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梅溪河畔,那年初次相见

  ………………
  天气良好,风和日丽。
  施玥换了一身淡粉色的便装,提着剑,走出军营,在梅溪闲散地走着。
  梅溪风景秀丽,山青水秀。只是连年的战乱,人丁不是很兴旺。这段时日暂时的平静,梅溪街上到也出现少有的热闹。
  施玥面色苍白,瘦削单薄。一双眼睛没有光彩,幽幽的眸子冷冷清清。
  他穿过热闹的街市,目光直直的,周围的一切喧嚣似与他无关。
  但他一身与众不同的贵族公子的打扮却纷纷让街上的人对他注目。
  梅溪河绕城而过。
  今天的梅溪河也有些热闹,敲锣打鼓,人声鼎沸,原来是在举办划舟竞赛。
  施玥木木地驻立在梅溪河畔,微微的凉风吹拂着他,吹拂起他粉色的长衫,吹拂起额前几缕散发,吹动着他深深的目。
  “这把剑好漂亮!“
  突然,一句清脆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施玥一愣,寻声转头看去。
  身边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正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把他看着。
  这个小女孩儿长得很是清秀,头上挽着一对朝天的发髻,穿着一身质地很好的绣花薄裙,显得玲珑可爱,有一番自然的灵气。尤其是那双眼睛,微微上翘,水波一般动人心扉,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施玥冰冷的心莫名其妙地悸了一下。
  “这把剑真漂亮,我可以摸一摸它吗?“
  小女孩竟慢慢伸出手,摸了摸施玥手中的剑。
  施玥的心,有些微微地颤抖,如此单纯的一个小女孩,如此单纯的一颗心。
  这可是“黑心蛇“!
  她摸的可是“黑心蛇“的剑啊!
  最主要的是,施玥从她的眼神中,竟然看到一种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一种阳光,一种温暖,没有设防,没有厌弃,没有鄙视,没有仇恨。
  施玥的心被投了一颗石子般,微微地荡起一丝涟漪……
  女孩大大方方地从头到脚地打量面前这位青年俊才。
  “你……真好看!”
  女孩露出甜美的笑颜。
  施玥没防她这样说,愣了一下。
  “你是谁啊?我怎么从没见过你啊!”小女孩眨巴着大眼晴。
  施玥:“……”
  “我想把花投给获得胜利的船,可是人太多了,我挤不进去。大哥哥,你可以带我去吗?“
  小女孩说着,竟把手伸向施玥。
  施玥呆呆地看着她。
  水汪汪的大眼,扑闪扑闪,把施玥的心都扑闪得迷过去。
  施玥不知不觉地伸出手,小女孩大方地牵住他,笑咪咪地把他向人群拉着走去。
  河边人潮涌动,纷纷簇拥着,向得胜的船只抛撒花朵,以示赞叹和敬意。
  小女孩挤来挤去挤不进去,着急得满脸通红。
  “咋办?咋办!挤不进去!”
  施玥默默地看着她,样子甚是可爱。
  他沉默半响,弯下身,把她轻轻抱起,让她骑在自己双肩上,双脚一蹬,轻盈地腾空而起,飞跃过人群上空,向河中得胜的船只跃去。
  施玥轻功了得,越过河面,轻轻落在船头。
  小女孩弯下腰,把花递给当头的船员。
  船员笑着接过花,向河边人众挥舞,人们兴奋起来,欢呼鼓掌。
  小女孩骑在施玥肩上,高兴地“咯咯”笑着。
  施玥抓牢她晃动的双腿,抬起头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他腾空而起,带着小女孩回到岸边,
  把女孩轻轻放下地。
  施玥抬眼,看见女孩对着自己艳阳般地笑颜。
  “谢谢你大哥哥。你把头低下来,好吗?”
  她举起一枝花,
  “我给你留了一朵花儿,”
  她轻轻地把花插在他的头发上。
  施玥怔怔地,怔怔地看着她。
  小女孩双目如星,亮亮地,闪闪地看着这个男人。
  她向他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宛如芙蓉花开,照亮了他灰黯的心灵。
  他们互相看着对方,
  看了很久……
  看了进去……
  身边人潮的涌动,人声的鼎沸就像消失了一般。
  他们的世界,仿佛就只有彼此,
  如此怡人心扉……
  在这样如水的眼波浸转中,施玥冰冷孤寂的心被溶化了,
  如春日和风细雨,浸润了这个男人荒芜枯竭的天地。
  施玥的脸微微泛红,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他把目光转向旁边。
  边上停了个做糖人的摊子。
  施玥走过去取了一只糖人,回过头,
  小女孩大眼闪闪地看着他。
  施玥走到她面前,把小糖人递给她。
  小女孩高兴地直冲他笑。
  她看看小糖人,又看看面前这个年青而俊秀的男人,伸手接过糖人。
  这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儿郎,突然冲过来,一巴掌打掉女孩手上的糖人。
  “真是贱人,谁不行?偏找这人说话!偏要他的东西!”少年恶狠狠地责骂道。
  小女孩儿委屈地看着这个少年,脸涨得通红,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滚,却不敢掉下来。
  施玥懼然地看着少年,他的心,又紧紧闭上。
  少年狠狠地抓起小女孩儿的手,恨恨地瞪了一眼施玥,拉着少女就走。
  远远的,少年明目张胆地回头朝施玥啐了一口唾沫,
  “呸!黑心蛇!”
  施玥呆立着,面色苍白,
  眼眸渐渐地暗淡下来。
  冷冷清清,冰冰凉凉。
  他木然地抬起脚,沉重地向前走去,地上的糖人被沉沉地踩在脚下,踏入尘土里。
  ………………
  “与君初相忆,风尘迷离,转转眼波流伤,无限水远山长,唯有凭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