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廷杖之后

  正好有一名被委派监督郭勋卸任的专差御史,从后面走了过来。
  听到有人喊秦德威昏了过去,又看到在午门外驻足说话的郭勋,瞬间脑补出画面。
  御史对郭勋喝斥道:“郭勋!圣上放你回家荣养,已经是莫大的天恩!
  尔不思己罪,还敢在此羞辱忠良,本官会如实上奏,弹劾你心有怨望!”
  郭勋:“”
  是不是落魄失势的人,干什么都是错的?
  秦太监走上来,笑呵呵的打圆场说:“郭侯爷快快去办事吧,若在午门逡巡不去,只怕又要被他们文官弹劾心有怨望。
  还有这位御史,得饶人处且绕人啊,郭侯爷处境已经如此艰难了,又何必落井下石!”
  郭勋暗暗感慨,还是秦公人品过硬,说话又好听,无论自己当红还是落魄,态度始终如一。
  只有比较清楚内情的徐妙璟,现场观摩了一下什么叫笑里藏刀、口蜜腹剑。
  此时从里面又传来皇上口谕,打完就放秦德威回去!如此就算事情揭过去,天下太平,没有后账了。
  于是秦太监留下了徐妙璟和几个小校,先把秦德威抬到东朝房照看,等太医治伤后再护送秦德威回家。
  临走前,秦太监对徐妙璟低声嘱咐道:“叫秦德威莫急,御马监有两百六十万亩草场,近期可能要吐出去两百万亩。
  趁此交接混乱的时候,找机会从别处再分一块就是,先别与郭勋较劲。”
  徐妙璟为难的答话道:“先前听姐夫的意思,只想要永定河边那边的土地,别处的都不感兴趣。”
  秦太监疑惑的说:“土地不都一样么?怎么如此执拗?”
  徐妙璟也不是很理解,含糊的说:“姐夫其实看重的是永定河,他说什么河水的水力有大用,京师周边就这条河堪用。”
  精明的秦太监也不懂了,这又是犯什么病?又暗示了一句:“让他养伤时,注意言行!”
  文华殿小朝会散了,殿上朝臣纷纷朝外面走,步行速度比平时快了百分之五十。
  三个大学士要回对面内阁,不便玩忽职守出宫去。
  但其他大臣都要出宫,那就可以顺路观摩学习下秦德威的挨廷杖经验,看看打成了什么样。
  东朝房指的是午门和端门之间,东边一排廊房,怕不是有几十间之多。
  门前有锦衣卫官校守着的,肯定就是秦德威治伤地方了。
  几十个大臣不约而同的走了过去,就听到里面隐隐约约的有“嗷嗷”叫唤声,想必是在治伤了。
  把守门口的徐妙璟看到如此多大臣,连忙进去通报。
  秦德威根本无法起身,此时仍趴在木板上,太医李言闻正在给秦德威仔细上药粉。
  秦德威为了转移注意力,一边疼痛叫唤着,一边与李太医闲聊起来:
  “我跟令郎李时珍也是见过的,你为什么反对令郎学医啊,读书没什么前途的。还有,赶紧给他说门亲事”
  李太医只想翻白眼,你这翰林管得真踏马宽,别人家的家事你也操心。
  而且你一个状元告诉我读书没前途?要不然你别当翰林了,来太医院做事?
  徐妙璟走进来,对秦德威说:“姐夫!外面来了很多大臣,要进来看看你!”
  秦德威熬过一股疼痛的劲,才回复说:“做人呢,要亲疏有别,以及要多多交结正直之人!
  你去外面说,今日殿上为我求过情的人,可以请进来相见!至于其他人,还是请回吧,我秦德威配不上探望!”
  徐妙璟秒懂,姐夫这又是想强化山头意识,巩固个人势力基本盘。
  区分很简单,但凡肯为他求情的人,不是亲友就是可交之人。
  然后徐妙璟又出去,对外面大臣恭恭敬敬的说:“敢劳诸公久等,若在殿上为秦翰林求过情,便请入内,秦翰林要当面相谢!”
  徐妙璟说完,站在门边等了好一会儿,但大臣们没有一个上前的,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这让徐妙璟十分诧异,难道没有一个求情的?
  只能又进去说:“姐夫!我看这满朝文武,替你求情的人,可能一个都没有!”
  秦德威错愕片刻,这届工具人这么不给力?
  徐妙璟又问:“下面做什么?”
  “抬我出去!”秦德威狠狠地说。
  徐妙璟连忙招呼小校,抬着木板就往外走。
  外面人还没散,就看到了趴在木板上的秦德威被抬了出来。
  经鉴定,秦德威伤势不轻,是真被打了,没有糊弄事。
  又想想监刑的人是有“旧怨”的秦太监,那就不奇怪了。
  几个关系亲近的人上前问了几句话,但秦德威不理,只闭目有气无力的叹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然后秦德威又对徐妙璟吩咐说:“不急着回家,抬着我去拜访光禄寺詹少卿。”
  众人对秦德威的脑回路无法理解,这时候去拜访詹少卿干什么?
  三品以上大臣大都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不能对大家说?
  张潮张学士忍不住喝道:“别胡闹!回家养伤去!”
  秦德威趴着扭头说:“家里人口众多,但院落狭小,不利于休养啊。
  故而正要与詹少卿谈谈,买下他家宅院。先前说过两次,他不肯答应,今天正好有空,再去说说看。”
  这时才有人想起来,光禄寺少卿詹荣的宅邸,就挨着秦德威住处,是隔壁邻居。
  雾草!你秦德威就打算用这个模样,去向詹少卿求购房宅?
  詹少卿如果还不答应,你打算趴在他家里不走吗?求你做个人吧!
  目送秦德威被抬出端门,有人忽然叹道:“秦翰林用心良苦,其实今日是又一次被迫自污啊!”
  朝堂上都是聪明人,众人便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
  “是啊,武定侯这样的得宠武臣,屡行不法,被弹劾了十年都无果而终,可秦翰林三言两语把他逼到养老了。”
  “才十八岁的人,做出了这样光芒耀眼的事情,又以清流之身挨了廷杖,不自污何以自处?”
  “秦翰林也是无奈,不得不拼命自污,不然上下两难啊。”
  “所谓求田问舍,亦或敛财,不过是效仿古人自污手段罢了,不须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