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七十六章 进不得

  几个刚回来的听到这个消息也马上围拢了过来,要听杨太把这事好好说道说道。没想到杨太听到大家的再三追问,非但不喜,反而脸色十分沉重。最后他哀叹一声,讪讪地说道:“来的只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太监,还有两个杂牌军卒。他们是来宣读官家圣旨的,说是让我们就地解散,回乡待命。”
  “什么?什么回乡待命?师父他老人家散尽家财在家乡组织了三百多人马,我们又一路摇旗呐喊招兵买马好不容易将义军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一两万人。我们这么多人,难道还不能战胜那些胡虏吗?朝廷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让我们回去,谁去救他们?”众人七嘴八舌气愤地说道。
  “好了,你们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就是叫我们回去了,还下了圣旨,不遵从就是抗旨不尊,你说我们怎么办?”杨太不耐烦地说道。
  “奶奶的,我还就抗旨了!我就不回去,我们这就奔向京城,把那帮胡虏灭了,顺便再把那狗皇帝宰了,那皇位干脆就让钟老坐。”夏诚怒气冲冲地吼道。
  “对,让钟老当皇帝,我们反了!”一人应和道。
  “反了……反了……”又有不少人随声附和。
  “好,我们这就去找钟兄弟,不能让他答应撤军。”杨太见大家群情激昂,下定决心道。说完,他走在当先,领着众人就往主帐过去。
  几人刚到主帐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帐中传出一声酒杯落地摔碎的“啪嗒”声,一个尖细地嗓音忽然喊道:“姓钟的,你要造反吗?”
  一个男子的嗓音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忠于国家,忠于朝廷,怎么会造反?根据你的种种言行,我现在怀疑你不是朝廷派来的使者,而是胡人派来扰乱我军心的奸细!”接着他忽然大喊道,“来人,把这个假传圣旨的奸细给我抓起来!”
  众人一听呼喊,赶紧一拥而上闯进帐内,不由分说将帐内的一个太监两个军卒一齐绑了起来。“姓钟的你要造反!等我回去我要让官家诛你九族……”
  “把他们的嘴给我堵起来!”钟昂命令道。见他们三个都被塞住了嘴,丢在一边哼哼唧唧不得动弹,钟昂心心里怒气未平,又道:“把他们先扔到旁边帐篷里,找几个人看起来。”
  等那三个朝廷的使者被拖走了,杨太问钟昂道:“钟兄,杨贤弟平安回来了,他还带了个新兄弟加入我们。”
  钟昂看看杨钦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吴遥,他现在一脑子烦心事,根本没多大热情招呼吴遥,大家只是简单介绍了一遍,互相点了点头便算做是见过了。然后钟昂对众人说道:“这三个人口口声声说朝廷让我们撤军,不撤军就是造反。”
  “他们肯定是奸细,现在国难当头,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可能会让我们撤军!”夏诚忍不住说道。
  “不管他们是不是奸细,反正他们现在已经被我们给抓了。钟兄,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杨太问道。
  “我爹散尽家财好不容易集结这么多人走到这里,现在我们离京城已经没多远了,怎么能说回去就回去。回到家里,乡亲们问我们胡人长啥样,我们怎么回答?难道就告诉他们我们就差一点儿,根本连胡人的一根毛都没看见吗?”钟昂气愤道。
  “对,我们不回去!不能回去!”众人纷纷附和。
  “好!杨太。你现在就去传我命令,全军做好准备,一个时辰后向京城进发!”钟昂命令道。
  “是!”杨太答应一声,转身出帐就找人传命令去了。
  这时钟昂才回过神来与吴遥重新认识,了解了吴遥的经历,钟昂安慰了几句,又对他劝勉了几句,希望他到时候奋勇杀敌不落人后。
  一个时辰很快就到了,大军早已整装待发,钟昂一声令下,全部义军立时浩浩荡荡又向前而去。尽管义军中物资匮乏,杨钦还是给吴遥找来了一匹马和一把刀,当他挎刀骑马走在前头的时候,不知馋坏了多少人。
  “杨兄,你把柔儿安排到哪里去了?”吴遥问杨钦道。
  “你放心吧,柔儿我交给夏诚妹妹照顾了,她们都是女孩子,相处起来也方便,不比跟着你这个大老爷们儿强啊!”杨钦笑道。
  “夏诚妹妹?这义军之中还有女人?”吴遥问道。
  “唉,你可别瞧不起女人。夏诚那个妹妹叫夏萤萤,早年拜得名师,习了一身好武艺,水上陆上俱是畅行无阻。她手底下有一队娘子军,平时只听她号令,这次勤王钟师弟把她和那队娘子军也一并带了过来,一路上餐风饮露倒也从没听她们叫过苦累。”杨钦说道。
  “听你这么说,那倒是个奇女子了,真是好生令人敬佩。”吴遥赞道。
  “哈哈……说来那夏萤萤倒是与你年纪倒是匹配,等到咱们休息的时候,我带你去与她认识认识。”杨钦揶揄道。
  “人家姑娘家,你别开这玩笑,当心她哥哥找你算账!”吴遥也跟着玩笑道。
  当天傍晚义军修整的时候杨钦带吴遥去女营探看柔儿,果然见到了夏诚的妹妹夏萤萤。只见她身材修长,皮肤微黑,细眉薄唇,一双凤眼神采奕奕,头上红绢缠发,没留一丝碎发。她身上穿的紧趁利落,抬胳膊抬腿没有一丝绷挂,确有一副不输男儿的豪爽干练劲。
  当时大家都忙于埋锅造饭饲喂马匹,只柔儿一个人坐在一边正拿着一件衣服认真缝补,吴遥过去与她说话都没有理睬,便问夏萤萤:“她这样有没有给你们添麻烦啊?”
  “没有。吴姑娘虽然在语言表达上有些异常,但是我们让她干什么,她还是会听的。没想到她还会女红,我们便要她缝补些衣物,她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夏萤萤回答道。
  “……这就好。”听夏萤萤称呼柔儿为吴姑娘,吴遥开始还没放映过来叫的是谁。他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一直跟他们说柔儿是自己妹妹,他姓吴,那柔儿自然也应该姓吴了。
  见柔儿在这里过得挺好,吴遥内心稍安,他低下头又与柔儿说了句:“你在这里听话,我不方便总来看你,她们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你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照顾她的。听说她不是原来就傻的,我心想也许这能治疗,就让随军的大夫过来给她看过了,没想到他还真有办法。”夏萤萤说道。
  “真的?若真能医治那就太好了,大夫说她几时能康复?”吴遥喜道。
  “这个大夫手段有限,恐怕治不好。他说他师父会治,以前还治好过几个和吴姑娘差不多的病人。他师父年纪大了,在老家没有跟来,等我们赶走胡虏顺利班师的时候,若吴姑娘还没康复,你们兄妹少不得还要去洞庭一趟。”
  “若洞庭真有名医能只好柔儿,我们一定去。”
  “好啊,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我家,我让我哥哥好好招待你,带你去看看洞庭美景。”夏萤萤笑道。
  “好。”
  “吴兄,这趟你是跑不掉了,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大夫,好像有六七十岁了吧。以前我家附近一个村有个寡妇丢了孩子得了失心疯,他过来扎了几针,开了几服药,没几天那个寡妇就恢复如初了,真是神了。”杨钦说道,忽而他又想起一事,问夏萤萤,“唉?我怎么听说他前段时间突然瘫到床上不吃不喝,等着要死,是有这事吗?”
  “噗……”夏萤萤笑道,“他瘫是瘫过了,毕竟那么大年纪了嘛。不过人家是神医世家,名下徒弟又多,怎么会让他受那活罪?他几个儿孙和十几个徒弟每个人每天轮流给他拍打胳膊腿,又帮着活动筋骨,他早就好了,现在还能每天早晚出门走几步路呢。”
  “这就好,要是这么好一个大夫突然就这么没了,那还真是可惜了。”杨钦感叹道。
  “不过他毕竟一大把年纪了,也是朝不保夕。我听别人说,他年纪大了,心血快烧干了,可能在一两年里就会驾鹤西去,到时候癔症还有失心疯这一类的病症可能真就没人治的比他好了。所以,吴大哥,你可一定要早点儿把你妹妹带去找他瞧瞧。”夏萤萤说道。
  “嗯,一定,一定。”吴遥顺嘴说道。
  他们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直到天色将黑才各自回去。回去的路上吴遥和杨钦有说有笑,快到地方了,忽然听到外围一阵大乱,有人高呼“敌袭,敌袭!”两人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回去拿上兵器就奔主帅大营。
  就这一会儿的工夫,军营里已然乱了套了,大家都是农民出身,谁也没经历过大阵仗,突然听到敌袭,居然谁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吴遥和杨钦还没到主帐,就见钟昂等人已然跑了出来,正揪着一个乱跑的人问怎么回事。可是现在乱哄哄的,对外围的情况居然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大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原地转了好大一会儿,这才有一个士兵过来报信,说是遇到一股溃军,外围人马和他们已然交上手了。
  “那伙溃军有多少人?”钟昂急着问道。
  那个报信的说也说不清,钟昂气得踢了他一脚,骂道:“混蛋,再探,探听明白了再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