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世上少有的奇人

  200人突击队费了老鼻子进劲渡江,还特意在树林里躲了这么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也正是这个特殊的战术设计,让它必须恪守一个前提条件。
  在正式进入通往南天门主峰的甬道,甚至是全员抵达主峰地下永备工事里之前,都要避免被日军给发现。
  也就是说越晚被日军发现,斩首行动成功的几率就会越高。
  而因为当初的侦查点位置问题,龙文章是从南天门的排污道进入的日军甬道,导致他只熟悉南天门主峰甬道。
  突击队怎么从松山外围,抵达位于南天门山腰的甬道入口。
  成了突击队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要知道作为松山主峰的南天门,虽然并不是被其他6个高地环绕正中,而是7个堡垒呈香蕉形排布。
  但是南天门主峰的特殊地理位置,却让他变得比在正中间还难处理。
  突击队要想靠近到南天门主峰,从正东方向无疑是最近的,因为过了江便是南天门主峰的第一防线。
  可这个方向需要横渡整个怒江,还要正面碰撞防御力最强的一二三防。
  这就让看起来最容易突破的东面,反而变成了靠近南天门主峰,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方向。
  从北面进入是除了东面之外,能最快靠近主峰的方向。
  正北同样没有其他堡垒群。
  可问题是正北方向虽然没有堡垒群,但是西北方向却有斜着的马鹿塘和黄土坡,这两个日军堡垒群子高地。
  不仅如此。
  滇缅公路自东往西横跨而过,数米宽的公路光秃秃的,一只老鼠想要爬过路面山顶都看得一清二楚。
  突击队现在还有将近200人,这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想要悄悄摸摸过去,很难。
  公路一直延伸到东面的尽头,就是怒江大桥所在位置。
  之前大桥废了这个方向是一片树林,现在怒江大桥被第八军所控制,还在上面顺利的修建了一条简易桥,成为了第八军攻击松山的桥头堡。
  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简易桥变得越来越宽,桥头工事也变得越来越牢固。
  常驻工事内的部队就有一个营,派出去的斥候和警戒哨兵,几乎横跨整个东面延伸到了西北方向,日军所控制的马鹿塘和黄土坡子堡垒群。
  只要有人想跨过正北这道方向,都很难逃过第八军斥候的眼睛。
  突击队干的是渔翁得利的事情,这就要求他们的行动不仅要避开日军,同样也不能让第八军发现。
  在这种条件限制之下,这北面同样是行不通。
  剩下的南边无疑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容易靠近松山主峰的,从这边走几乎没有什么太大难度。
  用不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全员就能顺利钻进松山主堡甬道系统。
  可这只是对第八军而言!
  第八军主攻的滚龙坡和大垭口,就在松山的西南方向叠加延伸,已经被收回来的阴登山就在东南角。
  整个松山正南方向这一大块,几乎成了第八军的总部所在地。
  第八军一万多人聚集在这里。
  突击队若是走这个方向,只要一露头便会被第八军发现。
  而第八军任何一支部队想靠近主峰,都能毫无风险的从任何一个方向,直接来到南天门主峰的山脚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正南方向这个最安全的进攻面,对突击队来说反而是最难的,比从正面渡江上主峰还要困难。
  这四面八方一下子就去掉了七个,那么就只剩下正西这一个方向。
  西边理论上来说是最难的。
  因为这一面可谓是四面环敌,不仅西北方向有日军的马鹿塘河黄土坡高地,西南方向还有滚龙坡、大垭口和黄家水井,这三个如今打的正火热的高地。
  等于说从这一面靠近松山的话,松山一共7个高地堡垒群,突击队就需要面对其中的6个。
  这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然而正应了富贵险中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机遇往往就在危机之中、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等等这一系列的“哲语”,所表达的内中含义。
  正西这个看起来最危险的方向,在现在这个双方进入大决战的特殊时机,却成了突击队的最佳选择。
  没有之一!
  主要原因有好几个方面。
  一个是竹内联队和第八军打的胶着,主要注意力都在双方的西南交战区,还得分神去小心第八军从正东和正北一带,向南天门主峰发起进攻。
  根本就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再去照顾理论上最安全的人正西方向。
  哪怕正西是松山的“屁灬股”!
  二个是第八军主攻方向在南面,正北方向这个松山防御最严的屁股,第八军根本就无力去涉及。
  正北方向也是整个四面八方中,第八军唯一没有派兵的方向。
  这也就等于间接的降低了,突击队从正面突围进去靠近南天门主峰,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第3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由于正北方向直面松山堡垒群中,日军所控制的6个高地堡垒群,让它具备了一个天然的特殊条件。
  那就是只需要修建一个供水系统,就能把水顺利送到6个堡垒群。
  这可就省了不少的事情!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便利性,加上正北方向被6个堡垒群夹着,易守难攻可称之为铜墙铁壁。
  竹内连山在正北方向的下方,特意修了一条秘密的地下甬道。
  专门用于按放通往这6个堡垒群中,所必须的大量水管,也方便后期的维修和维护工作。
  这个甬道一直连到主峰山腰处,修建于地下的水房中。
  竹内连上知道这条水管甬道很重要,保护工作做得也非常的到位。
  不仅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门把这条长达数百米的水管甬道,全都挖在地下两米之处。
  为了隐蔽甬道的入口,更是做了“鬼才的设计”。
  特意用了一个U型的结构,直接将甬道的入口修在松山脚下水源地,特意修起来的水池的底部。
  也就是说……
  外面的人要想进入这个水管甬道,需要先潜水三米多深到水池底部,然后扒开各种水生杂草,撬开用水泥钢筋铁网封住,只能从里面打开的入口。
  最后顺着通道往下面游,到了底部再转而往上面游4米多。
  也就是一个U形。
  才能破开深埋于地底的水面,进入到昏暗潮湿伸手不见五指,布满各种水管空气稀薄的水管甬道内。
  也正是这条水管甬道的入口,被竹内连山如此精心设计。
  当初还是第71军在进攻松山时,117团围着松山到处破坏日军供水管,才没能找到这条主要的供水通道。
  不过。
  当初117团1000多人没找到,并不代表这世上没有人能找到。
  世上总有那么一些“奇人”。
  就比如龙文章!
  作为一个什么洞都敢钻的“土龙”,龙文章在过江隐蔽的这几天时间里,独自悄悄的摸出去侦查过好几趟。
  或许是龙文章的脑洞奇特,思维方式与常人完全不同。
  竹内连山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设计,117团1000多人没有找到的供水通道入口,偏偏就被龙文章给找到了。
  并且还被他完全的利用了起来,整理了一个可行的突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