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鏖战

  良平安狠辣,辽王比他更狠辣。
  不仅是中原人,辽人都不被辽王放在心上。
  除了沈逸,已经没有一人被辽王看在眼里了。
  简单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死绝了,纳兰君集的心也不会多跳一下,与沈逸截然相反的处境,早已让他的心冷如铁石。
  在辽王强令之下,耶律部的巨盾兵提前露了脸,顶上了战场。
  这些苦心训练出的巨盾兵刚进入火炮的射程,一个照面就损失了数百,看在耶律景眼里使他心疼不已。
  而辽王却是面色不改,依旧淡然,任凭尸体抛飞、惨嚎连连,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但对沈家军不利的是,火炮碍于炮膛发热这个在此时代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开火的效率较初期已有大幅下降。
  如今更多只能靠神臂弩、火枪等物造成远程杀伤。
  但辽人的巨盾不知是用何物所打造,两人四手扛着巨盾的辽人虽然前进的慢,但是铅弹、箭矢射在上面居然难以穿透。
  沈家军只能用燃烧弹和炸罐阻拦敌军前进的脚步,可辽人就像是连绵不绝一般往上顶,以潮水般的攻势向沈家军阵地步步逼近。
  良平安当机立断,立刻朝传令官道:“升信号弹!”
  随着几道“嗖嗖”的声响,巨大的红色烟花在战场上空炸亮,但这烟花并不为庆祝什么,此情此景之下,更像是地府之门将启的信号。
  早早被安排在丘陵之上埋伏的章鹏飞瞧见红色的信号弹,立刻知道了这是什么意思。
  他面目狰狞地望着混乱的战场,面色难看至极。
  骑兵一旦冲起来,可难分哪个该杀哪个不该杀,刀枪马蹄不长眼!
  这一冲下去,就是连汉人百姓也难道一死。
  比起沈家军阵地中远程火力的射杀,看着同胞死在自己面前显然有更大的心理障碍。
  章鹏飞双目赤红,心一横,面目狰狞的在心底里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杀!”
  “杀!!!”
  佛门的口号,被章鹏飞添了一种别样的解释,随着他持刀率先冲出,上万精骑自丘陵之上发出战吼,汹涌冲下,围杀战场上的辽骑。
  “嗖嗖嗖……”
  又一次整齐的乌云盖顶般的箭雨之后,沈家军的大营外面顿时传来呼天抢地的号啕声,痛苦的哀鸣声,令人心下不忍。
  数个呼吸之后,大营外面终于有人喊出了声:“左右都是个死,不如和辽狗拼了……”
  “对,拼了……”
  “拼了……”
  杨博然的单筒望远镜中看到,原本和行尸走肉一般的炮灰民众,终于被没有活路的绝境给逼上了不归路,奋起反抗辽人。
  便如那句现代的“名言”,左右都是死,是做五秒的英雄,还是一辈子的懦夫?
  一旦出现了领头人,被当作炮灰赶上来的汉人民众也不乏有血勇之人。
  虽然手无寸铁,但对这些“绵羊”没有多少提防的辽人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有的辽军被百姓扑倒在地,猛打一通王八拳,有的被飞扑上来的民众咬住了耳朵,随着耳中传来声嘶力竭而听不清楚的怒吼,整只耳朵都被咬断
  不过终究是空手白拳,更未经过训练的百姓,大部分人,只是片刻便难逃一死。
  指挥高台上的杨博然松了一口气,眼看着章鹏飞率精骑杀到,心中暗道,这一关应该撑过去了。
  辽军大营,看到攻势受阻,辽王不仅不恼,反而略上笑容。
  章鹏飞精骑出现在战场上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热武器的时间已经过去,战争还是回到了白刃战的阶段。
  而热武器是沈逸的长处,白刃战、冲锋战却是辽军的主场,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此刻,辽王如何不喜?
  “重骑压上!”
  辽王抬起未受伤的右手,冷声下令。
  “呜”
  随着牛角号吹响,辽人军阵之中,冲出一支数万人的重骑,不仅人身上穿着铁铠,连战马身上都披上了铁甲!
  这般虽然拖慢了辽骑兵引以为傲的速度,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鏖战中的优势。
  可惜辽王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有手臂上停着一支海东青的辽人斥候快步跑到辽王座前,高声道:“启禀王上,中原大军正向此处赶来!”
  辽王的眉头挑了挑,有些感兴趣道:“来的还真快,真把沈逸当自己人了?”
  其实,抛开朱震山的主张不谈,这不是拿不拿沈家军当自己人的问题,问题是沈家军的统帅沈逸,他就在大周军营中
  即便没有朱震山的主张,谁又好意思当着沈逸的面消极怠工?
  朱震山更是极信任的将两万快骑直接交给了沈逸,先行赶来支援,朱长威则领着三万重骑、两万步军在后。
  “少爷,您慢点啊!”
  马杰狠狠地抽着马鞭,奈何战马差距在前,怎么也追不上前头骑着踏霄的沈逸。
  沈逸回头看了他一眼,张口似乎说了什么,可是晚风灌进马杰的耳朵,他根本听不清沈逸的话。
  沈逸依旧骑的飞快,隐隐见数道山影之外的火光,又夹着马肚喊了一声“驾!”
  复行数里地,进入一道隘口之前沈逸忽然猛地一拉缰绳,停了下来。
  “吁!”
  踏霄扬起两只前蹄,似乎对沈逸的“暴力驾驶”有些许不满,鼻子里喷了两道热气。
  这下马杰等人终于追上来了,他开口问道:“少爷,怎么了?”
  沈逸眼睛朝隘口两旁的山体看了看,淡淡道:“太安静了,此处距离战场这么近,没理由这么安静。”
  说罢他回头看了一眼,颔首道:“带人上去看看。”
  即便沈家军正与辽军打的火热,沈逸依然不急不躁。
  一是他长久保持的习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冷静,让头脑保持清醒。
  二则是,他信任沈家军,耗费了他那么多心神的沈家军绝没那般容易被辽军打趴下。
  不多时,隘口两旁自夜空中传来怒喝声、刀兵声,沈逸一挥手,又一队人压了上去。
  约莫两刻钟之后,终于再无动静,马杰等人也重新回来,他张口骂道:“好险,差点中了辽人的伏击!”