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剑锋所指

  很早之前,在李承乾的主导下,大唐经历过一次改革。
  在那一次的改革当中,户部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普查。
  而这一次普查,不仅仅是普查了人口,更普查了土地,并且将未曾开垦的范围进行了汇总。
  当时,大唐人口总计有四千四百余万,开垦农田超过两亿,未开垦的更是数不胜数。
  而在这之后,李承乾又按照后世的经验,在户部成立了土地管理部门。
  将全国农田都收归国有后,又按照户籍录入的人口数重新分发给百姓。
  并且在那时候,就有明文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准许侵占、买卖、出租田地,田地只归个人所有,人活地在,人死则地还于朝廷重新分配。
  而为了避免土地兼并的问题,百姓对于土地的使用也不是完全免费。
  到了收获的季节,地方官会根据汇总收取百姓们全部收成的两成作为税收。
  至于尚未开垦的土地,不经允许不得随意开垦。
  当初,李承乾设立这个条款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日后人口会越来越多的情况。
  可是当代,毕竟是一个信息与交通都十分闭塞的时代。
  在这其中不免有那么一些个投机倒把的家伙,将未开垦的土地拿出来开垦。
  随之欺上瞒下,赚取不法之财。
  而此时此刻,李承乾所说的私田也正是这个。
  听闻李承乾的话,魏征皱起眉头道:“太子殿下,您这话可是有些暗讽老臣的意思了。”
  “老臣一生清廉,从未做过任何人的保护伞。”
  魏征跺脚震声道:“如若真有殿下所说的那般事迹,不用旁人,老臣第一个不答应!”
  “哎哎哎。”
  “魏大人,我又没说您,您急什么?”
  李承乾挑着嘴角说:“我说的是那些将这消息呈报给魏大人的人。”
  “毕竟我也知道,您魏大人已经有许久没出过京城了,看不见百姓们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而您作为右相往日听闻也都是您手下官员给您的汇报。”
  “难道您就没想过,为什么你的手下会给您汇报这些事情么?”
  李承乾歪着脑袋说道:“正如我刚才所说,当下咱们大唐的土地充盈,即便是在大唐周遭,怕是也还有十余万田地没有得到开垦。”
  “可是,偏偏有人给您汇报了关于土地的事儿。”
  “难道,您就不该想想,在您手下的那些官员当中,有人充当这个保护伞么?”
  此言一出,他的剑锋指向的是何处,也就不言而喻了。
  堂上的李世民也是露出了一抹模棱两可的笑容来。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反应过来,刚刚的一切,好像都是铺垫啊。
  李承乾真正的意图,显然是在这里呢。
  而想明白这些,李世民忍不住抬头看向魏征,眼中闪烁不停,脸上也是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若不是后面李承乾的意图太过明显。
  他还真就差点信了这两个人的邪。
  实际上,魏征早就与李承乾化干戈为玉帛,甚至成了铁杆的太子拥护者。
  往日,李承乾提出什么政策,就算是有什么不同的政见,魏征也是会在私下里与李承乾对线。
  在朝堂上时,他要么是支持,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
  什么时候有过今日这般针尖对麦芒的表现?
  感受到了李世民那咄咄逼人的目光,魏征难免有些心虚。
  他清了清喉咙,继续佯装愤怒道:“不可能,老臣手下官员,皆是一杆朝中栋梁,怎会有那般欺上瞒下的无耻之辈?”
  “要是没有,魏大人怎会说出此等话来?”
  李承乾望着魏征说道:“难不成,是你魏大人凭空捏造的?”
  “这……”
  魏征一时语塞。
  随即,他直朝着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老臣年岁大了,口齿不如太子殿下凌利。”
  “还望陛下明断,还老臣与老臣之下属一个公道!”
  瞧这两人一唱一和的模样,李世民差点当场绷不住。
  “这个……”
  “魏爱卿啊。”
  “其实朕也觉得太子说的有道理。”
  李世民挥手说道:“若是无人在其中搅浑,魏大人怎会对于这个早已决定下来的国策提出反对意见呢?”
  “而田地之事,口说或许感觉小之又小。”
  “但我大唐毕竟有数以千万的百姓,往后天下太平,百姓的数量只多不少。”
  “若是有人在私下里搞这种欺上瞒下私开田地之事将来难免是隐患。”
  要知道,在李承乾的耳濡目染下。
  李世民的目光,远要比寻常人更加朝前。
  他能看出来王朝灭亡的原因,同样也能看出来王朝从辉煌走向没落的症结所在。
  旁的不说,就用大唐来举例。
  大唐的灭亡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说是安史之乱,亦或者说是黄巢之乱。
  但为什么发生安史之乱?又为什么会发生黄巢之乱?
  总而言之,若是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的话,谁会去拿着自己的脑袋与性命陪着这些人造反?
  而归根结底,无外乎四个字,土地兼并。
  说白了就是田地都被一小撮人掌控在手中。
  而百姓们吃不饱饭,自然而然会揭竿而起,相应叛军号召。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大唐存在。
  可以说历朝历代,所有王朝覆灭的原因,几乎都有土地兼并的影子。
  此时此刻,李承乾借由魏征之口,引北漠蛮族入唐为引,引出这个问题,就是在提醒李世民。
  当下有一些人,已经开始不老实,不安分起来了。
  而李世民自然也是想明白了这些。
  当下,他故作迟疑,沉吟了半晌方才道:“莒(ju)国公唐俭何在?”
  “臣在!”
  唐俭迈步出列。
  “在为北漠百姓登记造册之前。”
  “你先令你手下……不,你亲自去民间一趟。”
  “瞧瞧各地,是否有私自开垦民田之事,如若有,立刻呈报上来。”
  李世民阴沉着一张脸道:“朕也打算看看,有谁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些欺上瞒下之事。”
  “臣,遵命!”
  唐俭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而这一下,周遭众人都是有些傻眼。
  说真的,他们直到现在都没反应过来,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不是在说北漠蛮族的事儿吗?
  这怎么突然就跳到土地上面去了?
  而在场也唯有那么几个人看出了端倪。
  李恪瞧着眼前的兄长,忍不住低声道:“让我白紧张了半天,以后你这家伙有什么打算能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
  “提前跟你说就起不到效果了。”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而且这事儿只是刚刚开始,往后还得你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