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收获水米

  水米的收获,是很安静的。
  这是对比前些天灵谷的收获。
  这里就周富贵一个修士,没有其他组和堂里司里的人。
  更没有围着田埂的人群。
  也就周富贵带着柳家人和周边几个村庄的村民,自发的来到这里。
  村民来这里自然是冲着第三批次的水米来的。
  柳老大已经把话传给他们,只是大家都有些不信,这不大家要在收获时露露脸,看看可不可以分到种子。
  第一二批次水米用的是本地的种子,现在第一批次的水米可以收获了。
  一棵水米一年之中可以收获四到五次,这第一批次是采用深耕后种植的。
  深耕后土地松懈更深,有利植物根系的生长,后期周富贵也是多加了一些肥料进去,看着长势就很不错。
  而三四两批用的是聂堤村金家的种子,周富贵也是第一次种植,没有想到这种水米的成熟期与要比本地的水米早,第三批次和第一批次的水米要一同收获。
  它们从开始生长就比本地水米好,根茎叶都要优于本地的水米,开花出穗后,这些水米的穗又长有粗,一看就知道是好品种。
  这更是叫这些不时来看的农民们眼热。
  这都是口粮,吃到肚子里可都是顶饿的。
  现在就等着眼前的小仙师下令,就马上可以收获。
  周富贵到水米田里摘下几粒水米穗,用手碾开水米粒,放到口中,用牙齿咬碎水米,品尝水米的滋味。
  淀粉含量充足,可以收获了。
  “割水米。”
  周富贵一声令下,田边的各色水船都开始放入水中。
  收获水米,可不跟灵谷那么容易,它是只能采摘已经成熟的水米穗,而不能连根都要铲除。
  水米秧上还有不少未成熟的穗。
  水米田里半米深的水,成熟的水米穗不能着水,否则不久这些水米就会变质或者发芽。
  为了采摘水米,农民们就发明了一种工具。
  米船。
  这种船,细长,长有一米五左右,宽才五十。
  中间有一个空格,正好可以站进去一个人。
  前后两个仓,就可以放采摘下来的水米穗。
  这样的船可以在狭窄的米田里穿行,把收割水米穗放到船上,满了一船就去田埂上卸下。
  一个批次就五亩地,第一和第三批次才十亩地,几十号人一个上午就收割完成。
  虽然还不知道水米的最终产量,因为水米收割完成紧接着就是晾晒,晒干后是碾压打场,使水米脱离水米穗,再用风吹纯洁水米后,才把水米收仓入库。
  吃的时候还要经过碾磨,使米心与外壳脱离,整体过程与小麦相似。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聂堤村金家的水米要比本地的高,具体高多少还要等等几天。
  可农民们却有些等不及了,大家都是种植了一辈子的水米,如何看不出了,新种子的产量。
  他们感觉自己都没有资格与小仙师提要求,可内心对好种子的渴望,使得他们克服对修士的畏惧。
  最后还是怂恿柳老伯来找周富贵。
  而周富贵正在带着柳成统计数据,柳家其他人也在一旁帮忙,如一亩可收多少穗,水米穗的长短,一个水米穗产水米的粒数。
  柳老伯看周富贵忙碌的厉害,只能在一旁等着,而那些村民躲在一边,也只能干着急。
  到是柳大娘发现了这个情况,看柳老伯局促不安的样子,才在周富贵忙完一项后,上前搭话道:“小仙师。”
  “什么事大娘?”
  柳大娘一把拉过柳老伯,对他道:“快说。”
  “乡亲们,乡亲们想问可以给他们一些新水米的种子吗?”
  周富贵已经叫柳家人给大家说过可以给大家种子的,这怎么还要问呢?
  他这是不知道,低层的农民们对白给的东西,一直是很警惕,仙师的便宜没有那么好占的。
  光是柳家人传的话,他们还是不相信的,想要周富贵亲口说才行。
  周富贵这一想,柳老伯以为周富贵不愿意呢,紧接着道:“他们说可以买。”
  “他们说,可以买。”
  在一旁的柳大娘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要坏。
  这不是侮辱小仙师吗?
  她是日常给这些小仙师做饭洗衣的,接触这些小仙师比较多。
  就她看来,这些小仙师的秉性都是好的,没有人拿什么架子。
  可要说对普通人的态度最好,还是这位周小仙师。
  他们从家乡离开来到这里后,就被人用仙师长仙师短的话包裹。
  这些少年们渐渐就会把自己的身份拔高,真正的认为自己就是仙师,就是高人一等。
  也许他们还是善良,可看待这些普通人,已经不在是从前的那样。
  而周富贵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把自己放到高位,依旧穿着旧衣服,依旧赤脚下田,依旧亲自管理着田地。
  可说买,小仙师在乎用的着他们的钱吗?
  周富贵听到要买并没有生气,这一点上柳大娘是真不了解他。
  柳大娘认为他们提到买,是对周富贵的侮辱,可对周富贵来说,这是认可。
  买,这就是认为他真正的有价值才会说出来。
  不买才是不认可。
  一开始周富贵是没有打算买的,他要普通的钱财也没什么用处,可不花钱得来的,人们都不重视。
  还是要卖的。
  “柳老伯现在都快六月,今年再改种这种水米也来不及了,你跟他们说,想要种子,到秋收后来稻荷院找你买种子。”
  说完周富贵继续工作。
  可他这句话可是听傻了柳老伯和柳大娘。
  他们以为说了买之后,周小仙师会不高兴,会发怒,可没有想到周小仙师居然会同意。
  “对了,价格还没有定下来,出来后你再通知他们。”
  “好的小仙师。”
  柳老伯都不知道怎么去找那些乡亲,反正周富贵是不管的。
  记录收捡回稻荷院,忙完这一切都快天黑,而接下来几天,老天都给面子没有下雨,算是平稳安全的把水米处理好。
  也得到了水米的准确产量。
  第一批次,五亩平均亩产二百一十斤。
  第三批次,五亩平均亩产四百四十斤。
  又是翻倍,这聂堤村金家的水米,在早熟和高产上已经完全碾压本地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