
  “岂敢不从!”
  杜如晦笑道回道?在他眼里,攻陷萧关?已然是板上钉钉之事,岳飞加入,正好可以锦上添花。
  看着岳飞策马远去?杜如晦自言自语道:“主公?你虽已迈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但这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加艰难的选择。”
  萧关内,李傕早已被燕云十八骑吓破了胆?在一众亲卫的拼死掩护下?准备逃往关城?拒敌死守。
  可是人还未到关城?便有守关小校火急火燎跑了过来?急声呼道:“将军,萧关快守不住了?关外的敌军已经发起了数次冲锋。”
  “什么……”
  李傕急促的喝道:“萧关不能丢,去,死守关口?若是放进一个敌人,本将军要将你们统统砍头。”
  小校内心一簇?内忧外患之下,萧关如何守得住。
  “还愣着干嘛,快去!要人没有,就是死,你们也要给我死在关城上。”
  李傕扬起手中长剑,厉声喝道。
  小校不得已,只能又重新返回关楼,只见关外,人马攒动,多不胜数,最为致命的是,抛石车又重新开始动了。
  “校尉,将军可派来援军了,弟兄们真的抵不住了!”
  一名董军士卒来到校尉身旁,苦不堪言道。
  “没有援军!军营大乱,李傕将军现在都自顾不暇,
  “杀!”
  就在此时,又有一队岳家军士卒顺着攻城扶梯攻上了关楼,钢刀闪闪,小校眉目一闪,喝道:“弟兄们,眼下关门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不如弃关投降,或许还能有活命的机会。”
  “投降?”
  小校身旁的士卒顿了一下,当下明了。
  “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小校将手中的武器放在地上,高呼了起来,关楼上的董军一个传一个,立马纷纷放下武器。
  狄雷亲率部卒,刚刚抢上关楼,便见守关士卒一个接一个放下兵器投降,当下不费吹灰之力,便打开了关门,将关外的岳家军放了进来。
  “冲锋!”
  岳飞身先士卒,带领大军长驱直入,杀进萧关,如同一把利剑,将李傕脆弱的军阵,彻底分割成无数小块,然后围而歼之。
  ……
  当初晨的霞光散落在萧关时,赵峰的军旗已经插在了关楼上,昨夜一战,李傕所部军马,只有不足一千人逃了出去,战死四千人,剩下的都当了俘虏。
  “带上来!”
  中军大帐,赵峰居中而座,岳飞等将校分列左右,目视着李傕被押解进来。
  “跪下!”
  李傕怒目而视,刚想站立起身,又被身后的两员甲士按在地上。
  “休得无礼!”
  赵峰连忙起身,来到李傕身旁,亲自扶起李傕,又替他解开身上捆绑的绳索,指着李傕头上包裹的白布条,郑声道:“本将军已有严令,不许伤害李傕将军,这是何人所谓?”
  甲士拱手回道:“此李傕将军自己而为,非我等加害!”
  “哦!”
  赵峰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李傕将军,在下久仰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哼……”
  李傕冷哼了一声,回道:“将军何许惺惺作态,兔死狐悲,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一旁的杜如晦回道:“将军误会了,我家州牧求贤如渴,时常提起将军,将军何不弃暗投明,匡扶汉室,开创万世之大功。”
  “我……”
  李傕顿了一下,迟疑的看着赵峰。
  “不错!”
  赵峰郑重其事道:“本将军深知李傕将军有大才,你我联手,同伐董贼,当大事可期。”
  李傕鹰眼一闪,当下拱手道:“承蒙将军不弃,在下愿意跟随将军讨伐董贼,兴复汉室。”
  “好!”
  赵峰欣喜道:“难得李傕将军深明大义,那两千萧关守军,便重归将军麾下。”
  “谢将军!”
  李傕拱手道。
  赵峰起身来到军图前,指着长安城道:“诸位,我军欲破长安,必先攻破高陵,何人敢为先锋,拿下高陵。”
  岳飞等将皆露苦色,一言不发。
  “李傕将军,高陵城可有旧识?”
  赵峰询问道。
  李傕恍惚的顿了一下,没想到赵峰会询问自己,连忙答道:“高陵县尉乃是郭汜将军部将郭达,有过数面之缘。”
  “此天助我也!”
  杜如晦谏言道:“主公,可让李傕将军带兵回高陵,招降郭达,高陵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峰回头看向李傕,言道:“李傕将军,便有劳你一趟,拿下高陵之后,重重有赏。”
  “诺!”
  李傕回应道,内心却早有计较,此番定要让赵峰死无葬身之地。
  商议已定,当下便让李傕重掌两千董军,往高陵城而去,赵峰亲率大军在后,高举旗帜,讨伐董卓,兴复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