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今夜初一,和亲王也要留宿在宫中,他一向是住在春晖阁的,侧福晋已经回去了,他和六王爷在并排走着,远远儿的便瞧见了皇后的背影。
  还是六王爷先开口道
  “那不是皇嫂么?”
  弘昼抬起眼睛来,看着前方那一抹秀丽的倩影,还没来得及说话儿,就听到了身旁的六王爷喊了一声儿
  “皇嫂。”
  和亲王弘昼对这个弟弟也是十分的无奈,本来不愿上前说话儿的,宫中人多口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被他弄得非上前不可了。
  皇后听到了声音,扶着玉琈,轻轻的转过身来,便瞧见了这对兄弟站在自己的身后。
  与六王爷也是很久不曾见过面儿了,到底是自己带着长大的孩子,皇后粲然一笑。
  弘昼见此,被六王爷拉着上前,一同弯了弯身子道
  “臣弟见过皇嫂。”
  皇后淡淡的摆了摆手道
  “不必多礼,王爷这是要往哪去?”
  弘昼直起身子来,一旁的六王爷却默不作声,他没有办法,只好缓缓道
  “与郎画师还有常明许久不见,臣弟与弘檐去如意馆聚聚。”
  皇后闻言点了点头,和亲王与郎画师是故交了,与常明也是多年的好友了,年节之下,小聚一场也是无碍的,左右他今夜也要留宿宫中。
  “喔,倒是好事儿,年节之下,多热闹些也是好的,只是到底明儿个还有事,不要贪杯。”
  皇后难得的关怀。
  弘昼眼底里微微动容,他垂下眼睫,一切情绪都融化在自己眼底。
  六王爷自然瞧出来了五哥的心事儿,他笑着点了点头道
  “有我在那儿,五哥自然不会喝多的。”
  皇后笑着瞥了他一眼,这么个荒唐的人,只要管好自己就万事大吉了,哪里还敢奢求他看着和亲王。
  弘檐自然看懂了皇后眼神里的意思,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看着皇后,疑惑道
  “宫中没有轿撵么?怎么让皇嫂自己走回去?”
  他一向是护着皇后的,宫里头的拜高踩低,皇后也是很少经历,因为不只是有乾隆帝的恩宠,外有六王爷与和亲王也在护着她。
  皇后温和的笑了笑道
  “只是瞧着雪景难得,想多待一会儿罢了,没什么事,还落着雪,你快去吧。”
  六王爷没有办法,只得瘪了瘪嘴。
  “那臣弟告退了。”
  和亲王弘昼也弯了弯身子,他目光有些贪恋的看着皇后暗红宫装上的那一块玉璧,颜色交相辉映,难免心生眷恋。
  山盟不再,锦书难托。
  就连这块玉璧,自己都已经物归原主,不敢再多看一眼。
  六王爷弘檐拉着他一同走远了,皇后在白茫茫大地之中,瞧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终于是低低的慨叹了一声,化在雪地之中,无人听闻。
  令贵妃的轿撵经过此处,自然瞧见了方才的一幕,她坐在轿撵之上,冷冷的望着皇后的背影走远,嘴角扯开了一抹冷笑。
  那笑意,比今日的大雪还要冷。
  皇后与和亲王这么多年来的事情,已经在乾隆帝的心里埋下了太深太深的刺,自己或许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稍微碰一碰就够了。
  令贵妃想着不日之后的南巡,手指轻轻捏着,心里在盘算着许多事情。
  皇后的背影儿消失在了拐角处,令贵妃这才回过神来,淡淡的开口吩咐道
  “走罢!”
  轿夫才往前走去。
  不远处,似乎是一对儿人影,撑着伞。
  令贵妃侧了侧头努力瞧了瞧,不是旁人,正是皇后的十二阿哥永璂与新雅郡主,宴席散罢了,十二阿哥亲自送新雅郡主出宫门去。
  瞧见了令贵妃的轿撵经过二人身旁,十二阿哥抬起头来,看清了来人,便也恭敬的弯了弯身子行礼
  “见过令娘娘。”
  他一向是个谦逊有礼的孩子,也是皇后教导有方,即便她与令贵妃有许多过节,可十二阿哥对待乾隆帝后宫的妃嫔,到底都是毕恭毕敬的。
  身后的新雅郡主,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瞧着十二阿哥行礼,便也跟着行礼
  “见过贵妃娘娘。”
  令贵妃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一对儿少年男女,十二阿哥身材修长,如同俊峰修竹,容貌也是随了皇后,秀气却英俊,而一旁的新雅郡主,自然更不必提了,小时候就是京都城里有名的美人胚子,慎亲王府的娇宠郡主,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
  这样一对小儿女,单是站在那里,就是一副最好的风景,谁看着都要夸赞两句的,只是落在令贵妃眼里,却有些刺眼了。
  她缓缓开口道
  “不必多礼,十二阿哥与郡主这是要往哪儿去?”
  永璂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新雅郡主,圆乎乎的小脸儿上浮现出了笑容
  “风雪大了,我送新雅出宫去,令娘娘怎么还没回宫?”
  令贵妃脸上有些僵硬,今夜若不是乾隆帝喝醉了酒,应当是去自己宫里的,如今倒是去了景仁宫,她紧了紧身上的斗篷道
  “这就回了,十二阿哥也要仔细些风雪,莫要着凉了,皇后娘娘担忧。”
  永璂点了点头,便朝着她的轿撵道
  “恭送令娘娘。”
  令贵妃点了点头,面色微笑,便也缓缓向前走去了。
  她脑海里思绪万千,想着皇后那个白玉似的儿子,命大活到了如今,是皇后唯一的命根子了,若是他出了一点儿事,皇后的命也就没了。
  乾隆帝的心思,自己早就瞧得透透的,他心里并没有几个满意的儿子,这些皇子之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皇后所出的十二阿哥,可是这孩子天资虽然聪慧,倒也只是读书读的一般,虽有些不同的意见,却不懂得朝中许多事务。
  他是属意五阿哥的,若不是五阿哥的母家不争气,愉贵妃出身低微,五阿哥又害了病,如今这个储君的位子,老早就定下了的。
  正是因为久久不定,令贵妃心里才一直不安。
  是谁都好,哪怕是旁人,都比皇后要好,这样的女人已经爬到了至高无上的皇后之位,她的儿子若是再做了君主,日后的自己,岂不是如同王皇后与萧淑妃一样下场。
  令贵妃这样想着,忍不住觉得有些冷。
  她坐在轿撵上,仿佛细碎的雪花飘进了脖子里去,难受极了。
  想想自己膝下的孩子这么多,乾隆帝难不成没有一个属意的么?即便是立下十五阿哥,那到底也是自己的孩子,人不论三六九等,既然爬到了这个位置,谁没有争一争的心思呢?
  怎么能甘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呢?
  令贵妃如此想着,自己过往做过的那些事情,罪孽恕也恕不清了,既然如此,何必还差这一点呢?
  十二阿哥如今已经成人,皇后看得比眼珠子还要重,自己是动不得了。他又要和慎亲王府结亲事,若是这桩亲事真的成了,日后,十二阿哥的身后便是有礼亲王府与慎亲王府两家的支持。
  对了,还有六王爷与和亲王弘昼的扶持。
  和亲王弘昼,自小疼爱他比自己的亲生儿子更甚。
  令贵妃想到这里,眼眸一转,乌黑色的眸子突然亮了一些,她捏紧了自己冰冷的手指,心里头划过了些大胆的想法儿。
  若是成了,皇后永生永世都翻不了身,她的儿子,她的母家一族,哪怕是和亲王,都得人头落地,可若是不成,不过是死了自己一条人命。
  令贵妃抬起头来,看了看黑漆漆的天空,落下来的雪花一片一片,清明的落在她的脸颊上,却让她的眼睛愈发清晰。
  她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坚定了自己内心的念头。
  皇后回到景仁宫的时候儿,乾隆帝已经由人伺候着歇下了。
  皇后卸掉了云纹的斗篷,抖落了一身风雪,第一次觉得景仁宫也有如此温暖的时候儿,她将冰凉的手放在了炭火外头,感受着丝丝暖意侵入手心儿里,舒服极了。
  玉琈给皇后将斗篷挂了起来,开口道
  “奴婢给您盛碗姜茶来吧,这么冷的天儿,您也不怕受了风寒,到时候别说南巡了,宫门都出不去。”
  皇后却皱了皱眉头道
  “不必了,本宫没什么不舒服的,早些歇着罢。”
  玉琈看了看里间里,乾隆帝似乎是打翻了什么东西,只听到清脆的响声儿。
  她也不敢近前去伺候,只福了福身子道
  “是,那奴婢就出去候着了。”
  皇后点了点头,看着外头的风雪越来越大了,忍不住开口嘱咐道
  “夜里冷,嘱咐当值的人多穿些衣裳,大过年的别染了病。”
  玉琈自然遵从了。
  她弯着身子从里间出来,瞧见了吴书来也在外头守着。
  想想也是,乾隆帝今夜歇在了景仁宫,吴书来自然也要在这里的。
  玉琈刚刚关上了门,就瞧见吴书来对着她挥了挥手
  “做什么?”
  吴书来从怀里掏了半日,总算是掏出来了一个小小的荷包儿递给了玉琈
  “今儿个是大年初一,好歹给你讨个好意头儿,拿着吧。”
  玉琈在手心儿里掂了掂量,荷包儿里头装着沉甸甸的,想来是吴书来的一些散碎银子,他伺候在乾隆帝身旁,光是那些太监们孝敬的,就够他花一辈子的了。
  玉琈心里头暖呼呼的,自幼出了家门,来到了宫里,除了皇后和景仁宫的一些个宫女儿,她在这宫里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即便是皇后,也有了永璂,还有乾隆帝的疼爱,可是自己也眼看着年岁大了,却无亲无故,日后老迈了,不能伺候皇后,也不知道下场如何。
  她低着头,虽然心里感动,嘴上也不愿意说,只笑了笑道
  “哟,这是吴公公打发我们压岁钱呢?”
  吴书来诶了一声,拿拂尘甩了甩身上的落雪,不满的道
  “我这把老骨头,即便是给你压岁钱又能如何?”
  虽然都在宫里处事,可是吴书来的年纪到底是够做玉琈的叔叔了。
  他伺候了乾隆帝一生,无儿无女的,年节之下,瞧着宫里的人都热热闹闹的,自己膝下却孤孤单单,有玉琈作伴,总算是享了天伦之乐。
  玉琈将荷包揣进了衣裳里去
  “多谢吴公公厚爱了。”
  瑞雪纷纷扬扬,吴书来与玉琈就在廊下坐着,围绕着一只小火炉,上头温着一壶清酒,看着漫天的飞雪,和景仁宫里里外外的暖灯,吴书来这颗老迈的心,也有了些感伤
  “你还年轻,怎么不求娘娘恩准,出宫寻个好人家嫁了去?娘娘宅心仁厚,待你也亲近,你说了,她一定会应允的。”
  玉琈实在是好年华磋磨在宫里,她早就过了二十五岁,可以出宫,只是与皇后感情甚笃,迟迟不愿离开皇后,耽误到如今,虽然年岁大了些,可是她容貌清丽,只是脾气有些不好罢了,那也是在宫里对那些不安好心的东西,吴书来自小就等于是看着她长起来的,对她自然也有些心疼。
  玉琈搓了搓手,摇头笑道
  “难道天下女子,都要寻个夫婿才算是好归宿吗?我能够跟着娘娘享荣华,已经是幸事了。”
  吴书来或许是喝了一点酒,他眼眶发红
  “宫里的事情,谁说得准呢?你早些离开这儿,好得很”
  玉琈自然明白吴书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她低了低头,环顾着景仁宫。
  自从乾隆帝登基那一日起,自己就随着年幼的皇后住进了这里,这里也曾经冷冷清清如同冷宫,也曾经热闹极了,玉琈陪着皇后,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成为了圣上的宠妃,成为了一个额娘。
  自己在这里,看着皇后受宠,失宠,诞下孩子,十三阿哥和五公主的夭折。
  这一世,自己没有什么故事,可是瞧着皇后的生死悲欢,仿佛自己也都经历了一遍。
  她是感念皇后的恩德的,可心底里,更想陪着她走完一切。
  “娘娘待我有恩,这恩情我一世也偿还不了,何况,我不愿出宫嫁人,天下有几个好男子呢?我又是这把岁数儿。”
  言罢,她沉沉的看向吴书来。
  吴书来眼底只剩下心疼,玉琈却觉得这样的眼神儿让自己不自在,她笑了笑道
  “日后娘娘福祸都好,总归,我陪着她。”
  虽然这样的话不大吉利,可也是玉琈心底里的话了。
  二人围坐在廊下,看着漫天的雪花儿,就这么对酌了大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